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雁塔警方揭秘5类涉疫诈骗手段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2-12-27
针对近期高发的网络电信诈骗案,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梳理了一些最新的涉疫骗局,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切勿上当受骗。 “买抗原试剂先交钱”类诈骗 近期,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品和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剂都迅速成为了防疫物资中的“网红爆款”,实体药店基本断货,大家不得不采用网购形式。诈骗分子利用山寨网站,以提前付款为理由引诱群众上当被骗。 “疫苗接种”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受骗者为好友,再将受骗者拉群,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最终受骗者被以做任务返利的诱惑落入刷单返利诈骗。 “快速核酸检测”类诈骗 诈骗分子会潜入各类群聊中,在聊天群里发布“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等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诈骗钱财的套路。 “领取疫情补贴”类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防疫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受骗者引流至“钓鱼网站”,受骗者在“钓鱼网站”中填入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资料后,诈骗分子对受骗者银行卡实施盗刷。 推销防疫“特效药”类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网站进行所谓“低价购买”“捡漏抄底”,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存款,最终客服消失,药没买到,人财两空。 雁塔警方提醒:在积极做好防护措施时,应通过正当渠道购买抗疫药等物资。同时,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绝不会询问与疫情防控无关的信息;不会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需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一旦发现受骗应第一时间报警,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西安市雁塔区供稿) 编辑:温言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