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根子
《乡村八记》是旬阳市人大常委会干事杨孝琴的个人专著,2021年6月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散文集由乡土记、乡俗记、乡情记、乡游记、乡建记、乡味记、乡人记、乡事记等八记组成,共96篇作品,洋洋28万字,是一部触摸乡村灵魂的文字。
百年来,乡村一直是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乡村八记》对于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景一俗、一书一文,都有所领悟,体现出浓厚的乡情情结。乡情就是一种家乡味道、一种故土情结、一种文化记忆、一种精神依托,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作者通过认真观察,亲身体验,用心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从中探索出自然景物中蕴涵的人生道理。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平凡的事物和景物,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寻人性的奥秘,带给我们一种美、一种震撼。
作者从小在乡村长大,深知乡村农民所经历的苦痛,每一粒饱满的粮食仿佛是一颗颗珍珠,世世代代,仿佛触摸着乡村的灵魂,乡村的真实别样美丽,乡村是童话的乐园,那金黄色的麦浪哺育下绽放着明媚的笑容。杨孝琴饱含着对乡村、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她用清新朴实的笔触把读者带进了民风淳朴、安然静美的乡村,看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如丝如缕,如诗如画;探访深宅老院,瓦顶木屋,古树古井,劳动人民;感受麦浪滚滚,稻谷飘香,牛欢马叫,莺歌燕舞的田园生活。
带着读者走进她的《乡情萦心岁月暖》《文雅,我可爱的家乡》《双垭村,有风景也有故事》《甘溪杨家,一个时代的缩影》《年味浓烈,蕴含在母亲的饭菜中》等,让我们结识了一大群默默无闻地与命运抗争的农民。作者以娴熟的笔触、清晰的思路弘扬遵循祖训,礼敬先辈,慎终追远。同时怀着一颗虔诚敬畏的心,在田间地头用镜头去触摸乡村的脉动。
《年味浓烈,蕴含在母亲的饭菜中》一文写得细致入微、温柔敦厚。“母亲在用炸好的猪肉炒粉条和炒豆豉时,凉菜已经端上桌,母亲不来坐上席,执意要自己炒,父亲笑道,‘老厨师害怕独家秘方被人学去了,每次都要亲自操作!’我们便等母亲来落座了才开席,依次祝福父母身体健康,平安顺喜,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允许他们随便咪酒,我们都斟满喝起。”其乐融融,情真意重。
阅读文集,不难发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农民的生存境况。过去由于环境因素和天灾人祸影响,很多农民境况相当悲惨。农民淳朴勤劳,向来逆来顺受。如今,遇上党的富民好政策,农民生活大变样,笑逐颜开。春扶犁耙,夏挥锄头,秋舞镰刀,冬抡铁锹,在繁华似锦的乡村,一日便可看尽四季流转的农民生活,能近距离听到“小人物”们充满痛苦与欢乐的心声。每篇文章在接地气中显示出灵气,这种灵气是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写作中往往植根生活,展示心灵。
正如作者所述:“故乡是博爱的,把每一个儿女哺育,放飞四海闯荡,无论成功的、失败的、伟大的、平凡的,顺风顺水得志得意的,还是多舛坎坷失意苦闷的,她都深爱他们,接纳他们,善待他们,给他们力量起飞,接纳他们回归,双臂拥抱他们安息。”
多少年来,作者怀着对故土的感恩,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憧憬,文集所收集的作品多半素材源自家乡这片土地。虽然那里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但实实在在地享受着汉水和小河孕育的那些动物和植物,在那个特殊年代慷慨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供给,总是忘记不了家乡那曾经熟悉的风景和醇香的味道。
散文是一种最自由灵活、最不受约束的体裁样式,但要想写好散文却并不容易,如果作者能强化语言灵动,增加故事趣味,我相信,其作品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