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拜访柳青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利群 时间:2021-07-23

盛夏七月十四日中午,长安神禾原走来一群省作协培训班的学员,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参观拜访一位文学前辈和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循着原上绿树夹道的台阶,拾级而上,不顾烈日当头,走向蓝天白云下的一院灰瓦、白墙、红柱的柳青文学馆。

轻轻进入馆舍,汗还在脸脖上,心却慢慢静下来。一边听,一边看,那些似曾知道,又不太了解详情的有关柳青的传说,在眼前一幕幕真实的浮现出来,在脑海一波波生动的荡漾开来。那些封存的史料、文集、遗物默默讲述着柳青的故事,我仿佛跟随并深切感受着他文学创作之路上的风云。

建国初的1952年,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鼓舞,满怀豪情的柳青来到陕西长安县工作。此前,他已有丰富的革命经历,1938年即奔赴延安,辗转多地,且已发表过多篇作品。但长期从事文艺工作的柳青,敏锐觉察到文学创作与实际生活存在的差距,不久即辞去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在神禾原上的黄甫村落户定居。他像一颗朴实的种子扎下根,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体验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亲身经历了所驻守村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辛过程,潜心创作出了重量级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塑造了梁生宝之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了我国农民在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在思想与艺术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柳青因《创业史》第一部而名声鹊起,但他并没有心浮气躁,得意忘形,他宛如已牢牢生根的大树,依然汲取着土地的营养,继续生活在农民群众之间,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和农民一样,体味着他们的酸甜苦辣,以致连容貌神态都同农民十分相似。

他是功成名就的作家,但他心里永远装着人民。1959年,柳青把《创业史》第一部稿费的16065元(据说相当于现在几百万人民币)全部交给了王曲公社,说:“我作为一个社员,这算是我对公社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有人劝他留一部分贴补家用,他说:“不留,一分都不留,留一分就不是全部。”公社用这笔钱修建了机械厂。1961年,他罕见向出版社预支了5500元稿费,帮助皇甫村架设了电线电杆。其时柳青一大家人日子并不宽裕,曾对他学业有恩的哥哥来借钱,柳青没有给,哥生气地走了。夫人马葳从社里借了20元钱,撵上原给了他哥。困难的年代,柳青住在中宫寺时,一家十几口人,粮食经常不够吃。村民刘远峰知道后,背来半袋子土豆。柳青推拒不过,叫来通讯员,过了秤,共48斤,以市价每斤二分钱给了刘远峰。这些朴素而真实的记录“怦怦”打动着我们的心,让人感到惭愧,反躬自省而陷入沉思。无疑,柳青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纯粹又高尚的人。

这期间,他坚持写作《创业史》第二部,直到1967年初因“红色狂飙”运动被关进牛棚,深受迫害而辍笔。世事沧桑,1978年中华大地重现勃勃生机,可这年6月,疾病缠身的柳青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参观完柳青文学馆,我们一行又顶着如火骄阳去寻访他的故居。新修的村路窄曲而平坦,一旁是汤汤流淌的渠水,一旁是错落分布的农户小院。沿路的石榴、核桃、枣树、柿树、槐树、竹林环绕在庄园前后,间杂着向日葵、曼陀罗、茉莉、栀子、睡莲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花儿。南瓜蔓、丝瓜茎、葡萄藤悄悄延伸到脚边,挂着红褐色胡子的苞谷在稍远的山坡跟我们打着招呼。也许是炽热的正午,看管柳青故居的人不在,门无声关着,但通过低矮的围墙和脱漆的木扉缝隙,可以看到青瓦土墙的几间平房。距此不远的小土坡上有他部分骨灰的安葬墓地(另一部分在八宝山)这是他生前的遗愿:死后要埋在神禾原上的黄甫村,能看见蛤蟆滩,望见终南山。

因怕打扰他安息的灵魂,我没有好奇走近,面向他简单的墓碑深深鞠躬。斯人已去,但青山作证,人心有秤。作为树立现代文学坐标和丰碑的柳青,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创作理念和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他的文学价值和高尚品格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如灯塔照亮文艺工作者的前进之路。

柳青曾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适合干这一行。他的“愚”是一个赤子对文学艺术的无限热爱虔诚,是对文学艺术怀着宗教般的朝圣信仰。柳青开创了陕西乃至全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先河。在他的引领下,之后便有“文学陕军”的崛起,便有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等一批震撼文坛的有影响力的煌煌作品。而且,他的高风亮节,他追求的创作精神,至今还在化育、感染着为文学艺术而献身立言的有良知的作家们。

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贺敬之的题诗应是对柳青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的文艺工作会上谈到: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实地。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总书记说得好啊,只有扑下身子紧贴大地,与生活水乳交融,与人民血脉相通而创作的艺术精品,才会被人民记住,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编辑:慕瑜

上一篇:人到中年
下一篇:书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