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名家专栏 >

八大山人的多与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远村 时间:2021-04-26


53d35ceeb1ada319c443f570c47beb7f_img_709_203_118_140.png

画史上的八大山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数以千计,并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彰显出独树一帜的大师风范,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文人书画高不可攀的标杆,扬州八怪、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家都是他的艺术追随者,齐白石曾说:“恨不前生三百年,愿为八大山人铺纸磨墨。”甚至在国外还有研究八大山人的专业机构,把他与贝多芬、毕加索相提并论,称他为东方的艺术魔鬼。如此厉害的角色,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不无悲怆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画史上的八大山人,一生多灾多难,他原名叫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九世孙,少时聪慧。八岁能诗,十一岁画青绿山水,还能悬腕作书。为了一展宏图,朱耷放弃世袭爵位,以布衣之身应试,十五岁便考取了秀才,赢得了族人和师长的称赞。正当他满怀信心,准备下一轮考试时,明王朝遭遇了灭顶之灾。这一年,他的父亲病故,随后他的妻儿也跟着相继离世,他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江西奉新山中藏身。躲了三年,眼看着复国无望,于清顺治五年,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三十六岁那年,弃僧入道,在南昌创建了青云谱道院,并在此隐居多年,专心从事书绘画创作,这个时期,八大山人的书画造诣突飞猛进。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慕其大名,以修《临川县志》之名将其召入府中,诱其为清朝效力,他整日装疯卖傻,大笑大哭。一日,他撕袍入火,跑回南昌。六十二岁那年,把青云谱道院交由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弃道还尘,居于章江门外一间陋室,靠卖画为生,度过了他的孤寂而贫寒的晚年。公元1705年,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八大山人的名、号、字多达一百多个,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落款是八大山人,常常被他写得似哭似笑,给后世的人留下颇多疑问。
  画史上的八大山人一生也有“少”的时候,他的“少”主要表现在绘画方面,一是绘画的对象少,二是画画时用笔少。老远惊奇地发现,在八大山人看来,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子,甚至一笔也不画,只盖一方印章,就是一幅完整的画,少到了不可再少的程度。八大山人一生作品中仅见的鸿篇巨制《河上花图》,也是他笔墨最多、布局最复杂的一幅,仍然体现着少的原则,其中开卷的一丛荷花,超不出三十笔,笔简而意远,一开卷就引人入胜。八大山人的少,是他在绘画中大胆起用了诗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他笔下的鹰,白眼朝天,桀骜不驯,一只鸟,单足独立,势不两立。他画的荷花,飘零孤凄。即使美丽的孔雀,在他笔下也会变得丑陋不堪,剩下三根花翎。整个世界,在他简约的笔墨下,是枯枝、残叶、衰草、怪石、寒江拼凑而成的残山剩水,万物被他赋予了人性的灵光,所以,时隔数百年,读着八大山人的画,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破落王孙发自肺腑的痛楚与悲悯。(远村说画连载之十一)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