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清明漫谈(1)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4-04-0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清明时节,杜牧的这首家喻户晓的《清明》,就自然把人们带入了那种追远和憧憬交织的两重情绪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明节也正是不断融合时令以及悲喜两重情感而形成的内涵丰富的节日。 清明节中的“节”既指二十四节气(如:谷雨节)的气候之“节”,也指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的人文之“节”,而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有节日属性的“节”,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些俗语、诗词,反映出清明融合了节气与节日两大主要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以及顺天应时、遵循自然规律的朴素思想。作为节气的清明,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作为节日的清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则是两大礼俗主题,不断传承发展,至今不辍。 清明节气显智慧 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在实践总结基础上,形成了两套与“节”有关的系统,一套是按农历特定日子确定的节日系统,如春节、中秋节等,它的深层逻辑是月亮绕地球旋转的“月”呈周期性变化,结合某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传说,将某“月”某“日”定为一个纪念日,其中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另一套系统是为了顺应农时的需要而制定的“节气”系统。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时十分重要,但农历的“月”无法准确对应农时。现代人都知道,一年是365天(或366天),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地球绕太阳运行,某一天处于什么位置是固定的,那么气候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的规律也就是相对固定的。但按农历的月计算,一年是354天,一年下来错开11天,三年下来就错开了一个多月。显然,这就难以保证在农历的某月某日地球走到了绕日轨道的一定位置,也就不能准确预报农时。虽然农历每三年左右闰月一次,以矫正“月”的错位,但也不能和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相一致,也就不能保证时令的相对固定。古人不知道地球绕太阳转的原理,但又要确定每年合适的农时日子,怎么办?不得不说,我们老祖宗是有智慧的,他们以地球为中心,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太阳和其他星星一样,都围绕着地球旋转,整个天空是圆的,所以就有了天圆地方的思想。延伸开来,太阳绕地球旋转,就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运行轨迹,被命名为“黄道”,他们再将“黄道”这个圆分成24等份,每份15天或16天,称作一个节气单元,并给每个等份取一个名字,这样,每年农时的日子就准确了,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于是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样的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也就是太阳历的日期上,是相对固定的,前后相差不过3天,如清明节,总是固定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间。可见,二十四节气暗合了太阳历的时序。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农历是以阴“月”为历(俗称阴历)的,但古人又总结出了以“阳”(太阳)为历的气候变化规律(阳历)。这说明,在当时科技手段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古人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一年真正天数是365天左右的客观规律。这是我们祖先阴阳平衡思想的充分体现,所以我国历法也可称为阴阳合历。 具体到清明节气的来历,我国古时著名的气象学著作《历书》中就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时序上,清明节气紧挨着春分,春分正是黑夜白天等长的一个节气,之后的清明期间,昼长夜短,阳气胜过阴气;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万物受到时令的感召,开始“吐故纳新”,一派大地回春、生机盎然、春和景明的景象。 编辑:北月上一篇:长篇小说《大陕北》(连载83)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