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汉中市略阳县文旅局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旅惠民谱新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谢涛 时间:2022-11-08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谢涛)2022年以来,汉中市略阳县文旅局机关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文旅工作“双推进”工作思路,打好抓党建、强基础、促工作“组合拳”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行业功能不断增强,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旅惠民已成该局党建引领的靓丽名片。


凝聚组织合力,让文化惠民“强”起来

坚持抓党建强队伍,创联建增活力,党员群众“一条心”,向着文化惠民砥砺奋进。一是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深入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实施“党员纳新、干部更新、组织创新”提升行动,将年轻党员和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力量,充实基层班子队伍,支部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有声有色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党员在文旅中心工作、乡村振兴等主战场上亮身份、做表率、展作为、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迸发。三是推进支部共建联动。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结对帮扶为契机,与五龙洞镇金池院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与兴州街道南街社区党志部结成“党建联盟”,实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联动发力,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先后策划举办略阳县2022年网络春晚、非遗进万家、非遗进校园(景区)等活动,围绕略阳民歌、麻编、采莲船等开展线上展演活动10余场;依托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六一”等主要节点及微信公众号,先后举办了文艺表演、少儿书法暨美术展,以及线上好书推荐、微信图片展、视频公开课、新春主题展览等活动。截至8月初,“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9万余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00场次,开展省级濒危戏种端公戏演出15场。

 

高点站位谋划,让非遗传承“靓”起来

一是把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切入点,着力加快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复验准备工作。目前,99项文案资料基本完成,其余123项问卷、访谈类指标加快推进中。二是积极申报县级非遗名录,已将略阳羌族麻编等8项非遗项目呈送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待审定;三是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活动,先后到褒国古镇、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白水江镇长丰村、灵岩寺风景区、江神庙民俗博物馆开展羌族羊皮鼓舞、沙朗舞培训、展演;四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略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和非遗文创旅游产品推介系列活动;五是新命名非遗传承人8人、非遗传习所3个、传习中心8个。


立足全域旅游,让项目建设“火”起来

一是对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基础和服务设施进行完善,指导五龙洞景区开展国家自然遗产项目申报;二是推进灵岩寺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制定了任务台账,对景区的硬软件建设进行了改造提升;三是进一步完善油菜花线路沿途及主要交通要道的观花点、导向牌、全景图、导览图等设施。截止5月底,郙阁田园综合体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52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8.6%,游客接待中心、温泉酒店、特色民宿及附属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预计7月份开园试运营;灵岩寺梅花洞项目完成水景供水管道敷设5处、绿化清灌2000平方米、植树200株,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84.14%;高台文旅产业示范园已完成初步规划,正在办理立项手续。围绕徐家坪乡村振兴楷模总体要求,完成了明水坝乡贤文化广场改造提升项目,综合文化站已完成外墙装饰,内部装修正在积极推进;宝成铁路文化博物馆已完成项目立项、风评、勘测定界等手续。


立足乡村振兴,让乡村旅游“活”起来

结合县情、村情实际,多措并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协助兴州街道办、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落实乡村旅游建设项目3个、资金550万元,完成了徐家坪镇朱儿坝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初验、仙台坝乡村旅游一期项目资产移交工作。仙台坝乡村旅游二期、灵岩寺、中川坝乡村旅游项目正在积极实施,已完成投资190万元。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及时发布县旅游活动资讯及旅游推介信息,不断提升略阳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5月底,先后通过微信、微博及其他新媒体刊发旅游资讯130余条;选送恒天易德杜仲籽油凝胶果糖参加2022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邀请西安铁路局旅服传媒集团公司、甘肃金阳光建设实业集团、杭州临安随园闲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来略洽谈旅游项目,与汉中车务段共同商讨“慢火车游略阳”工作相关事宜。今年1—6月,全县预计接待游客78.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3亿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45.9%、45.4%。

如今的县文旅局正着力在党建引领下不断加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羌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与传承发展,打好羌文化品牌,全力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动县域旅游全季、全景化发展。做好龙头旅游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介,提高来略旅游人次及旅游综合收入。大力实现党建与发展双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无缝对接脱贫攻坚,有序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生态发展,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