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初夏两抹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雪琳 时间:2024-06-17

文/刘雪琳

芒种时节,家门口有两抹黄,一种是麦子黄,一种是杏子黄。

麦子黄时,风吹麦浪,不是金子胜似金子。麦黄主丰收,颗粒归仓后的第一时间,父母们会用新麦面做一案干捞面,拌上各种浇头的臊子吃出喜悦。杏子黄时,我喜欢树叶背后的杏随风露出斑点的金黄,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味。熟透的杏子含着露水的晶莹,双手一捏,破成两半,黄红色的果肉沁出汁水,吃到嘴里清甜入肺带着柔和,让人开心。

自小长在少陵塬,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家门外成片成林的杏树,多是房前屋后仅有的几棵果木树,像枣树、柿树。杏,就成了麦黄时节最喜欢的果子。从拇指大小的青蛋蛋看到杏子泛白泛黄,一直踅摸着吃嘴的时间。能让一个孩子站在树下,从上年仰望到下一年。

大人们关注麦收时节的天气变化,早晚去地里看麦子黄时的成色,颗粒是否饱满、灌浆或是出粉,每次从地头走一来回,手里还会拿一把麦地里拔出来的蒿子秆或是燕麦秆,他们对庄稼地的收成和保有的情感,藏匿着我对杏树结满杏子的期待,和一个孩子对两棵杏树之间未知的兴奋和热切。

我家没有杏树,家门前的两棵杏树分别是左右邻居家的。一棵长在邻居家墙内,另一棵长在邻居家的大门外、我家的猪圈边。两棵树隔着一条三米多宽的路,遥相呼应地生长。自我记事起,两棵树已经是双臂张开抱不住的粗壮,墙内墙外枝繁叶茂遮盖的阴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我家的树。三家人两棵树,树下是几家孩子们玩乐的天地,尤其是小满已过芒种前后,捡杏吃杏,吃出鲜杏仁的脆甜和欢快。

大人们称这两棵树上的杏子为大麦杏,成熟在大麦收割期间。大麦比普通小麦收割早半个月时间,大麦芒长产量低,做饲料、做酒曲,播种的面积小,大麦收割完的地一般都用来给小麦做碾场用。此时节的大麦杏,白中泛黄,杏皮发酸,果肉才开始沁出汁水不是特别甜,或许是树老了杏子成熟味道都变化了。即便这样,我们在大人下地的空隙总会为了那几颗长在猪圈上空的黄杏担心,那时候的猪圈和茅坑是通用的,一趟趟地去,猪见人来了就叫唤,比起担心头顶的几颗杏子更害怕猪的叫唤。

连枷拍打完大麦,小麦上场,树上的杏就熟透了,甜中带酸吃出顺畅。杏每天都有掉落,掉在脚下摔得稀烂,落在猪圈和猪棚上,想吃吃不上。主家每年都会仔细地看一遍树上的杏子,却从没有真正地摘过。遇见我们在树下扔石头瓦块,甚至脱了鞋打杏时看不过眼,虎着脸说一句“不要把谁的头打破了”。我们便把石头瓦块换做木棍长杆,在叹息和惊叫中眼馋地看着杏子掉在吃不上的地方。吃人家的杏子不过瘾,还提心吊胆。父母不会为了吃零嘴去镇上专门买果子解馋,我就盼着舅奶家送花馍来。

收麦期间,我们这边风俗讲究,舅奶家要给外孙送曲连馍,有人家送得早,有人家送得晚,一直送到外甥们十二三岁时结束。曲连馍多是用新麦面或蒸或烙成的,蒸的曲连馍,白、软、虚;烙出来的曲连馍金黄、酥脆、筋道。出锅后趁着热火劲点上红黄绿几个颜色点缀。手巧的人家曲连馍带着造型,捏出外甥们的属相,龙凤、飞燕,或包着糖馅,十八到二十个不等。曲连馍好看又有好寓意,讲究的大人会把如项圈似的曲连馍绕过娃们的头顶,那样会带来福报保佑平安。舅奶家的烙曲连馍每次都送来得早,比那些在过会时才去送曲连馍的人家,舅奶家的馍笼子从来都带着惊喜。新手帕下的竹笼里一半放着曲连馍一半放着搭头,搭头有黄瓜、大葱,还有大麦杏。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半曲连馍一半大麦杏,吃出馍香杏甜。

那一天,舅奶老早就来我家了。干活麻利的妈妈把一顿饭做出两顿饭的时间,说着夏芒的收成、秋播的墒情。大麦杏的甜味混合着饭菜的香味让人吞口水。饭菜上桌了,大人们依旧话不断弦,趁大人起身捞面,我抓起大麦杏就往树下跑,蹲在树根下像大人一样,也想吃出生活的滋味来。


编辑:图图

上一篇:《长安》(连载182)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