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榆林:油漆工人绽放文学梦想

来源:榆林发布 作者: 时间:2025-07-11

近日,在榆林传媒中心召开的重点作者座谈会上,来自榆阳区作协的会员白保林发言讲述自己是榆林城的一名刷大白的油漆工人,整天尘土掩面,忙碌在工地,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用文学来反哺滋养自我成长,由艰难困苦走向幸福生活,成为自强不息的典范,引得在场参会人员纷纷点赞。

艰难困苦中依靠文学滋养

白保林是绥德县定仙墕镇英家山村人,生于1979年,在4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兄妹三人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依靠种地养育他们长大,日子总是过得捉襟见肘,在学校念书的白保林因为时常缴不上学费与伙食费等而格外苦恼自卑,最终在读完初中一年级后辍学,进入榆林城打工,做了一名油漆工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我一直语文学得好,在定仙墕镇中学读初中时,有一次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尽快上缴伙食费,有现金的缴现金,没现金的回家寻粮食来代替。我知道家里既没钱,又没粮,就给学校校长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说明情况,请求缓一些时候缴伙食费,校长看完信件后深表同情,答应了我的请求。”白保林介绍说,这是他第一次依靠文字的力量为自己解除了生活上的难堪。后来,在榆林城打工的工地上,只要有了休息时间,他就会拿起《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文学名著,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有很多次,因为他在夜里长时间地阅读文学著作,被师傅不理解而强行断电。

有了文学的滋养,打工的日子不再苦闷,通过长时间文学素养的储备,白保林尝试着将自己和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现状用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书写出来,讴歌生命,弘扬拼搏奋斗终将换来幸福生活的社会正能量。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秋季,白保林的诗歌首次变成铅字,发表在《陕北》杂志上,而后,他创作的小说《塞北饭庄》《老杨与老羊》《虎娃》等,以及散文《缝纫机》《那年那月》等相继发表。

文学引领得来幸福生活

走进白保林家,看到大门上赫然悬挂着“栓正人家”的表彰牌,白保林介绍说,在榆林打工几年后,他依靠加班加点工作得来的钱,购买了现在所居住的这处院落,介绍的相亲对象因为被他写的文学作品所感动,而与他结缘结婚,现在他们生育有两个儿子,还将年迈的老父亲接来与他们同住,他和妻子夫妻恩爱、勤劳苦干、孝亲敬老的事迹在周边群众中广为流传,所以,榆阳区崇文路社区居委会表彰他家为“栓正人家”。

“没有文学的滋养,我都走不出当初的困难生活,是文学一直在给予我奋力向前的力量,文学是引领我幸福生活的旗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只会更加热爱文学!”白保林介绍道。如今的白保林已是榆林市作协会员、榆阳区作协副秘书长,更多了一些文学创作的使命。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驼峰山》已经完稿,小说为乡土题材,塑造讴歌了新时代新农民守正创新的新风采。“作为一名油漆工,苦役一般的家装工作中,我坚持做到勤奋、诚恳、守信;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欣喜而愉悦的写作过程中,我坚守着做好文学的根本是做好人,写作这条路上,我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我永不懈怠,永远追求。”白保林笃定地说。(来源/榆林发布)


编辑:夏雨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