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归园札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和谷 时间:2021-07-16

红苕诗
  端午节后的一个傍晚,我站在老家的田地里,挥舞着40年后重逢的镢头,挖出稿纸格子一样的湿润的土坑儿。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跟在后面佝偻着腰,栽种一棵棵被日头晒蔫了的红苕苗。弟媳妇从地头窖里吊起水,一桶底黏稠的水,一碗水浇三棵红苕苗。侄子说红苕不好吃,没有一起来地里,在家中电脑网上狂奔。
  老母亲夸我的坑儿挖得好,像小时候写的字一样端正。我回乡务农时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年少,如今栽种红苕的手艺没有忘,就像忘不了母亲慈眉善目的面孔,忘不了老家沟壑纵横的模样。
  三弟卸了村长的任,买了台电脑玩儿,与在延安石油上的女儿视频对话,我也用五笔打上几句话,像挥舞镢头寻思操作的记忆。我也快提前退休了,40年前是从镇上中学,40年后是从省城,又一次回到老家的土地上。故园将芜,归去来兮。
  红苕是农事诗,是诗的生活与人生。我在这个傍晚,在老家土塬上,栽种完几十行红苕,搀着老母亲荷锄回家。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这是温暖的怀抱,我这40年都跑到哪里去了?
  月光夜归人
  土塬苍茫,沟壑幽深,小路蜿蜒,月光下我又回老家。
  一阵大风起兮,沙尘暴朝我扑来,是我的春天的故土,站了起来,飞舞了起来,迎迓她的游子回家。
  没有灯光,没有人声鼎沸,老家疲倦地睡着了。我把脚步放得轻轻,怎么狗也不叫了?噢,是它的鼻子已经嗅熟了主人的气味,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主人。
  推开家门,年迈的父母未眠,牵动了风筝似的灯绳,拥抱我的是宁静的光明,一颗心终于停泊了。
  辣子回来了
  在老家住舍,拾掇从城里搬回来的物什,发现了一瓶辣子,猩红的守在它的住舍里。
  辣子是母亲种的,几年前捎到城里,没有吃完,或是舍不得吃完。曾经的八年海南岛生涯,也没少了老家地里长的辣子。油泼辣子,胜过世界上任何滋味。
  不知怎么夹带着把辣子弄回来了,又把石头背回了山里,有点完璧归赵或物归原主。母亲说,辣子恓惶的,从城里逛了一圈儿,又回来了。
  故园石羊
  已过小雪节气,渭北土塬上还不见落雪,到了晌午仍是暖洋洋的。我让三弟唤了堂弟,开着自家的小型铲车,从邻村端回了有两吨重的一尊石羊。兄弟几个费了好大劲,才把这件宝物安放在故园的石榴树旁。黄亮亮的阳光下,石羊神气十足,跪卧在初冬湿润的泥土上,那么安详温和,有一种回归家舍的惬意。
  还是在秋分的时候,我居住在老家乡下,有天见到邻村的姨弟。他说,大哥,那个石羊你还乐意要不?主人说想把石羊赠予你,也算“完璧归赵”。他供娃念书有难处,你给资助点费用,他就感谢你了。我说,行,谢谢他,你拉过来,作为回报,我会帮助解决孩子读书费用的。
  前几年曾去邻村,村上有过方圆盛传的财东“大房里”。一般农家住土窑洞,“大房里”住的是雕梁画栋的大瓦房,骡马成群,地有数百亩,日子过得滋润。后来家道中落,留下来的只有“柱顶石”了,且胡乱遗弃在一旁被当作无用之物。我把它看作宝贝,弄来十数块柱础石,在园子里围着祖传大碾盘当石凳用。
  姨弟见我对老石头有兴趣,便领着去看邻家收藏的一尊石羊,说是在地里埋了几十年,前些年才刨出来见了阳光。石羊有半人多高,一两千斤重量,经年风雨剥蚀,只能大致看出羊的模样,却不失简朴纯正之美。我想起了先祖老陵里曾有过这样一只石羊,神圣地立在地畔上,老人说,那只羊到了夜深人静,会拉着整个山塬旋转,拉得太阳从东塬上冒出来。我童年时,还调皮地骑过那只石羊。之后,老陵被平为田地,石羊也随之消失。
  保存石羊的主人说,是在破“四旧”的年月,老古董都被砸,他凭着复员军人的一身力气,找人搭伴从邻村村头把这石羊拉回来埋在地下,抢救保护下来。我推测,这尊石羊即老陵里的神物。作为后人,我动心了,盼望石羊在故园里安息,和石槽、石磨、石碾盘、石碌碡、石门墩、石臼、捶布石、柱础石一起,供人瞻礼。“石器”时代业已远去,传统农耕时代渐行渐远,城镇化一天天走近,它们是祖辈除了永远不老的土地之外遗留的实物,值得珍重。内心也曾忌讳陵庙的灵物,不宜放置于家舍。但又一思忖,如今有哪一件古物不是来自地下呢?
  陕西同官地方志与和氏家谱记载,和姓先祖在秦汉时代被同化之前属渭北桥山一带羌族游牧部落。羌笛何须怨杨柳,羌人从字面上图解,即羊人,放羊人,还有一个甩羊鞭子的潇洒的姿势。石羊,便成了先祖崇尚的图腾,在演变为农人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一直秉承这个物种勤苦善良的天性,让它守在祖陵。若干年后陵地化为良田,一年一料麦子,旱涝保收。近年,羊在村里所剩无几,多是为了给留守老家的孩子喂羊奶而饲养的——养羊老汉的儿子儿媳,也就是孩子的父母都进城打工了,买奶粉昂贵,也怕城里掺假的奶粉害了下一代。当然,我所眷顾的石羊,不可能挤出鲜活的奶水,但一定有一种营养元素在斑驳的石头上闪光,通过观赏者的目光渗入梦想的心灵。
  石羊终伫立于和氏后人的园子里,以物证的凿凿之言,以牧羊人浪漫而幽怨的羌笛,以庄稼人悲欣的挽歌,对周围的阳光空气和来访者说些什么。
  我拍了石羊的图片,在电脑上放大,想从丝丝纹纹的石雕上读到历史的叮嘱。突然,有一只贝壳化石跳入眼帘,哎哟,这哪里是千年的石羊,它是从遥远的古海中诞生的生命,从文明的源头游来,越过了漫长的岁月,来到了今天的阳光下。
  故园石羊,是比家谱或地方志更为鲜活的史实。源远流长的故国文明,已经凝结成恒久的固体,也融解为不灭的种子,厮守着不老的充满生机的土地,拥抱又一个春天。

编辑:刘芝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