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清涧红枣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白小兰 时间:2021-08-30

文/白小兰

ac4f3173958c6ba8a072c4274f6ed520_img_547_711_85_71.png

我的故乡清涧,是著名的“红枣之乡”“石板之乡”。改革开放后,为了生活,我离开了那片土地。这些年,我越来越思念故土,思念那给我带来甜蜜回忆的大红枣。小时候,生活穷困,吃不饱,穿不暖,幸亏有红枣,让我度过了那个饥饿难耐的难忘岁月。

或许是因为地理因素,或许是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很难有高收成的农作物,而红枣像是老天赠与清涧这片土地的礼物。也奇怪,明明上与子长县相连,下与延川县相接,偏偏只有清涧县长出的红枣最甜最好吃。清涧县红枣栽培有四千年多历史,以老舍窠乡王宿里村千年枣林为证。
  记忆中,挨饥挨饿的孩子们等不到枣树上的枣完全熟透,总是背着大人爬到枣树上摘两裤兜,叫上几个伙伴上山吃;上山劳作的村民只要看到红格艳艳水格灵灵的枣儿,就情不自禁地拿起锄头把枣树的枝条勾下来,伸手摘几颗捏在手里边走边吃;河滩打工的人们拿起石头朝枣树扔过去,噼里啪啦地枣子掉一地……即便枣树的主人看见,也不会脸红脖子粗地咒骂。因为,他们都知道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瓜果梨枣,人人得到。意思就是说,树上结的这些果实不分家,谁都可以吃谁家的。
  农历八月是枣子熟透的季节。由于枣子小而多,一个个摘太耗时耗力,因此谁家打枣,就会招呼着关系好的左邻右舍帮着捡枣。男人们抡着长竿趴在树上朝着结满红枣的枝条抽打,婆姨女子们裹着毛巾或戴着草帽撅起屁股捡。一篙打下来的枣子,就像冰雹一样打在头上,叫人哭笑不得,但还要边捡边吃,一片欢声笑语。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村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屋顶上都晒满了红枣。晒干的红枣装进笸箩,成了孩子们的零食。住宿的学生们每个星期天下午,背包里少不了装些干枣,带到学校充饥。光景好的人家,把完整无损的枣用酒加工成醉枣封在坛子里,逢年过节时拿出来招待客人。大年初一,孩童们的肩膀上挂着两串红枣和高粱秆串起来的枣排排,大家站在一起数着比划着,光景好的娃娃肩膀两边密密麻麻串两排,光景不好的串四五颗,也能表示来年的红枣高粱双丰收。
  退耕还林后,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红枣迎来发展良机。清涧县委县政府把红枣作为产业来抓,降低数量提高质量,要让农民增收致富。原来老祖宗传下来的红枣品质不行了,核大厚酸味浓,扶贫干部们把外地好的早苗引进来嫁接。为了防止每年收获季节的连阴雨造成红枣腐烂,国资委在清涧县火车站附近乡镇创建了红枣加工厂,在红枣未成熟期就开始收购青枣,或者成熟的红枣通过加工后价格翻倍,即使雨天腐烂的枣也可以低价收购加工做成猪饲料,这样就可以保证农民的收入。
  清涧县新品红枣,皮薄肉脆,熟透了简直就像一兜蜜,随便摘一个放进嘴里都是蜜甜蜜甜的。
  吃着红枣做成的枣糕、枣饼、枣馍馍,喝着自制的红枣米酒,一家老少围在炕上拉拉家长里短,几回回梦里都出现了这样的幸福场景。我坚信,清涧的红枣一定会名扬天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