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清涧的粉条 来源:陕西工人报 作者:白小兰 时间:2021-12-09
陕北的特产很多,粉条是其中之一,最有名的出产在榆林市的清涧县。“‘一带一路’连天下,清涧粉条香万家。”我从朋友圈看到这句赞美清涧粉条的话,感同身受,可谓名副其实。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人们秋收完毕,把洋芋刨回来就开始张罗着推粉条。那时,人们推粉条用的全是石磨,家家户户把灶旮旯倒腾出来当作粉条加工厂,靠墙边放几口又粗又大的黑瓷缸,分别用来盛水和发浆水。 第二天鸡叫时就起床,赶天明把准备好的洋芋全推完,再把推下来的洋芋沫分离在大瓷缸里。两三个小时后,又开始用清水洗缸里沉淀下来的淀粉,洗到淀粉洁白透亮不含一丝杂质再取出,用白帆布袋包起来悬挂在大瓷缸上空,待帆布里的水流干,收起大块状水淀粉,就准备漏粉。按具体情况基本是三天漏一次,漏粉师傅把淀粉掰成块,放在大瓷盆四周,中间留个小口子,按比例适当地把微小的硫黄点着放进小口里,拿被子裹严实,熏一个晚上。凌晨时把这些熏好的淀粉一部分拿棒槌滚成末,剩下一小部分和白矾搅拌成淀粉糊,煮半个小时,挖出来和淀粉末均匀搅拌,就开始漏粉条。 漏粉师傅用右手在左手腕上咚咚地捣个不停,身子随着勺子来回转动。漏瓢里的粉末进锅后变成细长均匀的粉条,妇女们手捏粗长的高粱秆,将开水锅里的粉条捞到水槽里,然后像缠线一样,把长短整齐的粉条在手里绕几圈,搭到冰窖的架子上去冻。第二天凌晨粉条冻硬时,拿回来放在锅里用热水化开、摆均匀,太阳出来后晒在阳光底下。到了夜幕降临时,粉条彻底晒干,他们将粉条捆起来,堆到闲置的地方,期待年前卖个好价钱。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清涧制作粉条的技术也随之有了第一次更新。近些年,国家搞精准扶贫,村里的贫困户集中起来,建起了粉条加工厂,村民加工粉条的制作技术又有了全面更新,让清涧的粉条在制作流程上更省时、省力,也让家庭作坊的粉条产量大大提高。由于清涧的土壤富含钾,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适宜洋芋生长,这里种的洋芋加工出来的粉条也色泽洁白光亮、口感滑润筋道。 编辑:刘潇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