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佛坪县:山茱萸 “映红”幸福路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乐乐 白聪敏 时间:2022-10-25
汉中市佛坪县山茱萸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通讯员 宋乐乐 白聪敏) 金秋十月,素有“中国山茱萸之乡”美名的陕西汉中市佛坪县迎来了山茱萸采摘季。山林间一派欢声笑语、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 在西岔河镇故裕沟村,红彤彤的山茱萸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玛瑙。趁着晴好天气,谢光银正和乡亲们在山林间采摘。山茱萸食药同源试点工作的推进,带动了今年山茱萸的价格,和往年相比有了更多收入,大家采摘起来更加有劲头。 汉中市佛坪县山茱萸成品 70岁的谢光银是一名有着“高级农技师”职称的职业农民,他多年来潜心研究山茱萸、猕猴桃等各类果树培植,是远近闻名的果树专家。谢光银说:“这是我嫁接培育而成的良种,它的特点是结果密集、又耐阴雨,果大、肉厚。我现在才开始采摘,卖两块二一斤,收入现在有两千五百元左右,以后还有上涨,今年这个收入还可以。” 佛坪县高级农技师谢光银 佛坪县是山茱萸的原产地,山茱萸种植面积有10万余亩,常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被称作“中国山茱萸之乡”。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食药同源”试点工作,加强垦抚管理指导与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延长产业链,让山茱萸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在长角坝镇教场坝村山茱萸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加工正忙。自采摘以来,工厂已收购30吨鲜果,日加工量15000斤,生产山茱萸成品5000斤左右。经过气泡机清洗,漂烫机蒸煮杀青,脱壳机脱皮去核,再经由烘干机干燥脱湿、色选机自动分拣,色泽鲜红的山茱萸成品就可以发往各地。 长角坝镇教场坝村党支部书记唐小松向笔者介绍:“我们生产出来的山茱萸主要是给北京同仁堂、天津儒意、汉王药业这三个公司供货,预计到12月底生产结束的时候,成品可能在15到20吨左右,预计年收益在30万元。” 山茱萸规范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山茱萸初加工质量和效率,而且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就业的平台和山茱萸销售渠道,也满足了部分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在山茱萸采收季,每天最少有10名工人务工,平均工资每天在100元左右。 “我们自己家里面种了好多,摘的都还可以,全部都卖到这里。”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本地村民唐晓丽这样说道,“加工厂有活,我们就来干活,一年到头,我们收入也还不错,自己家里也照管了,再一个钱也挣了,收入也有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工厂负责人蹇远奎的奋斗热情。他说:“山茱萸加工厂建起来之后,一切都是机械化操作,比以前我们人力加工方便多了,政府也给我们找好了销路,都不用我们发愁。好政策也越来越多,我们的信心、劲头也更足了,我们将在政府的带领下,继续把山茱萸产业做大做强,大家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编辑:金苗 责编:寸化 终审:吴汉兴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