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栈道连古今 文史总相宜 ——读王蓬先生《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振峰 时间:2024-10-24

文图/李振峰

b088c345948207cfc1fb5b80c58d1b3.p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入夏以来,我读了王蓬先生的著作《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深感开阔眼界、印象深刻。

1992年,王蓬随摄制组拍摄《栈道》,他撰写了解说词并到中央电视台请赵忠祥为该片配了音。央视多次播放,多家省市电视台也予以播出。从此汉中栈道扬名天下,人们称汉中是“栈道之乡”。

此后,王蓬先生又持续三十年探寻研究古道。20年前出版的《王蓬文集》第四卷写:“历时一年,摄制组全程走完汉唐褒斜道……古道沿线残留着大量栈道遗迹:石梁、石孔、碥道、碑刻、墓葬、庙宇,乃至整座荒芜的集镇与城堡。遗迹处处,动人心魄,让人深深为古人那胆识、气魄与智慧激动。一切都让人感叹不已,思量不已,深感自己才刚刚开始阅读一部无尽的大书。”阅读至此,我肃然起敬,对古道敬畏,对作者敬慕。

29b2725bdd35c18464f57f247fc57f5.png

王蓬历时十年考察古道

我的敬慕,不仅是作者踏访时间长和研究成书,更有文史哲学术上的成果意义和人品风范。

王蓬老师这本书文章共30篇(其中古道22篇,石门石刻8篇)41万字,全面反映了古道与石门石刻的主要情况及独特文化,我看到了一幅千年画卷。

古道知多少  南北七八条

秦岭,高入云霄,气势磅礴,不仅是中国南北分界线,还是中华文明孕育地之一。

巴山,高峰耸列,峻岭逶迤,是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也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分界线。

秦岭巴山共同孕育了汉江和嘉陵江,孕育了鱼米之乡、名城名地——汉中。龙岗遗址证明百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西乡李家村遗址证明六千年前就有了人工栽种水稻。

有人就有劳动、活动,必须有道路。秦岭巴山南北的先民们披荆斩棘、百折不挠,践草为径、沿河探寻,筚路蓝缕、找路开路,至少四千年前就有了褒斜道和通往巴蜀的道路。大禹曾来汉中治理汉江,《尚书•禹贡》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华阳、黑水惟梁州……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等。商武丁妇好征讨巴蜀、周王祭旱山、褒姒入朝、秦军伐蜀,等等,都走的穿越秦岭巴山的古道。

ea35585c40fd4c0ed95d9ce814a5e12.png

秦蜀古道示意图

通达长安和巴蜀的道路,就是秦蜀古道。经由汉中这个枢纽所穿越的秦岭、巴山是狭义上的秦岭、巴山。在东汉班固《西都赋》之前,秦岭被世人称为“南山”“终南”,在《尚书•禹贡》和《诗经》《史记》等古籍中的记载都是如此。

到了唐朝,李白的诗《蜀道难》横空出世,关中至巴蜀的道路被称为“蜀道”,响亮一千多年。

这本书中记述了八条官驿古道。

从汉中往秦岭北边有五条,由东向西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子午道,北起长安子午谷,翻越秦岭分水岭,经宁陕县、石泉县,过西乡县、洋县、城固而达汉中市区(古时南郑)。唐人记载,自长安走子午道至汉中,全长841里,其中山路660里。公元前206年4月,刘邦率军由此道到汉中。

傥骆道,北起周至县骆谷口,经厚畛子、都督门(老县城)、华阳镇而达洋县。《元和郡县图志》载:“(长安)西南至洋县六百三十里。”是长安至汉中里程最近、最难走的路。1240年前逃往汉中的唐德宗说此道:“绝栏萦回,危栈连绵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谷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八十里,凡八十四盘。”

褒斜道,北起眉县斜谷,经太白县进入留坝县,南出褒谷口(今属汉台区)达汉中,全长760里。此路顺河谷而行,是穿越秦岭唯一不翻大山的古道。其中褒斜两谷间山道470里,成道时间在4000年以上,《华阳国志》曰:“秦岭道路,起于三皇。”王老师记载了周秦汉唐不同时代,古道由窄到宽、由河谷到上山等变化,指出褒斜道留坝县是重点,及县境内与陈仓道、连云栈道连通、文川道路网等。本书可见,20年前王蓬就提出了留坝孔雀台等处可建栈道遗址公园,以弘扬文化、发展旅游。

e43dc338cb2e87cc588861eb7a5e7e9.png

王蓬在褒谷调查

司马迁奉王命巡视西南,走的就是褒斜道。褒谷口往南几里就是王蓬一家特殊时期流落汉中的张寨村,王蓬当了18年挣工分的农民,经常在褒斜道上行走劳作,其熟悉和感受,自然和别的古道专家大有不同。

陈仓道,又叫周道、故道、散关道、嘉陵道,因刘邦大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闻名天下。北起宝鸡陈仓县,经大散关翻秦岭,沿故道水至凤县,经两当、徽县至略阳,接沮水道(勉县)抵汉中,或经略阳境陈平道至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或由凤县南星乡经留坝境,接褒斜道到汉中。

祁山道,1800年前诸葛亮大军伐魏(即六出祁山)所走之道。从汉中出发,经勉县、略阳、徽县、礼县、继转东北,可通宝鸡市陇县或陈仓。此道虽是绕行,但宽阔平缓,安全易行,还可利用嘉陵水系运输粮草等,谨慎的诸葛亮选走此道。

作者写了翻越大巴山的三条古道,由西往东:

金牛道,是入川的主要道路,川陕公路、京昆高速、宝成铁路、西成高铁均沿此道修建。开通至少三千年,五丁开道的故事广为人知。从汉中往西过勉县,自宁强县大安镇烈金坝村上金牛道,翻五丁关下至四川省广元市境内。

86c301ba36dadf4db7018be4ed87e73.png

王蓬1992年考察金牛道

米仓道,南郑境内山岭均为米仓山,翻山入川的三条主要道路都叫米仓道,起点均为汉中。过汉江后,西路经高台、新集,到两河口,可分三路入四川南江县、旺苍县;中路经大河坎、青树、黄官、红庙、喜神坝到南江县;东路经大河坎、高家岭、牟家坝、青石关、天池梁、碑坝、福成到四川通江县。

荔枝道,因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闻名天下。北从子午道过宁陕、石泉,向西至西乡县古城,拐向南溯泾洋河过堰口、红石梁、拴马岭、镇巴县城,再南过渔渡镇经重庆市的(原四川)万源、达州、大竹到涪陵。唐玄宗时,把涪陵新鲜荔枝装好出发,沿途驿站换马换人日夜兼程,总长一千余公里,把荔枝送到长安供杨贵妃品尝。此路曾为官道,其作用远不只是运送荔枝。

书中记载,唐时全国共设水陆驿站1639个,配备官员士卒共两万多人。驿站兼有邮传、护路、接待公务、物流运输等功用。我在清嘉庆《汉中府志》中看到:留坝驿、松林驿、武关驿各配马54匹,马夫27名,岁支夫马工料1735两2钱。“三驿共岁支银伍仟贰佰伍拾两陆钱,每年由府库支领,扛夫捌拾名,岁支银捌佰陆拾肆两,系由藩库请领。”每年,留坝“同知养廉银捌百两,俸薪银叁拾贰两叁钱叁分。公费银贰百陆拾两。门子贰名,岁支银壹拾贰两。仵作壹名,岁支银陆两。步快捌名,岁支肆拾捌两。民壮叁拾陆名,岁支银壹佰壹拾陆两……”所载人马和银钱,可见驿站重要。

朝廷设驿站,是官道的重要标志。以上八条路,兴废随时,秦蜀之路从未中断。

本书古道文章特点:

1.说清了古道生成、走向等基本情况,讲述了各时期的路况变化。

2.归纳了古道的六大功能:生命之路、智慧之路、邮传之路、贸易之路、战争之路、石刻之路。这六路之归纳,是在数十年实地踏勘加上丰厚历史知识基础上的深入思考。六路之提出,也得到了大批古道专家认可,川陕蜀道申遗时引用了六路之说。

3.写清了各条古道经过的山川河流地理情况,并在文后注明了重点古迹遗址,如重要集镇、关隘、渡口等。记叙精准确凿,堪称秦蜀古道权威史料和难得的路书。

4.文字优美语言生动,史料性、文学性、哲理性、趣味性兼具,阅读使人兴致盎然。

何以越天堑  云栈相钩连

李白诗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石栈,就是栈道。

栈道,一个先民智慧和勇气的代名词,一份汉中人民自豪的荣耀,一项比长城大运河还早得多的宏大工程。

我的印象中,《栈道》专题片是汉中第一次把巍峨雄奇的秦岭巴山和蜿蜒奔腾的汉江、把数千年来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伟大工程——栈道,直观地介绍给了世人,还有秦巴山区淳厚朴实的乡风民俗、丰饶特产、历史风云、美好故事。

我至今难忘赵忠祥那浑厚深沉、字正腔圆、极富感染力的特殊声音,他把王蓬写的解说词娓娓道来,伴随生动醒目的古道画面播出,全国观众知道了汉中,知道了栈道。

b01dda9fdf61003af2fa8b01ac43838.png

王蓬1992年全程参与拍摄《栈道》纪录片

解说词开宗明义:“这是早于万里长城的一项大规模的土木建筑工程,是中国古代穿越秦巴大山的国家级高速驿道,是镌刻在悬崖绝壁上的史诗,它使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明得以交汇,祖国版图得以统一。”因为有褒斜道、金牛道为代表的栈道,汉中、巴蜀乃至整个西南与关中相通,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足兵足食”的重要条件,《史记》中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这本书生动介绍了平梁立柱式、平梁立柱加斜撑式、碥道石积式、千梁无柱式、多层搭架式等栈道形制,让我们看到了先民们数千年锲而不舍、顽强奋争的伟大实践和精神,看到了交通大动脉对于国家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解说词中所说:“畅通的栈道为沟通中原和大西南,为统一祖国版图,建立多民族的共和国打下坚实基础。”“一个曾经有过秦汉雄风、盛唐文明的民族,一个有过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曾领先一千多年的民族,有过多少荣光和骄傲!”

王蓬说栈道是古道的精彩华章。人们把秦蜀古道称为栈道,这没有错,司马迁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就是对秦蜀古道的统称。

往事如云散  青史留咏叹

以汉中为枢纽的秦蜀古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叫秦巴古道文化、栈道文化均可。当然,是“汉风古韵”的重要内容。

所谓文化或文明,须有两种形式证明,一是实物,二是文字。汉中的秦蜀古道文化,这两种证据都大量存在,足证是宝贵历史遗存。

唐时大文人好像都走过蜀道并有咏叹,大小李杜等在古道上留下了许多诗篇。宋时秦岭成了抗金前线,以陆游等文人写了大量抒发家国情怀的诗词,其中《剑南诗稿》就有三百多首,我仿佛看见意气风发、豪情干云的诗人,身着戎装,骑马持枪,奔波于褒斜、散关等秦岭前线。王老师书中说明清两代诗人:“他们咏叹古道的诗篇不及唐人飘逸豪放;不及宋人华章沉雄俊爽”,这是何故?王老师说:“古道没了秦汉人倚山临水,凿孔架木,使‘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气魄;也无隋唐人‘飞岭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胆识,而是避难就易,沿山而上,使古道成为高可摩天、手可挽云的连云栈道,实际就是今日山区常见的青石板山道。据史书载:栈阁最盛时期长安至成都多达9万余间,至明洪武年间阁馆仅剩2000余间,至清代就更为罕见,宏伟壮观的古栈道至明清也如封建帝制已是是江河日下,进入尾声。所以,明清诗人也就无缘见到分梁挑角、角楼相望的空中阁道了。鸟道摩天,首先需奋力攀援,被饥疲困扰,豪情则不易发生。”王老师不仅对栈道踏勘研究,并且对栈道文化也进行了深入思考,这种富有哲理的文化研究,在我看到的栈道文章中尚为罕见,足见研究之深,思考之细。

ac00fbb74f5c5013bd5aae0af414be6.png

褒斜古道赤崖残存栈梁

作者指出,虽总体上如此,“但明清之际,咏叹古道的诗人还是极有品位。”他列出了明代大才子杨慎遭贬途经古道的《出连云栈》“入关秦地尽,出栈蜀道长。树迥风随马,溪廻石作梁。莺花春未老,湖海路初偿。不尽平生意,先看是庙廊。”博览群书的王老师列出了大小李杜、白居易、韩愈、元稹、卢照邻、韦庄、张说、贾岛、刘禹锡、岑参、沈佺期、宋之问、苏轼、苏辙、沈周、文同、薛宣渲、杨一清及王世桢、宋琬、林则徐、曾国藩、果亲王允礼、魏源、汪灏、张之洞、毕沅等走过汉中的一批文人和诗作。

王老师认为探究诗人咏叹古道的情怀思绪是个大题目,对“后世是一种启迪”。他说“或公或私,或春风得意,或惆怅满腹。无论是怎么情怀种种,思绪纷飞,一旦踏上古道,置身于万山丛中,诗人们面对古道之神奇,前人之丰功,联想历代之成败,目睹山水之永恒,情怀思绪都会为之一变!”

《古道雄奇多咏叹》一文选录诗作22首,简介了诗人背景、成就与情怀等。本书其他文章中,还引用了40多人47首诗。

我还看见了另外一种咏叹,就是作者的《外国学者论古道》。

作者记述了行走秦蜀古道的6位外国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700年前到中国,曾在元朝任官。他奉诏出使西南时从傥骆道到汉中,又经金牛道入川,《马可•波罗游记》记叙汉中“此平原广延二日程,风景甚丽,”“此地生产生姜甚多。”罗马尼亚使节米斯列库1676年从连云栈道入川,其《中国漫记》描述:“陕西省第三城市叫汉中府……土地十分肥沃,到处精耕细作。”西安至汉中的栈道:“穿山越岭,盘桓险峻,这样的工程为其他帝国所罕见。”王老师认为,由此可看出栈道在世界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汉学家竹添井井1875年作为外交官到中国,曾从连云栈道入川,他感叹:“吁!天下之事,每出意料所不及,非深入阅历者宁可与语之哉?”竹君出版了《栈云峡雨稿》,对秦蜀古道作了生动介绍。把河西走廊称为丝绸之路的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看本书我才知道李氏1872年从西安走连云栈道到汉中,再经金牛道去成都,《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详细记载了栈道情况和沿途地理、物产等,记了凤县、留坝、马道、青桥铺、鸡头关、褒城等地点。美国记者吉尔门1933年4月从成都到广元,经南江县走米仓道来到汉中。他说:“汉中虽苦于兵匪,然土地肥沃,居民利赖焉。”还有意大利神父南怀谦,1904年1月到城固古路坝教堂任汉中教区(辖安康)主教,近十年生活在汉中为主的陕南,留下了大量照片,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秦岭明珠张良庙》文中记载,作者还曾看到德国人恩斯特1906年、美国人罗斯1910年所拍张良庙的照片。

行走古道的外国人情况,也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石刻与石门  “四记”与“四人”

褒斜道南口的石门凿通于东汉永平年间,距今1900余年。石门长约15米,宽高各约4米,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通车的人工隧道(秦汉时一般马车宽1.6米至2米),开凿方法至今是谜。面对这个鬼斧神工的伟大工程,东汉勒石记事的风尚岂能无视,于是官员撰文、书家挥毫、石匠凿崖、永久铭颂。石门内外摩崖有多少呢?郭荣章先生在《石门石刻大全》中认定东汉以降石刻共有177处。我十分敬佩前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历经千年风霜的摩崖石刻,竟然全部完好。

9b5b66d9bb36303dd0cfabafe7f8b41.png

王蓬2004年为央视记者讲石门

王蓬老师关注石门石刻久矣,他对石刻的探究思考可能还在踏勘古道之前。此书选录了8篇文章,分别是石门石刻的诞生记、传播记、保护记、凿迁记,还有与之关系密切的四位人物。

作者盛赞的东汉开凿石门的竣工报告——“大开通”摩崖,什么时间开工、多少人修、哪位官员负责,还有桥阁623间、大桥5座,道路258里、邮驿等64所,用工、耗材、钱粮等刻记得清清楚楚。效果也明显:“益州(成都)东至京师(洛阳)去就安稳。”我把标点加上共170多字,其详实、全面的特点和朴素文风,令我们生发感慨!其奇劲古拙的书法具象,引得千余年多少人为之倾倒!这方“大开通”摩崖,对众多石门石刻有开山示范之功!

石门石刻毕竟地处深谷幽峡,几百年中直接观看的文人很是有限,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拓印。王老师以生动传神的文笔记述了一百多年间张茂功一家五代人,以精湛技艺传播石门石刻的不凡业绩。

作者浓墨重彩写了张佐周先生(1910——2005,河北保定人)。1934年7月,24岁的工程师张佐周负责川陕公路留坝至汉中段的勘测施工,其一伟大功绩,就是改变原来沿褒水西岸筑路方案,而是在鸡头关架桥,沿褒水东岸打隧道(3洞共66米)修路,保全了石门及石刻。当时,张的方案获得了颇有人文情怀的总工程师孙发端和总负责人赵祖康(1900——1995,上海人。著名交通工程专家,上海解放前当过7天代理市长,建国后任上海市副市长)批准,张先生担任鸡头关大桥工程处主任。鸡头关大桥长45.7米,宽6米,是中国近代第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公路桥梁。2005年张老逝世后,遵其遗愿骨灰安葬于褒谷公路之侧并塑像立碑。30年前,王蓬专门到上海采访过张老先生,写了5万余字的《功在千秋——记一位保护国宝的公路专家》,先后被北京《人物》《中国交通》等多家报刊连载。张老安息褒谷,王蓬老师是具体操办者和碑文撰写者。

a5c6556b518d5516bd9d14cd0778694.png

1995年王蓬赴上海采访已86岁高龄的张佐周先生

“石门十三品”已在汉中博物馆54年了,为什么从褒谷山崖迁出?怎么样艰难凿迁?分块摩崖石刻是怎么做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许多人萦怀于心的问题在王老师的凿迁记中得到解答。当时修水库事发突然,幸有石峰(曾任省计委副主任)、张文(时任汉中市文化馆馆长),延文舟(时任省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杭得州(时为省文管会干部)、殷大海(具体负责凿迁)等有识之士努力争取,刘最长、范文藻等省里来的奇人高士精心实施,水电三局技术人员和012总指挥大力协助,等等,历经千难万险,终将“十三品”成功迁置。我看到了时代背景和无奈中的幸运,和值得尊敬的一批人。

王老师写了四位特殊人物。吴大澂,清同治江苏吴县进士,直言犯谏、赈灾安民、整军戍边,平息匪患、治理黄河、从事教育、精于书画、收藏名家,等等,是难得的干才能臣,尤其是在东北与沙俄抗争、奋勇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立下不世之功。吴公任陕西学政时亲到石门访碑,亲笔写了《石门访碑记》,留下一份书文俱佳的珍贵文献。

杨守敬,晚清学问大家,其《水经注疏》论述河流3000余条(比郦道元《水经注》多2000余条),全卷40卷2000多万字(字数多《水经注》7倍)。杨公是大书法家,对石门石刻格外看重,在日本把摩崖拓本广为传播,日本书界尊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县人,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政治家、书法家。于公学识渊博,书法卓越,人称“当代草圣”,著《标准草书》传世。他数到石门访碑,对《石门铭》极为崇拜,曾作为书法推广范本,向孙中山推荐《石门铭》。

章草大师王世镗,清末由天津到汉中,民国初在褒城、西乡、镇巴当过县长。多次到石门观摩,感慨:“中年到汉中,抚褒斜摩崖,见汉魏诸石刻,方窥得汉魏嬗递之源。”王公章草水平很高,又幸得于右任发现并接到南京,其书法盛名广为传播,挺立于中国书法大家之列。

王蓬老师慧眼独具,披沙拣金,几十年博览古今典籍,从农民、作家成为谙熟古道和石门石刻的专家。当年,拜访采写张佐周先生和张茂功、王世镗儿孙和石刻凿迁当事人等,掌握了海量资料,写出这四记四人的文章,在石门石刻研究中独树一帜。他未单纯把书法作为重点,而是综合考虑,写成了宝贵史料。阅读此书,似可从当今看到往昔,并看到未来。

王蓬所写的保护、传扬石门石刻的每位人物,既有生动故事,还有家国情怀、伟大精神,都值得我尊敬!

辛劳三十年  挥笔写典范

为何作者对古道如此情有独钟,探索和写作几十年呢?他说:“我从童年起便于蜀道结下不解之缘……离开城市到陕南乡村落户……距被专家们誉为‘蜀道之始’的褒斜谷口仅几华里,大约从小学五年级起我就加入了乡村孩子上山割柴的行列……1964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中专因政审落选,回乡务农……整整18年”(2006年出版的《王蓬文集》第五卷《我与蜀道——自序》)。那些年,作者在褒斜古道割牛草、割毛竹、砍柴禾、采青肥、修水渠,出力流汗、饱受磨难。人们时兴说乡愁,实则年少时主要记忆,见诸文字大多是美好场景。作者的乡愁一定有刻骨铭心的少年磨难和凄苦艰辛的劳作,还有对褒谷山水和古道的不舍情怀。作者在《王蓬文集》第五卷中说:“那些年月,也不知在褒谷口中奔波了多少日子,以至对沿线的村落古镇山形水势都熟悉得如同比邻:将军铺、褒姒铺、桃园子、麻坪寺、沙河沟、老丈沟、雷家滩、青桥驿、马道驿、武修关、画眉关……”在古道研究的众多学人中,谁还能有这般情况?

王蓬的古道兴趣,还可能与其家庭有关,他曾说:“受喜爱文史的父亲影响,从小对历史的兴趣并不在文学之下。”

8d6054d85ed189d8b50b5ca92fda1de.png

王蓬考察刘备在汉中称王处,今勉县旧州铺

他对古道的探索、研究、写作是非常辛劳清苦的,几十年在秦巴古道上踏勘,完全是非功利性的。他曾夜走米仓道,在号棚栖身;曾大汗淋漓、手拨茅草攀上牛岭;曾雪夜冒险过柴关岭,等等。还有没完没了地查阅资料,数不清地伏案写作,静室孤影,青丝白发……

干事可见精神,写作必有情怀。王蓬老师的勤奋非常人能比。他从1970年至今,写作出版60多本书1000多万字,其中秦蜀古道的文章我估计最低有200多篇200多万字。作者多次行走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三江源,到青海、宁夏、新疆,还出访巴基斯坦、越南、日本等,写了大量文章,赢得许多荣光。我择录部分:由他撰稿的专题片《栈道》,获陕西省历史文化电视片一等奖(1994年);他撰稿的《秦地南来说汉中》专题片,获全国地方电视台展播优秀奖(1994年);他撰稿的专题片《金瓯玉盆话汉中》,获中国西题片展播优秀奖(1995年);散文《铁马秋风大散关》,获《中国文化报》年度优秀作品奖(1998年);散文《秦岭山林记趣》,获陕西省环保文学艺术征文“绿叶杯”二等奖(2007年);散文《探访黄河源》,获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优秀奖(2012年);《中国蜀道》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2010年);《从长安到罗马》列入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2008年)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中国国际经典出版工程(2011年)、译为英文出版海外(2013年),2011年至2013年,先后获得中国北方十三省优秀图书奖、全国第四届优秀图书提名奖、陕西省第二届优秀图书奖,等等。

“读王蓬同志的《京华笔记录》觉得他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使我十分感动,我认为一个作家的成长就是要这样发愤前进。”这是有“流浪文豪”美誉的中国著名作家艾芜先生(1904—1992年)30多年前说的话。

2013年,中国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阎纲先生说王蓬:“陕西名家群里,不能没有他……1999年,60万字的《山河岁月》出版,之后又精编为《中国蜀道》,集古道之大成,成一家之言,捧之不禁忭然……是史传,是游记,是报告,是散文,是当代作家徐霞客!”

我随王老师行走古道次数不多,印象却很深。一次下午在通江县空山坝,深秋高山,寒风阵阵,再无游人。路边有3位80来岁老婆婆在卖板栗,王老师问多钱一斤,老婆婆说5元,王老师说我全买了,一婆婆即说:“6元!”拿上10多斤鲜板栗大家边走边分食,走出10多米我回头看,三位婆婆正笑着分钱。一天下午我们在南郑区福成镇底坪村,田间小路上遇见一老婆婆背个大背篓,手上提了个大板锄,我们给让了路并问婆婆年纪,老人说:“84岁了。”我走了几步往回望,只见走在最后的王老师正给婆婆手中塞两张百元人民币。

在《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书中,可以看到王老师谦虚厚道的学人风范和对学界同仁的诚挚友善。在考察傥骆道文章中,作者记录了郭荣章老先生扒草掏泥发现栈桥柱孔,和洋县文博馆长周忠庆同访牛岭的场景。还写了几十年前邀他到华阳和同访兴隆岭的同学郑松峰、1991年一起探寻子午道的朋友老范,同骑自行车寻访古褒城驿的陕西理工大学刘清河教授,20多年如一日、早上7点前清扫授书楼的留坝张良庙文管所女职工刘翠英。还写了2004年一同再访凤岭的汉台博物馆副馆长王景元、市文化文物局科长张尚中,协助探访陇南古仇池国的著名画家杨立强(原甘肃省美协主席)和西和县女副县长包红梅,同走褒斜、陈仓、连云古道考察的文史专家黄建中、杨建民、杨虎祺、柴秦滇,等等。

4833dacdb01e68d15cde835ee99d19b.png

2004年考察凤岭 左起王景元-王蓬-向导-张尚中

f2730add6d81cc20ec8f9f16297b4dc.png

2004年王蓬(左一)在仇池山采访村民

作者是文学大家,本书文章既有多维度的记述古道,又有多视角的地理、人事纪实,运用多色彩的语言描写,把古道写得生动灿烂、引人入胜。仇池古国探秘、华阳镇的如画山水、蒸笼场的沧桑演变,还有五丁关、剑门关、明月峡、清风峡、翠云长廊、牛岭、凤岭、柴关、武休关等的历史风云,使我看得不忍罢手。

王老师这本书,以史学的眼光研究古道,以文学的笔法描写历史,以哲学的思维阐发认识,以严谨稳健、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树立了文史研究和写作的成功典范!

这本书是秦蜀古道的研究专著,是秦巴山区的民俗民风集锦,是纪实性地理文化专著,也是秦蜀古道和石门石刻的权威资料。

书中采用了260张照片,图文并茂,颇为生动。

陕西理工大学梁中效教授在一次蜀道研讨会上说:在秦蜀古道和石门石刻的研究方面汉中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代表人物郭荣章先生,在把史学和文学结合、创作雅俗共赏作品方面有代表人物王蓬。我认为,梁教授的评价是客观的、中肯的。

阎纲先生还说:“王蓬的报告文学大多采用散文笔法,王蓬身背照相器材走天涯,从飞鸟不至的古栈道到通往波斯的丝绸之路,看遍山水之险恶和生命之倔强。我说过,王蓬是‘当代徐霞客’,他的游记系列散文或报告文学颇具史料价值,但是没有被北京文坛所注意,甚感惋惜!”(在2011年5月15日陕西散文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30年前,王蓬先生以《山祭》《水葬》为代表的小说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界的一座高峰。

30年后,他以秦蜀古道为内容的系列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古道研究的一座高峰!

2c198092937849b807fb09affa9e36e.png

王蓬(右)和李振峰(左)

《秦蜀古道及石门石刻》作者简介:王蓬 —级作家 二级教授。曾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创作超50年,著作60余本1000多万字,获多项奖励。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汉中市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本文作者简介:李振峰,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学研究会顾问,汉台区作家协会顾问。


编辑:西亮           责编:晓佳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