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川西游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崔程 时间:2021-11-17

文/崔程(西安音乐学院大四学生)

 

image.png

10月,我与父亲为《西藏素描》采风,自驾来了一次川西藏区行。

 由西安出发,经过汉中、成都抵达雅安,走马观花的参观了雅安博物馆,其中藏品多为巴蜀地区石棺石人石兽,边茶历史久远,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纽带。我们在横跨青衣江上的雅州廊桥旁小茶摊上喝茶小憩,又途经铁索泸定桥晚上抵达康定。

 康定以康定情歌出名,倚折多河而建,旅游业兴旺发达。当地文化馆馆长、藏族舞蹈家格尔子姐姐给我们做向导。

 第一天一早参观安觉寺,我们去的时间正好是僧人做早课的时间,僧人手中都拿着略显泛黄,长条状的经书,用一种独特的韵律来诵读。中午去尝试了玛拉亚藏餐,因为地处高原地区,藏餐多食用酥油和高热量的东西。大部分都很好吃,但是酥油制品还是不太习惯。下午见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的著名作曲家泽多先生,他创作过许多好听的歌和舞曲,他向我们介绍了“康定情歌”的一些流变、以及藏族风格歌曲创作的一些情况。晚上的菌子汤鲜美,牦牛肉鲜嫩,多吃了几碗就该着当地人去跳跳锅庄舞。

 第二天参观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不巧馆内维修,只有一楼自然主题展览可供参观,但在格尔子馆长帮助下还是见到了镇馆之宝虎皮大帐。虽说是虎皮帐篷但它不仅仅由100张虎皮制作而成,底边、腰线还镶有水獭皮、骆驼皮、熊皮、豹皮,以及用贝壳装饰而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件保存完整有如此华丽的虎皮帐篷。它的珍贵程度哪怕在它制作的年代也是不可估量的,讲解员给我们说,当时拇指大小的海贝就可以换取15斤酥油。令人震撼于当时王朝的富饶。

image.png

 离开康定前往巴塘,一路的美丽景色伴随着高反,海拔4293的折多山,4500的双子海,头昏脑涨挡不住无可挑剔的自然风光,这是照片给不了的独特体验。

 在巴塘看到了此次出行最初的目的之一,巴塘弦子歌舞。巴塘弦子歌舞是集诗、琴、歌、舞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整个舞蹈的节奏由琴手掌握,藏二胡是跳弦子歌舞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在琴手胡琴声的带动指挥下,人们绕圆而舞,长袖飘飞。女子蜻蜓点水,逍遥自在;男子刚健有力,激烈奔放。巴塘弦子历史悠久,在敦煌壁画、大昭寺壁画上都有记载。还有藏戏表演,藏戏的伴奏十分特殊,一人同时操作单皮鼓和镲,鼓手一人便是整个藏戏的灵魂人物和传承纽带。

 在巴塘县城里偶遇两位小学生,用两包辣条换得民歌一首,一笔血赚的买卖。两个人毫不怯场,张口就来,说实话在内地大城市中真找不出这样的孩子。晚上在中山广场有着比康定规模更大的锅庄舞和巴塘弦子歌舞集会。热闹的广场和静谧的县城让人觉得仿佛半座城的人都聚集在这广场上。

从巴塘出发,本来是要前往昌都市邦达镇方向,可惜修路无法通行,我们便决定直接北上到了德格。

 德格也是我们此次出行的重中之重,整个藏传佛教规模最大的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怀着膜拜尊敬的态度开始游览印经院。

image.png

 德格印经院最为华彩之处是经版库房和印经工场。经版库房里占据主殿二、三、四层的六、七个大小房间,为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因为木质经畏火,整个印经院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经版库里光线暗淡,隐约看见靠墙一圈都是一层一层的木架子,上边插满带手柄的经版。近三十万块经版依照门类,分作丹珠尔经、甘珠尔经、大宝佛藏经、般若八千颂、名人经典、萨迦经书、版画、小经版等被小心而密集存放在这里,经版数量最大的一个是《甘珠尔》库。印经工场都是三人一组纯手工雕版印刷,一人持经版和经书纸,另一人持印轮进行印刷,最后一人掌管搬运和排列经版。相较之下最后一人的工作最难,被称为“巴积”,不仅要在狭窄微光的环境中闪转腾挪搬运经版,还要记忆下整个印经院中经版的位置和顺序,不能有一点差错。同时还有行事规矩,每一次搬运只能搬10块经版,不能多也不能少。

 向导还给我们讲述了不少传说故事,相传德格土司建设印经院时为鼓励刻板匠人精心雕琢经版,在刻好的经版上均匀撒一层金粒,留在刻板缝隙中的便是刻匠人的工钱。同时为防止刻匠人出于贪婪把双面的刻刻的过薄,所有刻验收时凡能透光者一律不予通过并且杀头。故事虽说是故事,但也能让我感叹于古人的智慧。

 在四层我们见到了修复刻的三位师傅,最年轻的师傅也已年过半百,最老的那位甚至已是七旬。他们把一辈子的时光都倾注在了经版上,消磨在这印经院里。这座拥有着近300年历史的藏族文化宝库以它厚重的姿态迎接每天从藏区各地赶来朝拜的人们。

 从德格印经院出来,便是一条旅游文化街,我们逛遍了整条街道,给我爸淘得一把有特色藏族气息的茶壶,我在乐器店尝试了藏族唢呐和号角,藏族的乐器都有法器的用途,特有的纹路和装饰注定与同种乐器区分开来。最终淘了一对小号角。

image.png

在德格的第二天去到八邦寺,八邦寺是一片寺庙的总称,其中不但有对外开放接受香火的寺庙,还有僧人起居的地方和僧众学校。整片寺庙群错落有致,在通透的蓝天和近地的白云下呈现独特光影。主殿巨大的唐卡画卷是德格当地人众筹请来的,藏区人民的虔诚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受到疫情蔓延的影响,我们开始频繁改变计划。本想去的色达等地因政策无法前往,在我们这次川藏之行后半段留下了些许遗憾。我们途经茂县去往马尔康。

马尔康市地属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相比之前的城市来说街道上多了些许羌族服饰的居民。我们没在马尔康多做逗留,启程前往九寨沟。

 九寨沟风景名胜,知名度极高,可惜受疫情地区管控,景区将我们拒之门外,错失饱览美景的良机。调整心情,我们去了旁边的神仙池嫩恩桑措景区,途经28道拐上雪山,云雾缭绕间仿佛仙境,完全不输于九寨沟景区里的景色和不被时间束缚的体验比起景区里是更胜一筹。嫩恩桑措里独有的水中木景观和红桦树皮情书信纸更是让我记忆深刻。我们还找到一处废弃的景区甲蕃古城,荒废许久的建筑和疯长的植物造就了废土风格的奇异美感。穿行其间探险趣味浓厚,有着别样的刺激体验。

 疫情形势渐渐严峻,好像催着我们返程,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成了所有地区的通行证。在淘得一把我喜欢的工艺品藏刀之后,我们一天内奔行700公里回到西安。

 此次川西行,开拓眼界,感受文化,体验差异,悠哉游哉,小留遗憾,收获颇丰。

 

编辑:高思佳

上一篇:大酱帖
下一篇:斯人醒来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