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锐评】以担当破题 用实干答卷 来源:府谷发布 作者:韩留芳 时间:2025-09-03
文/韩留芳 作为一名曾在基层扎根23年的80后干部,每当学习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要在改革攻坚一线“扛重活、打硬仗”的谆谆教导时,总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在胸中激荡。改革攻坚一线是淬炼能力的熔炉,更是检验初心的考场;年轻干部要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材,必须用好三把“金钥匙”: 一要把“主动担当”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成为“硬骨头”,往往因其牵涉利益复杂、矛盾盘根错节。年轻干部不能习惯于“等指示,看风向”,真正的成长需要“我先上”的担当;在数次信访积案化解、乡村产业转型、督查暗访发现问题整改等攻坚战中,我深切体会到: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群众中间全是办法。年轻干部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锐气,主动请缨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耳朵倾听民意,主动担起“破冰”之责。 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年轻干部调研不是走马观花,而要像“解剖麻雀”般精准深入。真正的调研要既看现场也查历史,既听诉求也析因果,既要有“蹲下去看蚂蚁”的细致,也要有“拨云见日”的智慧。要对问题溯源析因,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片面判断。特别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还要学会主动思辨的能力,用时空维度把握矛盾演变规律,练就“解剖麻雀”之功。 三要把“解决方案”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真正的能力不仅是发现问题,更是提供解决方案。改革攻坚的本质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需要缜密的思维方法。年轻干部不能只做问题的“传递者”,更要成为解决方案的“供给者”,要把纷繁复杂的情况转化为清晰可行的方案,通过扎实调研和系统分析,形成多套备选路径并阐明利弊得失。让决策者从“是否可行”的判断题,转向“何种最优”的选择题,善做“选择题”之卷。 新时代呼唤“解题型”干部。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系统思维破解复杂难题,用创新方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改革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写下年轻干部的奋斗诗行。 编辑:夏雨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创新文化志愿服务 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