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皮匠、皮绳和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冯积岐 时间:2021-09-17

皮匠是春天里到村子里来的。那时候的桃花刚飞落,枯枝刚浸出了新芽,苍蝇还不张狂,春天的温暖在乡村里的角角落落里跳跃。穿一身粗布衣裳的皮匠从村街上一走过去,那一缕牛皮味儿就如小麦、柴火、尘埃、瓦砾、阳光、色泽和诸多的名词,在我们的土地上四处可见了。皮匠的工具极其简单:一把刮刀,一个铁钩子。牛皮是事先在涝池里浸泡了数日的。
  皮匠将牛皮拎上七寸宽七尺长的柴木凳子,双腿一跷,坐上了牛皮,挥动起刮刀,开始在牛皮上刮动;黏连在牛皮上的血肉、细胞、神经、虫蛆、哀叫、愤怒、眼泪统统在刮刀上卷起来了,卷成了一条又一条,掉在了土场上,掉在了乡村里不太洁净的地面上。刮刀在牛皮上拉动时发出的声音尖刻、粗糙、夸张、冷漠;它一旦融入乡村的宁静之中,片刻,便和谐了。弹奏乡村的乐器中仿佛有了一根生硬的不可缺少的弦,假如不弹拨这根弦,也许,乡村的气氛里便少了一种味道似的。
  我曾注意观察过,当几头牛从皮匠跟前经过时,便大睁了双眼,它们的目光中只有一瞬间的恐惧、惊愕,接着就平静了,表现出了从容不迫、承受忍耐和与牛本身的存在不相称的雍容大度。它们走过时的脚步是平稳的,仿佛在历经生命的全过程。皮匠用刮刀清理牛皮时张扬了牛皮的臭味儿,使他也身陷在脏物之中,而皮匠却全然不觉,乐此不疲。
  接下来,便有了一张里子雪白的牛皮了,它干巴,缺少生机;冷漠,如绝望者的眼神。皮匠略带笑意,挥舞着刀子,很惬意地将牛皮割成一条一条,然后,把割好的牛皮绷扯在一个木架子上,用钩子勾住,随着手臂唱歌般的摇动,牛皮向一块儿拧合。这样的劳动未免会使人想起刀耕火种,原始公社,奴隶以及西周青铜器上的图案和文字。皮匠将合好的牛皮绷在两棵树上,树和树之间便如同结了网。那些等着晾干的皮绳耀眼而新鲜,它仿佛是宣言、戒律,是现代人已不使用的文言文,或者只是皮匠胡诌的赞歌吧。我曾经看见,几头牛犊伸长脖子朝它叫几声,而几只狗只是乱咬。
  我无法考证这样炮制牛皮和合绳的办法起始于哪个朝代。我想,它大概和我们的民族是一起诞生的。最起码,也和耕牛的使用相同步。可见,皮匠的职业已很古老了。经常来我们村里的皮匠就说过,他们的家族里至少有五代人干过皮匠。
  皮绳合好了,生产队长将皮绳发给了每个男劳力,我们就将使成了麻花状的旧皮绳丢弃了。第二天,犁地时,我们使用了新的皮绳,我们将新皮绳拴在了牛的鼻梁上,牛稍微一反抗,或者不听使唤,我们就将皮绳狠劲一抖,牛的鼻梁经不住新皮绳的磨砺,即使不使用鞭子,也乖觉了许多。牛对于皮绳来说是被驯服者,是囚犯,是任人糟蹋的粮食,也可以说是自己那张皮的俘虏或エ具。这是一个程序的完成:皮匠制作皮绳,我们用皮绳驯服牛,牛死于被驯服。然后,我们又用牛皮制作皮绳。一头又一头的耕牛变成了皮绳。一代又一代扶犁的人死在了我们的土地上,圆圈就这样形成了。人和牛都不可能逃脱这条定律。


编辑:刘芝林

上一篇:雨真的很大
下一篇:神秘的捐款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