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发力,为“渐冻”的心“解冻”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鲁倩 时间:2021-11-02
文/刘鲁倩 50岁的李小中女士是湖南益阳的一位渐冻症患者,已患渐冻症四年,曾两次雇凶杀自己。其丈夫表示,家里的保姆更换频繁,保姆宁愿去伺候植物人,也不愿来照顾他的妻子。这一事件引发公众热议,许多网友同情李女士的遭遇,呼吁安乐死合法化,让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的绝症患者可以自己选择体面地“离开”世界。但有许多网友极力反对安乐死合法化,认为这与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契合,也与道德伦理和社会风尚相违背。就此问题,两方阵营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但大家都忽略了,和喋喋不休地争论安乐死合法化相比,为渐冻症患者的心灵“解冻”才是当务之急,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渐冻症患者雇凶自杀问题。 首先,“安乐死”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在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现实条件还未具备的情况下,法律不可能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般是指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临死亡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处于极端痛苦之中,在本人或亲属的强烈要求下,经医学鉴定、有关部门认可,用医学的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安乐死的概念开始,我国对安乐死的讨论已经接近30年。近30年间,对于“安乐死”以及“能否选择安乐死”,国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病人的解脱,有人则认为这是彻底的谋杀。因为面对着法律、伦理、社会、家庭、观念等的系列争论,谁都难以在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中作出选择。鉴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尚不足以让安乐死合法化,对“安乐死”的讨论还是要理性、谨慎地进行。 因此,与其现在争论安乐死合法化,不如尽快重视起对渐冻症患者的关心关爱。生命权是基本的人权,也是最高的人权。与其讨论如何如秋叶般静美,有尊严地死,不如先讨论如何如夏花般灿烂,有质量地生。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像李女士这样的渐冻症患者雇凶自杀的问题,就要彻底打消萦绕在她们心头的“生不如死”的想法,让她们重新感知到“生”的美好,相信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相信“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相信只要活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为“渐冻”的心灵“解冻”,首先需要患者身边的亲朋好友、保姆、病友等人施展“爱的魔法”,调动爱的力量,支撑她们与病魔作战。南通舞者葛敏在患渐冻症后,丝毫没有减缓她追求舞蹈梦想和献身公益事业的脚步,她说:“我还有爱,家人朋友的爱,渐冻人群体的爱,这爱有光亮、有温度,哪怕这光亮和温度是微弱的,也是渐冻人在尚未全部冻结之前的余温,是我们的生命之火。”对于渐冻症患者来说,比病痛更可怕的,是痛得孤单,比“身体之痛”更折磨人的是“心灵之痛”。当疾病的痛苦无人能感同身受时,当对治疗愈发丧失信心时,当自己愈发厌恶自己时,当担心自己成为拖累家人的累赘时……患者们的心灵也“渐冻”起来,如果此时不能感受到身边人的温度与光亮,甚至像李女士一样被保姆嫌弃,她们的“生命之火”便很有可能熄灭。 为“渐冻”的心灵“解冻”,不仅需要全社会更持久的关注,还需要切实付诸行动。国家可以搭建专门服务渐冻症患者工作就业的平台,比如公众号平台、直播平台等,帮扶渐冻症患者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事业充实生命,为家庭减轻负担。葛敏在患病后,与病友创建了“冰玉阁”公众号,通过这个平台分享关于渐冻症的最新科研信息,令病友们得以互相交流护理经验,还把文章打赏得到的五万块钱给作为治病补贴发放,让渐冻症患者切实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活着的欢欣。不让渐冻症患者以一己之力对抗困苦,这也是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责任。通过医保体制改革,让渐冻症患者感受到制度温暖,他们才更有力量向前。 在讨论如何做到“死如秋叶般静美”前,请先讨论如何做到“生如夏花般灿烂”,“有尊严得生”比“有尊严得死”距离我们更近,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去研究。“医病”的同时莫忘“医心”,全世界都有责任一起关心渐冻症患者,让他们拥有卸载悲伤的勇气,有抵御疼痛的能力,有好好活下去的动力,有与死神搏斗的底气。 编辑:高思佳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