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宅后二分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汪成友 时间:2025-02-21

文/汪成友

几乎每个人骨子里都想拥有自己的一块地,即便是插入云端的高楼,也有人在家门口放双鞋子啥的,这地浓缩在一双鞋子大小了。

宅后有块二分地,比鞋子放大了不知多少倍,我是因了后面的地才看上这房子的。地是主,房是从。

有房子是有了家,有块地才是当家做主,哪怕是极小的一块。

当初为逃离那片泥泞的土地,我用了十年寒窗;现为了这小块地的使用权,我耗去三十年的积蓄。一样沾一脚泥,淌一身汗,可此地不同于彼地。

在这片地里,一棵草可以放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长错位置,有片鱼池再压几只藕节,搬把椅子坐看鱼戏残荷,狗撵鸡,鸡啄虫。鸡吃菜叶,粪肥地,绿色循环。

少年的孜孜以学,中年的负重前行,都落在了这一小块地上。

我重新扛起了锄头、铁锹,是在老城边的一个桥裆下寻觅到它们的,过去和未来由此丝滑连接上了。这些城市化的农具粗糙、单薄,柄上没有包浆,刃口缺了钢火,啃不动这板结的土地,与碎石、砖头龃龉不断。我骨子里的土性却在熟悉的泥土味儿里悄然苏醒,这是一本因厌恶而荒弃的古籍大书,章节大抵清晰着,词句多已生疏了,因时而种,却无章法,甚至断章取义,但季节的笙歌依然在这小片弃了砖头、瓦块的土地上流淌,种子、幼芽、抽枝、结实,有一块地,葱绿的生命就能水灵灵地生长,质朴的回报,肉眼可见的成功。

我掌管着这片青绿的生命,也似乎掌管了我自己。当我从装修精致的屋宇下到田地时,有种少有的脚踏实地的感觉,那游荡着的魂灵渐渐附体,或者说是回来了更确切些。在这一刻,在这片小天地,我的灵魂是自在的、踏实的,甚至是不羁的,虽然依旧是沉重的壳包裹着。这样的灵魂一定会生长出一些新绿来。

一个人面对土地的方式,也是他的生活乃至人生的一种方式。我的祖辈们只能稼穑求生,在土里刨食,他们征服不了自然,只能驯服脚下的一小块土地;他们膜拜神灵,可更敬畏锄头下的田土,“吃了年饭,看着田畈”,没有一个农民腰身不是躬着的,他们的肤色向土地的颜色看齐,皇天后土,唯有土地诚不欺人,回报以稻黍的金色、菜蔬的绿色、棉麻的白色、果品的红色,这也是土地的彩色梦,在祖辈们手上一回回绚烂绽放,也让笑意在一代代农人苍褐色的脸上绽开。

我重复着祖辈的劳作,体会着曾经躲避的辛苦,却与祖辈们不同,甚至和年少未出农门的我也不同,最热的时候可以躲太阳,最冷的时候可以在阳光房里听风吟。我的汗也是咸的,却不涩,它不是我的唯一,随时可以超然其外。我只是浅浅地翻了一层表皮的土,潇洒地挥落一片蔬菜的种子,或错杂地布下菜场买来的苗,让它们按自己的意志布点生长,忽略了阳光、水分、间距、墒情等等;我固执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又不愿意沤制那些气味熏人的农家肥,我种植的是一种纯正的“素”菜,瘦小而稀疏,即便这样,第二年那些肉眼可见和不可见的虫子便寻觅到此了,小苗未能逃脱虫口,大一点的多半作了“蕾丝”菜。

在人类可以拥有的一切里,土地是最不能被轻慢的,哪怕是一小块。在你不尊重和不付出时,你已不配拥有它了。它不是用来被占有的,更不是用来炫耀的。

我对这小块土地金贵起来,草是不可放纵的,这虫不害、涝不灭、旱不死、野火烧不尽的草是农作物最大的天敌,树和菜也只能是二选一,至于池塘春草、群鱼戏荷什么的,在质朴的土地面前幻想一下便是亵渎了。也许是背阴的缘故,即便再努力着,我屋后的菜地也只有春夏是欣欣的,秋冬便开始“磨洋工”了,一年至多出一两季好菜,那是地最出彩的时候,像极了一个人的高光时刻。在一块地前,你会发现一年过得特别快,一季繁盛后一年就过去了。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土地的年华也是耗费不得的,每年它只给你一次选择或是纠错的机会。懒惰是不可原谅的,一块地会把你的精彩或败笔毫无遮掩地袒露出来,面对土地,不论大小、贫瘠与否及阳光向背,你得脱下板板正正的西服,换上胶鞋,买来草帽,再在胳膊上搭条毛巾,你已经是一副地地道道的农人行头了,这样才能心无旁骛又无所顾忌地劳作,特别是挖地时。挖呀挖,把深埋于下的土翻过来,坚硬、板结的土块在炽烈的阳光、自然的风还有啁啾的鸟鸣声里松散干爽起来,有害虫卵繁殖滋生的温床不再,这土便是好土,地是好地,才可以点一垄好苗,播一片青绿。这些年城里的刀已经把我雕刻成了一个虚拟的形象了,只有在这腰酸背痛的翻挖里,才慢慢接了地气,不断翻晒自己,有种东西慢慢在心里滋生出来,同畦里的菜一同青绿。


编辑:图图

上一篇:六十抒怀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