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李增辉成就陶瓷收藏传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王渭 王会军 时间:2025-05-1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王渭 王会军)在华山脚下,陇海铁路经过的地方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村庄——华阴市孟塬镇彭家村。这里却出现了一位陶瓷收藏达人李增辉,30年间收藏不同时期的陶瓷制品达万余件。 彭家村地处华阴市东端和潼关县毗邻,属孟塬镇晓鹏村的一个自然村。李增辉从18岁起,就迷上了老物件的收集。刚开始步入收藏界的时候,他收购收藏的品种比较多,包括瓷器、玉器、木器、字画书籍、丝织刺绣、铁器等等。后来便开始搞养殖业,在走村串巷收兔的过程中,留意并购买民间的老物件进行收藏。从潼关县太要镇收购一只漂亮的陶瓷饮水壶开始便一发不可收,经常到农村收购老古董。后来还收集关中道上明清时期的拴马石桩、柱顶石、石狮子、石门墩及陶瓷等。30年来,先后收购瓷饮水茶壶100多件,各种陶瓷用品1万多件,行程遍及陕西省内各地及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等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陶瓷收藏大户”。 李增辉回忆说,在21世纪初在民间收集藏品的过程中无意中得知,江西景德镇有好几家瓷品生产单位改制,库存了不少陶瓷制品。李增辉知道,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陶瓷的杰出代表,它因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同时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色彩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李增辉从中嗅到了商机,他先后多次前往景德镇进行考察,经过走访了解,共收集当地瓷厂库存的20世纪70年代左右瓷器16000余件,将其运回陕西封存入库。这些瓷器将家里的楼上楼下、房前院摞得满满的。此举引起了收藏界同行的非议和家人的反对,害怕他将这些“废物”压在家里,即占用地方又分文不值。但李增辉心中有数,他相信这些老物件放在家里不会坏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增值。 李增辉将这些瓷器分类进行保存,其中的1000多件伟人瓷像得到了收藏界人士的关注。民间收藏爱好者来他的家里要求购买。邻县的文博部门和他联系,愿意将他收藏的百余种伟人瓷像放在博物馆里收藏,供游人参观,他本人也被聘任为这家博物馆的副馆长和文物鉴定员。此时的李增辉在收藏界名声大震,周边的文物收藏者和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到他的家里参观选购,李增辉家里人流不断,他的陶瓷制品交易活跃。为了收藏和交流,李增辉还开设了个人的媒体直播间,在网上进行宣传和交流,就连一些南方出产瓷器的地方的收藏爱好者也来他这里交流和购买。看到李增辉的陶瓷收藏做得风生水起,昔日嘲笑他的同行们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初夏时节,麦浪翻滚,丰收在望。我们来到华阴市孟塬镇彭家村,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红色文化陶瓷宝库”——创汇陶瓷珍藏馆,李增辉家里的这个展馆虽然很简朴,却珍藏着跨越半个世纪的陶瓷记忆,它的主人用30余年的热爱与坚持,将散落民间的历史文化碎片汇聚成璀璨星河。 在李增辉的民间收藏馆内,珍藏着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三类瓷器,主要包括伟人瓷像,形象逼真、国家用瓷彩饰细腻、民用陶瓷品种多样。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下一代能够详细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2020年夏初,李增辉就在自己家里自费办起了“伟人肖像珍藏馆”。在这些藏品中,有一些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中央在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国家重大活动、重要场所和国家领导人生产的专用陶瓷制品,又称之为国瓷。国瓷选用名贵高岭土,滑石子和高白釉做瓷胎烧制而成,以桃花和国徽为主要图案,更显稀有和珍贵。 走进这座充满温度的家庭陶瓷展馆,形象逼真的伟人瓷像无声地诉说着峥嵘岁月。架板上的陶瓷物件上“排排坐分果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心为公”等20世纪70年代具有时代感的陶瓷制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为了让每一件藏品“开口说话”,李增辉还对每一件藏品做了注解说明,将藏品全面地、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一位七旬老人看到这些老物件激动地说:“看到这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激情岁月。”李增辉说,这些红色文化的陶瓷展品不仅在于静态展示,更要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人们都知道它背后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代代传下去。 李增辉的邻居彭计虎说:“李增辉这人是一个有文化、有远见、有头脑的人,他收藏的这些东西很多,也很有特色,特别是这些伟人像有红色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发扬他的这种精神,从中受到启发。” 当问及李增辉今后的设想时,他说:“为了回报家乡父老,为了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除了办好我的家庭瓷器珍藏馆之外,计划将一些藏品捐给新建成的华阴市博物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编辑:佑怡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韩立新:雕塑是有生命的个体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