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回了一趟老家,还在野地里剜荠菜。文治打电话寻我,晚上一块去陪那谁吃个饭。明天没啥事的话,到花庙、四皓、棣花游上半天,中午在万湾农家乐饭一吃,就把人送走了。
我问谁嘛?他说学敏回来了,组织了铜川作协30多个人到蓝田、商南采风来了。上来在竹林关桃花谷一游,晚上住在“金山”。
有些人你不认识,说的人多了,便也熟知了。吕学敏就是其中一个。我自小喜欢读书,参加工作每次下乡对书特别留意,各村都有了农家书屋后,进村有空就去乱翻一通,看到长篇小说《腿林》有些异趣。《腿林》以一双狗眼观察北方农村一个村子的淋漓样态,独特的写作视角,涌动的细节流,大白话的语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我记住了作者吕学敏的名字。还有身边几个文朋诗友,多次提到“吕学敏”这三个字,并说他是咱商洛的乡党,一直在铜川工作,一年回来一两次。可惜我无缘相见,就跟他的小说《腿林》一样,是村上的书,又不能带走看,靠近了却不能走进,无缘认真拜读、相见。
记不清啥时添加了他的微信,关注了他的公众号“我是吕哥”,有空就读他的文章,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跟他聊过几句,话也不多,他还把我拉进“铜川文学群”,让我见到了更多的铜川作家,读到更多铜川人的新作,增长文学的见识。因为都还在岗,还要按时上下班,处理工作上一些事务。上班时间是不能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的,下班了还有家务在等着,还要读书、写文章,交流就很少,只在朋友圈、文学群里转发、阅读他的文章,了解他,认识他并欣赏着他。
晚上在酒店的大厅见到吕学敏真人,他中等身材,脸部轮廓分明,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威严感。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气质儒雅,书生气浓、温文尔雅,开口一如他的文章一样,幽默风趣。文治向吕学敏介绍我的时候,他有些讶异,后来才说是人跟名对不上号,不是他想象的那个人。那一个人到底是谁,他是怎么想象的,直到丹凤采风行结束,他都没有给我说,难道这也是他风趣的一梗吗?
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文治让我去抱一箱丹凤传统葡萄酒来,好好地跟大家谝一谝,我就认识了30多个铜川的朋友。学敏兄办事认真,带人来到丹凤,就跟回自己家一样,从吃住行,到看娱购,他都提前找人预约,安排得无微不至,丝毫都不马虎。人还在丹凤坐着呢,就把明晚到商州要吃的大烩菜都给提前预订妥当了。像他这么细心的作家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随和,没架子。
丹凤的美景很多,他都参观过多次,主要是要让大家游好、看够、耍美。船帮会馆(花庙)美女的讲解,花戏楼对联的千古之谜,深深地吸引着铜川的客人。宋金街的分界线、平凹老宅的签名作品、二郞庙两座不同建筑的风格、千亩荷塘湖泊荡漾的水色以及贴水飞行的野鸭……无一不让铜川嘉宾流连忘返,拍照留念。
交谈中方知,吕学敏是商州区夜村镇孝义湾吕涧村人,陕西省作协理事、铜川市作协副主席、新区作协主席。1985年7月商州师范毕业分配到商州教书,为了改行调进铜川工作,1988年进的铜川检察系统一干就是30多年,把根扎在了煤城,就在铜川成家立业。难怪他看起来那么严肃,办事那么认真负责呢,原来是一名资深检察官。丹凤就有他几个师范同学,都有文学情结,老是说到他的创作他的小说。他喜欢长篇小说,已经创作了12部,公开出版有《白狐》等6部,还有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获奖十多次。
他推荐新作《须根系》给我,说是他目前感觉很好的一本小说。之前我看过其书有关的评论,省内外反响很好。就从铜川作家的赠书里,挑选了几本小说,其中就有他的《须根系》和《腿林》。
晚上坐进书房,翻看了两章《须根系》,虽写文坛中事,也跟我拿回家的荠菜一样,摘净、清洗、烫熟了凉拌着吃,于轻微的苦涩中,还有一股老家的乡土气息,使脾胃得到滋润,有益于身心健康。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