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访学时,我翻看英文版《世界文学读者指南》,这本800多页的世界文学指南,仅仅列了中国5人,其中古代4人,分别为孔子、庄子、老子和李白,而近现代只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高行健,而且不是作为一个条目出现,仅是出现在从1901年到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名单中,也只有一句话:高行健,中国小说家与戏剧家,包括人名和2001这四个数字,总共是十一个英语单词。
由此可见外国人对我华夏的了解。在那一年的访学观察中,我发现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对美国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不知者不为过,但我在当时翻完那本书后,心里依旧不是滋味。
世界读书日那天,我看到了两个新闻都与英国的BBC有关,一个是BBC推出了一部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片中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唐玄宗治下的中国处于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诗歌最伟大的时代,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一下子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
另一个是网上流传一个书单,说是BBC邀请世界最著名的作家、学者、记者和评论家,每人选出5部影响历史的作品。结果是选出了涵盖33种不同语言撰写的小说、诗歌、故事和戏剧。
有人煞有介事地说这份清单是通过选票排名决定,之后按字母顺序排列,最后特别精选了其中的77部作品,并且说这些作品被认为: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我认为,起码我们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其生活世界不是这样被塑造的。所以我要说翻译的时候,应该说欧美等一些国家人的生活世界是被这样塑造的。不信大家看一下我对这个书单的简要分析:
我浏览了一下,虽然这个书单上的大多数作品我都看过,而且在课堂上给我的学生也讲过,但我的生活世界也不是被这样塑造的。中国上榜的总共只有三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阿Q正传》。而在我们国家“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红楼梦》也不在其中。而英国单个人上榜有三部作品的人就有两位:是莎士比亚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莎士比亚上榜的作品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弗吉尼亚·伍尔夫上榜的作品是《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奥兰多》。
上榜两部作品的个人有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作品是《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惟有奥地利的卡夫卡有三部作品上榜(作品是《审判》《变形记》《法律门前》)。
“影响世界的77部文学名著”中英美作家的作品占了一大半,根据推荐这个书单的人说,BBC宣称邀请了“世界最著名的作家、学者、记者和评论家”等,我估计人家就是自己玩,但我们国家有些人就拿这来说事了。这是为什么呢?用一句我国流行的话来说:“这个,你懂的。”
我无意说人家列的这些西方作品不伟大,我要说的是要是让我们国家“最著名的作家、学者、记者和评论家”也来列一个这样的书单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曾经看到一本近几年出的小学阅读教材,里面竟然有一大半是外国或改编的外国作品。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我们的传统在哪里?从小塑造我们国人生活世界的作品是什么?从这个“影响世界的77部文学名著”所选的国家和作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外国人玩起来都是那么有文化自信。
我个人认为这个所谓的BBC“影响世界的77部文学名著”充其量就是推荐给英国自己国家的人看的。我们国家的人当然也可以读,特别是学习英语的人,但作为华夏子孙,切不可以为只有这些作品就是真正影响你一生的文学名著,特别是年轻的一代。
世界很大,影响世界的文学名著也很多。对于像“影响世界的77部文学名著”这样的东西,玩玩可以,如果当真就有些傻了。要是还把这当作“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之经典广泛推荐给我们的下一代,而忘记了五千年来“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传统经典,那就更傻了。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