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理论观点 >

铭刻小人物本真的模样 ——读郝随穗《庄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家鸿 时间:2021-07-09

 

00a4e4db96f802d6b01ba85581adf380_img_174_322_133_193.png

散文集《庄里》是陕北作家郝随穗为陕北大山、沟壑、窑洞乃至整个黄土高原以及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芸芸众生所撰写的地方志,它涉及地貌、风俗、人情、传说、饮食、记忆等方面,既宽广又厚重。在这部志书中,人是最灵动、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一篇篇写人的文章即为一个个人物小传。是人物小传,也是小人物的传记。
  集子里所写的有打饼子的二老王、痴痴傻傻的憨三姓、耍伎俩的坏豌豆、为红军打过掩护的三姥爷、大善无边的三鬼、能跳能编能讲能谈的九娃、带领孩子们搜山掏鸟窝的三哥、与人打赌一口气吃下一盆猪头肉的瘸子,这些被贴在人物身上的标签,并不都是其谋生的手段或职业,更有生命之路的展示、人性特点的刻画、特殊才能的体现。小传之小,不仅在于篇幅,还在于内容的取舍、角度的截取,不是观照人物漫长的一生,而是选取最能体现其人性特点的某一面、某一段光阴。
  就是在这些不起眼、常被漠视,没有任何地位、知识、权力、金钱可言的人身上,贮藏了太多令人动容的点滴。
  郝随穗并不是在为底层百姓唱颂歌,只是真实地记录着,记录他们的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光亮与黑暗。对读者来讲,其人性中好的一面,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足以令人深深自省。四肢健全、智商正常的你我,是否可以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持守认定的目标而全力以赴?残疾也好,困厄也罢,皆抹杀掩盖不了源于天性的生命之光。
  《庄里》流露出的是郝随穗对家乡的情意,展示的是他与家乡的关系。前者如信天游那般柔软,虽不明言,却不难体会。后者如窑洞那般内敛、坚固,在书里多以他者的视角尽量客观地呈现。“在连绵的起伏之中,大山与沟壑有秩序地铺展开整个黄土高原的辽阔,而这样大面积呈现的自然地貌,好像是上苍足够悲壮的心情的袒露。这种袒露中释放出的是土地与人构建的一种神秘而苦难的关系。”苦难,是书中许多小人物命运的代名词。算不上苦难的,大体属于穷困、憋屈,甚至窝囊、卑贱,这些词汇是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他们的真实处境。
  庄里很小,其地理方圆实在有限得很。庄里很大,它容纳了命运的种种波折、心灵的种种体验、人生的种种境遇。庄里在哪里?不独在陕北高原,还在辽阔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因为地理环境的阻隔不能消弭人与人处境的相似、人性与人性的相通、人心与人心的共鸣。认识了庄里,就认识了黄土高原,就认识了芸芸众生。郝随穗写的何止是一片土地?
  在《庄里》中,郝随穗追溯生命的来路、审视生命的现在,进而思考生命乃至陕北高原的未来。令人倍感无奈、无力的是,这个未来不是任何人能够从容掌控的。然而,书写即记忆,书写即丰富自我。如果能够从书写所得的文字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斗志和力量,也不失为生命苍凉书写中的一丝暖意。对作者如此,对读者同样如此。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