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关于黄鹤楼的故事和传说中,崔颢的诗和李白的叹大概是影响最大的了,我一直觉得,就是这段传说成就了黄鹤楼,使它千百年来高踞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崔颢那首著名的诗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写得好不好?好!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首好诗,尤其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读来荡气回肠,称千古绝唱的确是当之无愧的。
崔颢写完了这首诗,像他自己诗中的黄鹤一样,飘然而去。
过了不知有多长时间,大概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吧,另一个仙风道骨的人,黄鹤一样,飘然而来!
这个人是谁,便是那个被称为词祖、诗仙、酒仙、谪仙的李白!
这样的人站在这样的楼上,看着这样的风景,如果不写上几句,情何以堪?
李白也真是李白,墨磨好了,纸铺好了,腹稿也就草好了,只待他把那股“喷出了半个盛唐”的胸中之气倾泻到纸上,世间就将又多出几首千古名篇!
或许就在李白落笔前那一停顿的工夫,他看到了墙壁上崔颢的题诗!
我想当时李白的感觉只好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纵横天下、才情敌国、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李白,被眼前诗名不显的崔颢的一首诗镇住了,他的灵感,他的才思,他的行云流水一样的诗情一下子凝固了。
然而李白毕竟是李白,他是不肯这么认输的,可他沉吟再三,拿在手里的那管笔就是没有像原来那样挥洒自如地落到纸上,最后只好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写下了这样的一首类似“打油诗”的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写完后,怏怏搁笔,在黄鹤楼下留下了一座“搁笔亭”,郁郁寡欢地离开了,崔颢的那首诗从此便压在了李白的心头,让他耿耿于怀。
许多人不相信这段故事是真的,而宁愿认为那只是一个传说,我却不这么看,且不说崔颢和李白是同一时代的人,喜欢写诗的二人极有可能在黄鹤楼这个地方来一次“碰撞”;且不说他们俩还是好朋友,惺惺相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分析一下李白的性格和他的诗作的特点,就可以想见他不仅完全可能有那样的感叹而且也会写下那样的诗。
假如我说李白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天底下不会有人反对吧?他少年随父出游,遍览名山大川,见多识广,胸襟开阔,超凡脱俗,飘逸绝伦,连酷爱打扮的唐玄宗见了,也不禁为他潇洒的气度倾倒,忙不迭地下丹陛迎接。他呼贵妃,喝力士,天子呼来不上船。忽然被皇帝召见,便得意狂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发现自己被冷落,又写:“昭王白骨盈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他快六十岁了,还热心政治,参加了永王的队伍,不想诗歌天才却是政治上的顽童,这下站错了队,终至被流放,幸好中途遇赦,却又在安徽当涂酒醉乘船时捞水里的月亮,不幸落水而死!让人嗟叹!
李白更有他可爱的一面,尽管他离开了黄鹤楼,但心里终究还是不服气,于是便于公元748年和760年,在金陵(即今天之南京)和江夏(即今天之武汉)写了两首类似崔诗的诗:
其一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二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写得好不好,好!和崔颢的比起来怎么样?差一点,到底差在哪儿?矫情了一点儿,堆砌了一点儿,气势和意境都差了一点儿,而且再也走不出崔诗的窠臼,全然没有了李白往常写诗的横空出世,高屋建瓴!这也难怪,就像打球一样,心里总想着对手,就会忘记了自己的打法,难保不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而李白的可爱,也就可爱在这儿了!
他以自己的率真成就了崔颢的诗,成就了崔颢,也成就了黄鹤楼!楼有名气,是因为崔颢的诗,而崔诗有名气,很大原因应该是它曾被李白激赏!
他不掩饰自己的嫉妒甚至郁闷,所以能超然物外,神游八极!拳打脚踢之间,凡人身上那点儿伪装被他蜕得一干二净,所以他成了李白!笔放下了,可李白身上的另一种东西却飞了起来,与黄鹤比翼,同日月共老。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