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军人二爷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吴朝 时间:2021-08-18

  二爷,在我们村,乡亲们都知道他,因为他是一名老红军,是我们村仅有的三个老红军之一。
  听他给我们讲过,他16岁参军到过陕北,还见过毛主席,后来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汉子,黝黑的脸,有络腮的白胡子,可是头发依然黝黑发亮,总是穿一身干干净净的绿色军装,走路是那么地矫健有力,双手背在身后,很笔挺,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八路军”。
  记得,有一次,跟他拉家常,他给我讲起了他的“英雄事迹”,说在一次保卫战中,他们连负责断后,他一连打死了五六个日本鬼子,可是不幸的是,他负了伤,中了鬼子一枪,刚好打在了右臂,为了转移大部队,他们连基本上是被俘虏了,唯有他和连长没有,连长是因为躲在了一个大水缸里,而他则是很聪明地爬到了一个农家的灶房,用灶灰把脸抹得黑乎乎的,然后,装聋作哑扮疯子,鬼子一看是个傻子,他才幸免被抓。从此,我开始佩服起他老人家当时的机智和聪明。可是有一件事,却一直是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那一年,他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荣获二等军功,那时也是因为太年轻,所以就有点傲骄起来,回到村里的时候,走到自家的荞麦地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很滑稽地问了他爹(就是我老爷)一句:“老头,老头,这红秆秆绿叶叶的是什嘛东西?”这下可惹火了我老爷,顺着荞麦地,顺手用镰把儿就朝他的屁股蛋子上打,打得他在荞麦地里边打滚边叫喊:“爹,爹,再甭打我咧,再打你就把你儿打死在荞麦地咧。”哈哈,多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一堂父教子啊!从此,二爷的这件“光荣事迹”也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不仅本村人知道,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如果你要是去邻村,邻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便会问起,“某某是你什么人,他咋能那样子呢?”之类的一些话,惹得人们总是笑破了肚皮。
  由于参军早,他回来才结婚,膝下一直没有个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后来,听我爷说在外村给他抱养了个儿子,就是现在的八叔,如今,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可身体依然健康,没事就拄着拐杖,从村南头转到村北头。他说,这一辈子,最爱的就是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乡党。他还经常手里拎着一个老式收音机,听听新闻,了解了解国家大事。
  去年冬天,由于肝硬化到了后期,老人家去世了,临死前还一再叮嘱家里,要把他埋在父亲打他的那块“荞麦地”。头朝东方,他说,他是共和国的军人,他必须永远向着东方!
  他的心和这块土地,永远在一起!
  因为他是——中国军人!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