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延安:苹果红 日子旺

来源:新华社陕西频道 作者: 时间:2022-11-08


面积331.7万亩、产量400.4万吨

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

这串数字

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苹果种植概况

也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果农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一处果园采摘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

但因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

延安苹果一度“好的不多、多的不好”

近十年来

延安持续实施品种、管理、营销“三大创新”

不断推动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果园里

富士、瑞雪、秦脆等各色品种“百果争鲜”

依托“院校+试验站+基层服务机构”体系

越来越多适生优生品种在黄土地“安家”

这是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洗选车间展示的各类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一颗颗好苹果

离不开一项项先进管理技术

每年暮春时节

延安气温波动大

以往倒春寒一来

果农就要通宵达旦守在地里

“挖坑熏烟”防止果树受冻

这是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苹果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如今

一款来自基层的发明——

“摩托式烟雾发生器”派上用场

经过改造的摩托车

只要一加油就喷出烟雾

哪块地需要升温

果农就把摩托车推到哪里

“接地气”的实用技术让果树“更坚强”

也让果农更轻松

同是卖苹果

方法却有天壤之别

果乡洛川

一颗颗刚刚采收的苹果顺次进入智能分选线

选果线如同照CT一般为每个苹果拍摄出24张照片

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

客户个性化下单、企业精准化销售

在延安

这样的选果线已有105条

每小时可选果355吨

  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工作人员在苹果洗选车间装箱打包苹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在延安

还有一批善学习、观念活的“新农人”

他们是技术能手、苹果“网红”、创业青年

带火了果树认养、电商销售、网络直播

多元化的营销方式

让延安苹果销路不愁

飞向全国、走向世界

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圣地延安的靓丽名片

延安苹果 大有前途

记者:陈钢、陈晨、张斌、李浩

视频:梁爱平


编辑:王俞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