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榆林古城(4)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墨耘 时间:2024-06-28


文/墨耘


再往前走,就是榆阳区的非遗展示馆和非遗剧场。展馆内的彩绘、刺绣、泥塑、石雕、银器、柳编等非遗展室,承载着榆林深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故事,让人感慨万千。非遗小剧场,则常态化演出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榆林小曲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节目,深得大众喜爱。进里面小憩片刻,欣赏了部分特色文化节目。想起全国首届非遗年会于2023年2月18日至20日就在榆林举办,欣慰于全国非遗与古城厚重、种类繁多的非遗传承共放异彩。
  还在陕北说书《刮大风》的情景里陶醉,转眼就到了写有“榆林吕二师下巷”的巷口。听说这个牌匾是毛泽东主席所题,一行人马上来了兴致,向熟知此段历史的朋友请教,原来其中饱含着伟人和人民交往的感人故事。
  张季鸾是榆林人,民国时期《大公报》的主笔,被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上世纪30年代,其家在吕二师下巷5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的一个朋友、在报界颇有名气的杨令德偕家眷于1938年1月辗转来榆,住在张季鸾家。同年,杨因外甥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被误会拘押,几次给毛主席和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等去信请求协助。没料到,不到40天就获毛主席的两封亲笔复信。信封上均书“榆林吕二师下巷杨令德先生,毛缄”。主人便将“榆林吕二师下巷”几个字制匾敬立于巷口,以资纪念。这是老榆林人重视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佐证。
  吕二师巷不仅有主席题匾、名人故居,还有体现家学渊源的著名吕氏四合院。于是一行人深入巷内,慕名探访。
  刚到门前,就被高悬于大门之上的两幅匾额所吸引,一幅是“榜眼及第”,一幅是“武魁”。原来,明朝时期,吕氏先祖就开始奉命驻守榆林,清雍正年间,吕家的吕傑武举考中第二,赐武进士——“榜眼及第”。清乾隆年间,吕家的吕调阳中第43名武举。乾隆帝特御批吕宅大门侧竖双斗旗杆,明示吕家出“武魁”。进入院内,“功在桑梓”“爱人以德”等牌匾充分展示了主人的武学渊源和守边战士尚武精神的传承。


编辑:晓佳

上一篇:夏日桑椹甜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