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师萍长篇小说《敲钟的女人》节选(第一章)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师萍 时间:2023-06-07

 

作品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某公社卫生院的女医生,跟当地的一个军人恋爱、结婚并生下一儿一女。丈夫是某部代理排长,后因裁军,复员回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组织上便把他安排在偏远山区公社当了水利员,每月只有三十二元的工资。而女医生是个副业工,一月只有二十九元的工资,俩人的生活非常拮据。

恰好,女医生所在公社的书记经常有病,她老是给他看病、开药。一来二去,书记和女医生之间有了感情,爱得死去活来。但双方都有家庭怎么办?男、女商量好后,决定各自跟配偶离婚。女医生的丈夫坚决不同意,他想尽各种办法,都不奏效。女医生在丈夫不给家产、不给孩子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和丈夫离了婚。当她拿着离婚证兴冲冲地跑到情人跟前时,书记说:咱俩结婚的事缓缓再说吧。书记回家和妻子复婚。医生知道后,也扑回家准备和丈夫复婚,可丈夫已和别人结婚。她欲哭无泪,只好打官司要儿子。官司打了五年,孩子终归判给了丈夫。她的业务已经荒废,在医务系统考试转正的过程中,她落选了……临老退休时,她还是个副业工,要房子没房子,要孩子没孩子,要丈夫没丈夫,孤苦伶仃地来到终南山上的庙里…….

   

第一章


凌晨五点,张巧兰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被一阵嗡嗡的敲钟声惊醒,她爬起来一看,终南山上高低错落的群山,黑乎乎一片,分不清哪儿是峰哪儿是壑。唯有前面百米远的释迦牟尼佛大殿里,灯火辉煌。她怀着好奇心,想看看这天还未明,庙上的尼姑和居士在干什么?

于是张巧兰穿起衣服,开了侧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庙前,她爬到窗子跟前一看,啊!那些尼姑和居士们正在做早课——念经。她们围着释迦牟尼佛像,一声高一声低地拿着书本、念着佛经上的文字在转圈子,神情是那样的专心致志,连张巧兰这个外人在偷看都全然不知。她在人堆里找她的同学赵秋娴,却怎么也找不到。

突然,她看到一个穿一身黑的修长个子的女人在释迦牟尼像的旁边敲钟。她的面部表情是那样的肃穆,两手紧握敲钟棍,在一下一下地敲着,仿佛世界上的什么都不存在,唯有这钟和鼓是她的一切似的。你看她敲钟、敲鼓的节奏跟唱歌的声音,和得是那样默契、那样的和谐,简直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只见她修长的身子微微向前倾着,两眼紧紧地盯着有十斤重的铜钟和大鼓,端正的鼻梁下那颗樱桃般的小嘴在一张一闭地给手里的敲钟、敲鼓棍鼓着劲。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敲就敲了几个钟头…….

这难道就是张巧兰医学院的同学、漂亮绝顶的赵秋娴吗?当年的校花,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麻木、如此不染尘世?这时,也只有这时,赵秋娴年青时的一些曲曲折折的往事,宗宗件件“哗啦”一下浮现在眼前:

赵秋娴一九五四年出生在终南山县,离西京市二百里的一个小街镇上。说来也奇怪,连绵起伏的终南大山中,却突然有一块小盆地,平平展展地横卧在终南山中间,流裕河蜿蜒地从小盆地流过,把个终南山东镇从中间分开。紧挨河北面是一条一千五百多米长的街道,这条街道像船的型状,两头尖,中间是个大肚子。河的南面是个一竖两横形的三个小村庄,中间的村庄前修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直通到河对面的街道西口,恰像一个燕子过河要上船的样子。

街道西边约有八百米的地方,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凡是人们生活需要的所有用品,店铺里应有尽有。街道的东面,没有什么店铺,只是住着一些人家。别看这终南山东镇并不起眼,可从古到今,人们都称它是水旱码头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豪商巨富都到这终南山东镇作诗画画,把祖国东南西北甚至京都城里的奇货缺物都拿来叫卖。这里虽然离西京市有二百多里地,但西京城里市场上应有的东西,终南山东镇一样也不缺。

终南山东镇,解放前来这里做生意的,既有山东人,也有河南客,还有江西老俵。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终南山东镇凡是开铺子的而没有一点土地的人,国家就叫他们一个系统合为一个大商店,也就是说日用品之类的、生产资料之类的、棉布之类的、灶上用具之类的,按照类别自成体系归为一个大店,全镇共分为六个大商店;既有门面房也有土地的人,采取自愿,愿意当商人的就合营,把土地交给当地农业合作社,全家转成居民;不愿意当商人的,就把店铺里的货物盘給大商店,一家都成了农民。赵秋娴的父亲赵来宝,因为祖上留下三亩水旱保收的土地,他舍不得把土地交给其他人,他信奉的是买卖生意眼前花,不如回家种庄稼。

赵来宝就把家里的货物全部盘给了大商店,正儿八经地当上了农民。他家里有坐南朝北的三间门面房,三间小厦子屋。他当了农民以后,国家就限制私人做生意,赵来宝常常因为手里没钱买东西愁得睡不着觉。他看到以前跟他一起开铺子的人,人家每天都坐在凉房底下,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雨也淋不着,月月国家都给发工资。而他参加农业社以来,每天都要上工,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东坡日头背到西坡。粮食倒能够吃,但手上的钱却很紧张。赵来宝一晚上一晚上熬煎得睡不着觉,可毕竟他是个小商人出身,国家统购的物资他一点也不敢贩卖,只是倒腾一些烟叶、石灰、簸箕、马铃薯、红薯、萝卜之类的农产品,常在街道上的门面房前摆个农货摊,买卖山货。

家里的日子虽然没有大钱,但小钱却从没有断过。赵来宝有三个子女,老大是个女儿,老二是个男孩,赵秋娴是老三。大女儿赵秋霞长得细高个子,桃红脸,在他们的小街上,算得上个漂亮姑娘。她比赵秋娴大六岁,高中二年级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本来学习好可以考上大学。但那时改革了高考制度,高中毕业两年后,在农村表现好了才能由群众推荐上大学。赵秋霞由于在农村表现比较好,被县上抽去当了妇联干部。到了结婚的年龄,她跟本地一个军官结了婚,日子过得挺幸福的。后来她女婿转业到西京市,接着就把赵秋霞调到了省城。

赵秋娴很羡慕姐姐的运气好,跟了一个有本事的丈夫,命运跟着好起来。住到大城市里吃香的、喝辣的,叫人好不羡慕她的幸福生活呀!哥哥赵秋山比赵秋娴大三岁,长得又高又胖,特别喜欢打篮球,经常跑到终南山东镇的中学校里,叫上相好的球友,一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他们三、五成群地跑到学校,一打篮球就是一晌子。似乎这打篮球就是他的职业,不上工、不吃饭都行。赵来宝这人也特别会来事,一见儿子的朋友到了自己家,立即叫老婆炒上几样菜,拿来秦川大曲,让他们在一块喝上几盅,等他们酒足饭饱之后,临走还把他们送到大门口。

时间长了,赵来宝对人热情大方的美名在终南山东镇的机关单位尽人皆知。尤其是公社内部的工作人员,一到晚上没事,很多人就跑到赵来宝家,跟他和他的儿子谈天说地,混得很熟。常言说,既然付出了就有回报。一九六九年,公社来了两个招工名额,公社的所有员工众口一词,叫把地质队招工的一个指标给了赵秋山,让他正儿八经地当上了工人,离开了农村。赵来宝三个孩子,就从招工、招干指标里走了两个,终南山东镇的群众都很是不服气,从心里恨得咬牙切齿……

赵秋娴一九七一年元月从高中毕业以后,原先在公社里的那些干部,大部分都调走了。加上赵秋山当工人走了,公社干部很少有人到他家来。鉴于此种情况,要想叫她从公社直接招工、招干,那比登天还难。

赵来宝给小女儿分析了一下赵秋娴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就劝她给自己寻找出路。赵来宝让小女儿赵秋娴在大队里组织了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白天在队里干活,晚上在大队办公室排练节目。后来公社知道这件事后,干脆把宣传队收到公社手里,然后把排好的节目拿到到各个大队去巡回演出。宣传队到哪里,当地的生产队都要管吃、管住,公社给每一个宣传队员记工分。年轻人一看宣传队员既能干轻松话,又能挣工分,还能给家里省粮食,都想往宣传队里钻。

可宣传队只要三十个人,后面进来的人,只要那些有特殊功能的,比如会拉板胡、二胡、会吹笛子、会写剧本等等专长的人,才能充实到宣传队里去。否则,免谈!赵秋娴因为人长得漂亮,瓜子脸、杏核眼,见人一笑两个酒窝,鼻子端端正正的,那樱桃般的小口,像个小八哥,可会说话啦。她那脸上的颜色就像画了妆似的,白里透红,那双弯弯的柳叶眉下,滴溜溜转的眼睛很是撩拨人。人们都说赵来宝的三姑娘是个美人胚子,不知哪家的小伙子有福能娶到她?!

况且,赵秋娴的嗓音特别好听,唱起歌儿来,是那样婉转动听。所以,宣传队里的独唱歌曲都是她的拿手戏,每演一个大型剧目,赵秋娴总是当主角。你想,赵秋娴长得漂亮,嗓音又好,报幕的担子自然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公社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就叫这个宣传队长期保存了下来。全终南山东镇的男女老少,看了无数次演出!那时没有电视,农村人只要能看一场演出,那就是最大的娱乐。有些人跑几十里的山路,都要去看一场演出或电影。因而,赵秋娴的名字在终南山东镇十个大队里,真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说话间,赵秋娴已经二十岁了,女子已经长大,可她的前途还是很渺茫,上门提亲的人像走马灯似的,你来啦他去了,父母问赵秋娴给来说媒的人该咋样答复?赵秋娴笑着对父母说:爹、妈,如今我的前途还未定下来,咱现在跟谁都不谈,以后只有等我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我才有资格去选择对象。

赵秋娴的母亲问,你如果工作不了,难道你一辈子就不嫁人了赵秋娴不以为然地说,我的表现这么积极,我就不相信公社的那些领导会看不见?咱大队的群众会不推荐我去上大学?

赵来宝愁容满面地说,娃呀!你不要把黄河看成一条线了,现在的人,谁家有后台了,人家就推荐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咋有能力推荐你去上大学呢?

赵秋娴上前抱着爹爹的胳膊撒着娇说,爹,人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针呢!爹,你当年都能把我姐、我哥活动地招出去,难道到了我跟前,您就不管了吗?

妈妈王桂英疼爱地拉着女儿的手说,秋娴,不是你爹不管你,而是你爹实在对你的事无能为力了。前几年,你爹跟几个公社的领导钻得好,给你姐和你哥办成了事,招了工、提了干,咱街道上的人都气红了眼,成天在背后说你爸的坏话哩。我看给你办事,难度太大了! 赵秋娴踌躇满志地对王桂英说,咱家能工作两个人,那说明是他们的本事。我现在的表现,在全公社来说,可也算首屈一指的,他谁能跟我比?

只要你有把握,我和你妈就放心了。不过,我给你说句实话,你今后做人要低调一些,见人要谦虚一些,把大、小的干部和群众都放在眼里,到了明年推荐回乡学生上学的时候,也免得有人给你说坏话。赵来宝不放心的给小女儿叮咛着。

王桂英说,秋娴,你爹给你说的是好话,你不要思想太单纯了,现在的人心谁也猜不透,当面说一套、背后行一套的人多了去了。你今后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张张狂狂。只有这样,到推荐的时候,他谁也说不上你的啥坏话。你知道吗?王桂英拉着小女儿的手再三叮咛着。

爹、妈,您们的话我记住了,为了我的前途,我一定和和气气对待每一个人,争取明年能被推荐上。赵秋娴带着无可奈何的口腔极不情愿地说。好!这才像我赵来宝的女儿!赵来宝高兴地夸着小女儿。

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睡觉了,秋娴,你晚上不要熬夜时间太长,早些睡吧!王桂兰说完这些话,秋娴乖觉地点点了点头,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作者:师萍,生于陕西商洛市州区黑龙口镇西街二组,共产党员,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发表短篇小说《女秘书的故事》《五元钱惹的祸》《汩汩的鲜血》多篇;百家碎戏《余热》《王妈的两个媳妇》《娘家人》搬上银幕。2017年写成的大型眉户剧《风雨扶贫路》已经演了三十六场,2021年写的大型眉户剧《儿女拜寿》演了十八次。《闪光的青春》、长篇小说《敲钟的女人》、散文《三年三部戏》、戏剧《儿女拜寿》等发表获奖。


编辑:金苗           责编:鲍海           终审:吴汉兴

上一篇:《长安》(连载12)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