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理论观点 >
《百味》序和后记 作者 孔明/白玉稳《百味》序孔明我每读白玉稳文章(散文、随笔等),至少有三个感觉:一是快人快语,像巧舌妇拉家常,柴米油盐酱醋茶,话头都是由头,都有说头,又有嚼头,不知不觉间,一篇篇文章就读完了。

白玉稳《百味》序和后记

来源:文化艺术报-文化艺术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8-10-22

《百味》序和后记 作者 孔明/白玉稳《百味》序孔明我每读白玉稳文章(散文、随笔等),至少有三个感觉:一是快人快语,像巧舌妇拉家常,柴米油盐酱醋茶,话头都是由头,都有说头,又有嚼头,不知不觉间,一篇篇文章就读完了。

《百味》序和后记 作者 孔明/白玉稳

《百味》序

孔明

我每读白玉稳文章(散文、随笔等),至少有三个感觉:一是快人快语,像巧舌妇拉家常,柴米油盐酱醋茶,话头都是由头,都有说头,又有嚼头,不知不觉间,一篇篇文章就读完了。短的显得太短,读后意犹未尽;长的不显得太长,读一遍不厌烦,再读一遍仍觉新鲜,读三遍后不能不惊叹:把文章写成这样,那是逼近文章渊薮或者源头了。二是家常话,就像老僧说话,说的都是人话,心里话,话里有话,还有弦外音,这是啥?禅呀!《五灯会元》载:一僧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佛?”禅师答曰:“干屎橛!”能理解“干屎橛”,就能理解白玉稳的“家常话”。三是大白话,亦即大实话,是啥说啥,不拐弯,不矫情,不云苫雾罩,坦白到直白,坦率到率真,坦然到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样的文章,总令我联想到《皇帝的新衣》,作者就像那个小男孩,他看见的不是衮龙袍,而是赤身裸体一如常人。

基于这三种感觉,我看好白玉稳的文章,自然也爱读他的文章。可能是与他有着类似的农家生活经历,对他的一些篇什独白与自言自语就别有一种理解和体会;也可能是与他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与体验,对他的一些人情世故的渲染或速写颇觉新鲜与好奇。他就像一位云游道长,见多识广,“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扯出话头便滔滔不绝,打开话匣便如数家珍,唠叨一如唠嗑,就是个说道,饱食人间烟火,却多半在白云之上。施耐庵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白玉稳好像总是有话在肚子里憋着,憋不住时就码字,一气呵成,一篇文章也就呼之欲出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诚然哉!与众不同的是,白玉稳不但日有“偶得”,而且常常无独有偶,他的“高产”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样的文章,只属于白玉稳,别人写不了,也写不来,勉强去写,也写不出白玉稳的味道和风格。白玉稳有文学天赋,甚至有文艺细胞,却被造化摆布、限制,多半的人生都呕心沥血给基层教育了。他做了近二十多年校长,算得上是“校长专业户”,心思、精力、兴趣都被“专业”绑架了,故此,就文学而言,“专业不对口”,写作于他不是荒疏,不算荒芜,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兼顾。但文学情怀如同幽灵,文学梦想如同睡眠卡,一旦复活、激活,便会着魔而难以挣脱。可以说依附白玉稳的“幽灵”复活了,寄存白玉稳初心的睡眠卡激活了,白玉稳就忽然不是了白玉稳,起码不是了从前的白玉稳,至少不是了校长白玉稳,而是文学白玉稳、作家白玉稳、先生白玉稳了。半道出家,容易成大家,李叔同便是。白玉稳又被文学“绑架”了,既往的人生经历与工作履历,包括情感阅历,非但不是包袱,反而成了他创作源泉与泉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这样的“活水源头”,才是白玉稳创作的优势呀!

有人说白玉稳的散文有四个缺点,曰散粗俗油,这四个字的定评虽然颇见只眼,我咋觉得这恰恰是他的优点呢?散文不“散”,那还叫散文吗?恰是“散”,他的文章才有了张力,放得开去,口若悬河,于绘声绘色里勾描出大写意的一幅幅风俗写真。白玉稳的散文粗中有细,或者说貌似线条粗放,实则经纬细密而不失秩序,条理疏朗而间有缝隙,透气,更透出一种地气、人气、大气,包括率性、率意、率真之气。粗中有细,才与张弛有度天然合拍,使阅读不但有了快感、美感与节奏感,而且有了一种衍生的丰富与丰满、丰沛与丰厚,诚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再,包谷是粗粮,高粱是粗粮,小米也是粗粮,恰是粗粮富含营养,此即白玉稳散文之拙朴本色也!至于“俗”,有大俗与小俗之分,大俗不俗,是雅之极致嘛!白玉稳散文不可谓雅,却也不可谓俗,是俗中见雅的那个“雅”,是雅中见俗的那个“俗”,信手拈来,拈花微笑,人生的五味杂陈尽在了娓娓说道里,颇耐咀嚼。人呀,莫道高低贵贱,谁不吃喝拉撒睡呢?由此,我忽然想起了一副厕联:“古人欲惜金如此,庄子曾言道在是。”妙哉!妙哉!此俗耶?此雅耶?哈哈哈,俗者见其俗,雅者见其雅,就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至于“油”,此即白玉稳散文之亮色也。心有灵感油然而生,脱口而出言之有物,虽顺溜上口,却并非油腔滑调也。幽默风趣不低俗,优哉游哉不媚俗,入乡随俗不落俗套,哈,何俗之有?

白玉稳文章是否无懈可击呢?咋能呢?他的文章更像村姑,七分长相,三分打扮,未必入时,却吸引眼球,何故?生动是与生俱来的,不扭捏作态,便显见天然姿态。咦!只有璞玉雕琢,才可望美玉成器。以白玉稳的阅历、阅情、阅人,再加上先天悟性与后天勤奋,文章越写越美有悬念吗?天道酬勤,且拭目以待!


《百味》后记

白玉稳

原来的想法是,这本小书就让它小下去,模样精致,身子轻灵,不加修饰,不背负责任。没有做序,也没有后记,就这样简简单清清爽爽地落地而生。出版社已经将文编排好了,以PDF的格式发给我,做最后的校对,我发现有三篇文字还不太合拍,需要改变,出版社的意见是不能换只能修改,还得保持页码不变,我就索性撤下来,也就有了空白的页码存在,于是就改变初衷,添加了自序,同时呢,再写几句话,对这本文字有个交代,也算是后记了。

说实话,我写文字是不自信的,教了半辈子书,越教越胆小,越读书,越知道自己的“腹中空”。年轻时,爱诗歌,也写诗歌,但坚持了几十年,因为从来没有给刊物投过稿,就没有成为诗人。时间长了,年龄大了,也就写得慢了,转而去弄一些散文。总是觉得散文门槛儿低,好下手,后来知道错了,确实是易学难工。我将名家的一本本散文集子,醒时拿在手上,睡时当作枕头,还是学不到大师的神韵,也做不到让自己的散文有个标签,让人记住并认可。

这些年写了一堆东西,也算是一点心血,没事的时候翻翻,常常会感动自己,偶尔晒出去,还能有人喜欢,于是胆子就大了,有了“文化自信”了,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很纯粹地划分,不做一锅烩。关于老家汤峪河的,准备出个《汤峪河散记》;关于汤峪河外的,就弄个《白云深处》;诗歌呢,收集在《悟》里边,有机会就做出去;由于爱思考,写的随笔就多,计划做一个自选集《白话》,再做一个精选集《百味》。没想到的是,计划不如变化,《白云深处》出来了,反响不俗,《百味》也出来了,走在了《白话》的前头。

《百味》里边收录的文字,都是带有观点性的,绝不是简单的文字铺排。我经常这样想,随笔就是说看法讲道理,就是你得说得通,能被人接受或者认可。怎么说是你的事,但是说不明白就不行,更何况,你不能率性而为,想说啥就说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除非你不怕被打嘴。红尘中,有苦有乐,有黑有白,你是局中人,你也不会说得太透彻太明白。一般人,希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也只能是个愿望而已,当然哲者和智慧,是比我们能拔高许多,认知也不是一个层次一个境界。这也是让我们仰视的地方。

《百味》里的文字分为四辑:“男人的风度”,“女人的微笑”,“生活的味道”,“天堂的路口”。这个排布是很有意思的,尘世是由男人和女人构成,他们的爱恨交织,就是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浮世图,在男人眼里,女人应该是啥样子;在女人心里,男人是什么东西,恐怕是人人不同吧?另外,男人女人得过日子,生活的味道该怎么品尝,怎么改善,这也是一个大命题。现在人的日子好了,饭饱就会生事,就会想一些过去不想的东西,譬如你是怎么来的?譬如你会到哪里去?人死后有没有天堂地狱,如果有,天堂的路在哪里?地狱的门在何方?有时候想归想,想也是臆想,不会真的。但是,在任何时间,思考总没错,起码让脑子活动活动,不至于生锈。

我是很在意这本小书的。将它做小,是就体积而言,不想让人拿到手里有负担,随便插进行囊,放置案头,很容易特方便。说心里话,我是希望有人喜欢的,也希望能给人以帮助。自己虽未人老成精,毕竟阅历丰富,见过的听过的多,还爱思考,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那么一两句是让人受用的。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做好自己影响他人。我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正好,无欲无求不假,还有满满的正能量,是可以影响他人的。人还说文字千年,就是说好的文字是会流传的,我有自知之明,不敢百年千年,就是在当下存活一小会儿就好。任何文章都只能共振一部分人的心灵,我想和我一样的教书人不少,和我一样经受过苦难的人不少,和我一样还坚强活着的人不少,那么,他们看见了,读了,喜欢了,共鸣了,就是这本小书最大的福报,不求其他,仅此而已!

我是不会编辑文字的人,我得感谢南小玲老师、马晓毅老师,是她们让我的文字变成了电子版,变成了公众平台上的文字;我得感谢黄海先生,是他让这本小书这么快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还得感谢我的文友邢小利、仵梗、孔明、吕志军、杨贤博,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写下去,好好写!感谢一切和这本书有关的人——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读者,白先生口笨语拙,只会说声谢谢!最后更得谢谢我自己,几十年来不忘初心,执着前行在追求文学至高境界的路上,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编辑:职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