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山石
初见上庸古镇,正值傍晚时分。
暮色重重之中,隐约可见一座圆形的塔式建筑矗立在河岸边。向更远处张望,只见群山怀抱之中,月光如水,水色如天,一钩弯月倒映水中。
秋风习习,桂花馥郁的清香袭来。看着眼前如诗似梦的江边夜景,我当即就融化在其中,旅途的劳累消去了大半。夜宿竹山,县城楼宇栉比,沿河两岸,万家灯火,只听得窗外水击河岸声的安宁,欣然入梦。
次日清晨,再抵小镇。苦桃河、深河、官渡河和泗河在此汇聚成一条大河,称堵河,蜿蜒穿镇而过,再汇入汉江,终东归大海。镇甸即坐落于堵河东西两边的高地上,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整体呈北高南低走向。
四水相汇南奔,受群山阻隔,在此聚集成一泓碧水,称圣水湖,湖畔建有标志性建筑——上庸楼,楼高五层,仿古建筑,白墙黛瓦,沿袭着荆楚遗风,不失岳阳楼之俊秀、鹳雀楼之宏伟。拾级而上,古庸国悠久的历史、绵远的文化,如画卷一般,徐徐舒展开来。
庸国是夏商时代的一个部落方国,上庸镇即其国都所在。上溯至3600年以前,庸国虽处于秦岭巴山环绕的崇山峻岭之中,但其统治范围北抵汉水,西跨巫江,南接长江,东越武当,为西土大国,强盛一时,周边的诸侯小国都以依附其为荣,这即“附庸”一词最早来历。至战国时期,相邻的秦国、楚国雄起,庸国趁楚国旱灾,袭楚。然时运不济,被楚、秦、巴三国联合夹击,不幸亡国。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庸人强烈的危机感无可厚非,然其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贸然进兵犯楚,成为后世的笑柄。成语“庸人自扰”即由此诞生。
庸国政权烟消云散,但其深厚的庸文化却绵绵续存。其族人向湘西北的张家界迁徙,并将其居住的溪河命名为大庸河。如今的湖南张家界以前就称“下庸”,湘西一带存在的诸如“大庸溪”“庸水”“大庸坪”等含“庸”字的地名中,均可窥端倪。有观点认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而成。尹吉甫,故里房县,是周宣王的重要辅臣,负责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夏代至春秋战国,房县、竹溪、竹山一带,均属庸国辖治。成语“附庸风雅”及《诗经·鄘风》都与这个神秘的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今,房县被认为是《诗经》的发源地之一,亦被中国诗经学会授予“中国诗经文化之乡”。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是《离骚》开篇的诗句,熟谙屈原诗作的人都知悉,其所写的大量楚辞诗歌,无不充满着庸文化原始狂放的宗教气氛及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祖籍即庸国,先祖是庸人,其自然而然受到庸国文化的熏陶。
稍前时候,我南行途经房县,专程前往西关老街,目睹其建筑重檐叠角、青砖黛瓦,古朴而厚重。“中华诗祖”尹吉甫的塑像静静伫立在街西头,接受着往来人们的膜拜。我生活的关中平原渭河沿岸,不少地方均是《诗经》的原发地,有幸在异地他乡瞻仰《诗经》采集人的塑像,让我倍感亲切,尤生敬重。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远处的山峦、湖泊、建筑都笼罩在这温暖的光芒中,晚霞倒映在曲水街潺潺的溪水中,岁月的沉淀和市井的烟火气相得益彰,愈发显现着老街的不一般的味道。红蓼巷、鹤鸣路、蒹葭巷、子佩路、静姝巷,一个个源自《诗经》诗句中的地名,让我沉浸在诗意世界中,更不由自主地去探寻那背后有温度的人文故事。徜徉在鱼鳞条纹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我感觉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眼前的每一景都蕴含着文化的深意。
伫立在上庸楼顶,极目楚天舒。在上庸古镇漫步,民居建筑白墙黛瓦,檐角飞挑,浓郁的荆楚风情一目了然。街道整洁井然。临街的商家、偏街背巷的民居门前,都摆放着盆栽花木,珙桐、三角梅、扶桑、叶子花等十几个品类,一丛丛,一簇簇,百媚千娇。此时秦岭以北已是深秋,斑斓的秋色正在山峦、平原间铺展开来,岭南却如阳春四月,花团锦簇,百花争妍。
半天的时光匆匆而逝,余味未尽中,忽在街边理发店的玻璃中瞅见自己蓬头垢面,遂入其内。边理发,边聊天,与六十岁的老哥相谈甚洽。后仰在老式躺椅上,听着老式剃刀在面部、下颌嗞嗞滑动的声音,似乎是穿越到了从前。岁月有痕,时光无声,我竟然打了个小盹。半小时后,顿觉清爽,临走时,热情的店主还赠送了几颗野生的猕猴桃,让我和妻子尝尝鲜。最惊喜的还是理发的价格,不到我平时理发费用的一半。不由得感慨,都市有都市的繁华,小镇有小镇的滋润。
上庸,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钟灵毓秀之地,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淳朴乡情的诗与远方。
编辑: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