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理论观点 >

光影浮动现大道

——读郭小奇散文集《光影浮动》有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周永兰 时间:2022-01-10

文/周永兰


云水谣里韵味醇

“西乡人形容一个人日子过得逍遥,会说,人家一天都在四门三关跑哩!”

“四门三关”,我不觉莞尔。郭小奇主席,勉县人,对西乡方言这般熟稔,真是西乡人的好女婿,哈哈。

继续读下去,于越发浓厚的敬佩之外,会生出许多愧疚来: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西乡人,从小到大在南关街来来往往多少年,竟然从没想到为它写文留记。这样想着,记忆里的南关街,跟随作者的文字,便开始鲜活起来:那两家方桌乌黑、墙壁也乌黑的茶馆,一年四季都敞开着门,一年四季都有人坐在里面,到了夏天的傍晚,连屋檐下都坐满了人。周家馍店的芝麻饼子,散发着椒盐的香味,中间酥脆边沿软韧,我总把中间部分留到最后,一条条撕开慢慢品尝……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证据,实物得到保存,就意味着时代所产生过的文化证据得到了保存。那么,对于有着李家村文化这样7000年文明史的西乡,又如何对待仅存的唯一一条老街呢?”

如何对待?目光离开书本,延伸向不远的步行街。那里曾经是哪一条老街,东关街、小东街或北大街?记忆里西乡老城的面貌渐渐浮现,却一时有些恍惚:那些留存在大脑里的是影视剧镜头,还是真实的记忆?不过几年,或十几年,竟然恍若隔世。已经熟悉了认可了记住了它们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辉煌现在,却逐渐淡忘了它们的曾经——已经有多久没有想起过那些乌瓦房、马头墙、木板门、雕花窗了?

我开始为南关街担忧了。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历史,而历史也不能只可怜地躺在博物馆或者薄薄的纸页中。”

盯着《南关街》中最后一句,读了又读,知道是不能动笔写的,我所缺少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没有作者高屋建瓴的眼光,博大真诚的人文情怀。

这样的情怀渗透在第一章“云水谣”里的许多文字之中。

《重访李家村遗址》中,作者的发问振聋发聩:“……七千年后的我们,难道不是同样面对着一个历史的命题:拿什么样的成就和进步,来迎接遗址打量的目光和后世寻访的脚步呢?”《江神庙与紫云宫》里,作者慨叹:“人与人之间,本质上的需求是一样的呀!神不曾将人区别高低贵贱,倒是人将自己分成了三六九等!”

西乡的白龙塘,石泉的后柳镇,平利的桃花溪,苍溪的寻乐书岩,那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地方,在作者笔下,都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色彩,或神奇绚烂,或悠久深厚,读来颇有《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的况味。

《镇巴三章》《陇南小记》《宝鸡散章》《汉水,流过安康》……在一篇篇散文里穿梭,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行走在云山阔水间,徘徊在庙宇楼台上,沉醉于山歌茶香里,感受蕴藏其中的历史印记、禅意哲理。云天碧水里,光影浮动间,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如同一首首歌谣,或长啸,或低吟,或高亢,或宛转,韵味醇厚悠长。


长相忆中情味真

阳光正好,晒得人和阳台上的花草都身心舒泰。茶壶里的普洱茶,咕嘟咕嘟冒着甜糯的香气。这样的时候,我读着《觉香》《杏怀》《春色三描》这样的文字,不觉勾出许多美好的记忆,生出许多向往来。

每到初春时节,西乡的田埂坡岭,背阴处便有许多紫红的嫩芽,在枯草间冒出来,这就是鱼腥草。这种极为常见的野菜也进入了作者的文章:“那生着暗红色的嫩芽,从泥土里挖出来的奶白的鱼腥草,算得上陕南早春的第一味珍馐,也算得上陕南早春第一笔新丽的春色了。”最早上市的鱼腥草颜色鲜嫩,暗红的芽,乳白的茎,似乎轻轻一碰,就会折掉,其味道更是脆嫩鲜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节,饭桌上,时不时有一碟鲜嫩脆爽的凉拌鱼腥草,春色不仅在眼前,更是在嘴里了。”读到此处,已不觉“一九二九怀里插手,三九四九……”地开始盘算,能再见到那一碟子嫩红、尝到那一片春色,还得多久时间呢?

玉兰花在陕南也是常见的花卉,公园里、街道旁、院落里,随处可见她的身影。以前北后街小学的校园里,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玉兰树。每到开花时节,硕大的花朵对着蓝天扬起洁白的脸庞,远观、近赏,仰望、俯瞰,都是那么令人心仪。或许是孩子们的郎朗书声、笑语欢颜给了它滋养,直到五六月份,浓密的叶丛中,依然有洁白的花朵绽放着。学校搬走以后,我曾回去看它,黄昏的霞光里,它显得落寞而孤寂,枝叶似乎也没有以前那般茂盛了。不知每到春来,它是否依旧以满树繁花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

在这《春色三描》里,作者以激扬的文笔,饱满的热情,赞颂玉兰花的高洁神圣,一往无前。在他笔下,玉兰花是傲骨铮铮的战士,是卓尔不群的君子,是高贵圣洁的少女,是至死不渝的贤者,“直到凋谢,那枝上的、地上的,笺笺花瓣,依然写着一个玉字。”

《逮黄鳝》里,童年趣事宛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其间,还有几笔淡淡的墨痕,那是淡淡的伤怀;《那些鱼》中,以“鱼”为线索,写鱼的故事,也写人的故事,将鱼与人的生态环境进行比照,凸显了深切的人文情怀;《路之咏叹》,一段旅程,满载着人间真情;《年三十上坟祭父》,文字纯朴,情感深厚……字字篇篇,展现的,是生活在内心的体味,在心灵的沉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才能动人心弦,在《光影浮动》一书的第二章“长相忆”所录的散文中,作者融情于墨,文字散发着历久不散的心香。作者以热爱的态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诗意的语言抒写真挚温暖的感情。在他的笔下,那些普通不过的花木,好种易活、俏丽朴实的蜀葵,端庄坚韧、温润柔美的杏花,又香又甜、甘于奉献的苹果,寄托美好、象征善福的桃树,都幻化作相遇过的一个个生命,经历过的一件件事情,生活过的一个个地方。斯人斯地,此景此情,在时光的长流中因缘相逢,在生命的长河里以情铭记。

这种浓浓的情味蕴含在“长相忆”这一篇节的每一篇文章里,借物抒情,感情真挚动人。


叶底风中意味深

日光渐斜,凉意袭来。

正在阅读的文字也变得尖锐犀利起来,如透过纱窗袭来的的缕缕寒风。“然而最可怕的,却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的麻木和随波逐流。……无论如何,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都是不幸的,不公者损其德,反抗者伤其心,懦弱者受其辱,屈从者丧其志,没有哪一个是幸福的最终赢家!”

这样的环境,便是文中的“小地方”。小地方的“小”,不在地域、经济,而在眼界与格局。生活在这样的小地方,顺之不愿,逆之不能,瞻前顾后,步履维艰。透过端庄的宋体字,能听见声声呐喊,句句低鸣,惊雷中带煦风,让人心惊;能看见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冷峻中有慈悲,发人深省。

散文《小地方》,文字简短,意蕴深长。文章以高度的写意手法,将小说情节粗线条化,用富有战斗性的杂文语言,浓墨重彩地描摹、勾画了小地方的人事百态众生相,锋利而切实。其思想,“怒其不幸,哀其不争”;其语言,简练辛辣,入木三分。读来时而两股战战,头汗涔涔,时而“杏帘在望”,心生希冀。或许,这就是杂文的魅力吧。

《吆喝》《老道与老到》,也是其中不可多得的杂文精品。《吆喝》一文从市井生活中招揽顾客的吆喝声,引申到文坛艺苑的不良现象,诸般丑态,更有甚者,“自我吹嘘、包装还嫌不够,还要授意、勾连一帮不良写手兴风作浪、蛊惑人心!真把自己当成了文曲星下凡,神灵转世,尔等皆要顶礼膜拜、听我号令。如此恶俗,‘文’‘化’在哪里?在何处?”

问得好!这般淋漓痛快,如大江之水滔滔不可阻挡,让人拍案称快!这时候,两句诗突然扑入眼帘:

月亮越黯淡的地方,夜越黑

雨水越稀薄的地方,地越瘠

这是作者《致文化》中的诗句,全诗只此两句,天上地下,大开大合,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什么是文化?文化如月亮,文化似雨水。而《吆喝》一文中的所谓文化人,早已远离了文化的正道,走上了远离文化之皎洁月光照耀的黑暗之地,去了没有文化雨水浇灌的贫瘠歧途。

在“叶底风”这一章里,选录的其他篇目,如《远与近》《打开那一扇扇门》《河流的命运》《寻梅西乡》,犹如一缕缕不同时节的风,拂面而来。有的和煦,有的炽热,有的厚重,有的温柔。“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事物藏有大世界,细微处含有真感情。作者从生活的点滴中挖掘出丰富的大世界,巧思佳构,平中见奇,意味沉蕴,令人叹服。

总而言之,在《光影浮动》中阅读穿行,感受到的是作者的家国情怀,赤子情深。郭小奇是西乡县文联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光影浮动》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主要收录了他近五年来的45篇散文作品。文以载道。在这本书中,他把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追问,对生活的热爱,化作如诗的歌谣,如水的文字,如风的语言,字里行间,尽显英秀。让我们一起走进《光影浮动》,在善和美的熏陶中,感悟生活之道,人生之道,文化之道。 

2022年1月3日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