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篇·河西经略(中)
隋唐易代之际,吐蕃王朝一度对刚刚统一东部中国的李唐王朝构成强烈威胁,无暇西顾的唐王朝不得不采取和亲的策略来缓和关系,文成公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入藏的。
文成公主入藏以后,松赞干布治下的吐蕃王朝进一步强大,吐蕃人不断走下青藏高原侵夺党项人的河西富饶之地。走下高原的吐蕃人十分强悍,一个肩膀露在外面,腰里挂着腰刀,特别地骁勇好战,迫使党项人在武则天时代,又进一步沿黄河而退,大举内迁到陇东高原和陕北高原。
到唐末黄巢起义,党项部落酋长拓跋思恭出兵勤王有功,赐姓李(名李思恭),封夏国公、夏州节度使,统辖夏、绥(今陕西绥德)、银、宥(今陕西靖边东)四州之地,正式成为大唐王朝的封疆大吏。后来,李思恭的弟弟李思谏又被梁太祖朱温加封为朔方王,就是说“你们理所当然地是北方之王,你们世袭罔替镇守北方”。从此以后,党项这一部落便长期统辖这一带地方,成为中国西部边境上一支强大的藩镇势力。此后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进一步壮大,到了宋朝初年,党项人李氏又出了个名叫李继迁的人物,他出生在今天陕北的米脂县桃镇,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
而作为被迫迁徙的“外来户”党项人最初又是怎么发展壮大的呢?是通过联姻的方式。他们的男人长得比较帅,都很高大俊美,就入赘到当地的富贵豪强家里去,三代以后,就在当地同化了,他们党项人就扎下根了。
党项人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他们最初能够在青藏高原上得以发展,就是得益于部族首领委曲求全,入赘吐谷浑,被招为驸马这个契机。后来在陕北高原北部落脚后,故伎再用,党项首领迅速地与当地豪族通婚,从而稳稳当当地扎下根来。
最典型的例子是与麟州、府州地面的豪族折氏家族的通婚。折氏先祖系鲜卑折掘部,故乡地在山西大同以北,后来则先后在甘肃、青海地面辗转挪动,唐初进入府州,成为当地大族。以“折”为姓。杨家将故事中那个杨老令公的妻子、率领十二寡妇征西的佘太君,就是这个“折”家出的姑娘。她的真名叫“折赛花”,后来在戏文中,演唱者大约可能觉得这个“折”字有点怪,不像是姓氏,于是改成“佘”字。后来随着“佘赛花”年龄渐大,资历渐老,不宜在戏文中直呼其名了,于是就叫成“佘太君”。党项人迁徙到这里后,迅速地与折氏家族联姻,建立关系,而后来在长期的杂处中,折姓家族竟被党项同化,从而成为党项大姓之一。党项共有九姓为大户,号称“党项九姓”,折姓即为其中最大一姓。
党项人在陕北高原的落脚,还有一处地方同样值得关注,这就是过去的银州,今天的米脂县。
米脂县紧倚无定河而筑,下距天下名州绥德城不足一百华里,上距统万城则一百华里多一点。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所在,叫“李继迁寨”,有理由相信,这里是党项人最初落脚陕北的地方。而事实上,这块地面也一直是党项人的老巢,直至后来到了李继迁之子、李元昊之父李德明的手里,党项为求发展,重心才转到三百公里以外的河套地区,在如今的银川市地面建造兴庆府。
史书记载李继迁小小年纪就勇敢果断,北宋开宝八年(975),李继迁的族叔、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就任命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李继迁得知族兄李继捧迫于族内压力入朝大宋,并交出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党项各部叛宋附辽,取得辽国的支持。辽国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继续任命李继迁为定难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
李继迁重振党项以后,觉得无定河边的李继迁寨实在过于狭小,于是就又修复了当年赫连勃勃以为都城、而后被北魏摧毁荒废的统万城,更名为夏州城。到了李继迁孙子李元昊的手里,他又觉得夏州城过于窄小,距离宋辽又太近,于是他就跨过黄河,在对面建立了一座当时叫兴州、后来叫兴庆府、现在叫银川城的新都城,并就此开启了西夏王朝十位皇帝的历史进程。
编辑: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