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名家专栏 >
书法写我

习草时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史星文 时间:2021-06-02

是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是我写书法,还是书法写我,我一时还真说不清楚。如今书法已融入我的生命,我要耐着性子好好地活,争取活成一个老书家。至于能否走到一个高度并不重要,其书写的那个过程却令我弥足珍视。
  走过书法漫长的萌动期,然后经历了十二年的习帖时间、十二年的学碑时间,自2015年起的下一个十二年,我的书法进入草书学习时间。
  书法是抒情的,书法是写意的,草书最具抒情写意精神。
  草书作为汉字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高度概括,体现出汉字的另一种审美形质。汉隶是篆书草化的结果,而草书又是从隶书草化而演变过来的,当属字之变体、杂体或艺术体。草书的出现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深远。草书可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可分为小草、大草和狂草。章草极具隶书胎息,在解散隶书严整结构的同时采用波挑法,字与字之间笔画虽不连贯,但笔法却在不断丰富。而今草从章草脱颖而出之后,字间出现萦带缠绵,强化了书写节奏,为抒发书家思想感情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隶(指楷)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字体至楷,八法具备,笔法相对烦琐,发展空间就相对不多了。而篆隶则笔法相对简约,越简约则越古朴,因此,草书直通篆隶而能循其简约。像隶书中的《石门颂》,即是隶书的相对草化,像篆书中的《散氏盘》更是篆书的相对草化,它们反过来对草书的点画线质的纯化也意义非凡。
  草书虽然成熟较晚,但多被文人书家所追捧,从书法发展来看,历朝历代,草书圣手迭出,其艺术成就也最为辉煌。像汉末的张芝,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的张旭、怀素、孙过庭、颜真卿,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明代的祝枝山、文徵明,清代的徐渭、王铎、傅山,现当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等,形成书史上的草书谱系而辉映了书法璀璨的天空。
  草书纵横驰骋,一泻千里,看似无拘无束,实则最讲法度,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也。草书遵循的是删繁就简,让字形笔意高度提炼,随抽象化、符号化在遗貌取神中抵达书写的高标。我在十一二岁临写唐楷的时候,有幸从本村一位姓杜的老先生那里借来了《草诀歌》和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我一方面在唐楷约束中寻求法度,另一方面更喜欢在草书中放纵笔墨,在静与动的两极中往来穿梭,使我在收与放中获得了自由,其感受也多多。草书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草诀歌》与于右任辑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在那时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路径,少年时光的学习更易于形成肌肉记忆,以致后来我对草书的感觉好像都在一种潜意识之中。十二年习帖,让我获得了对笔墨的历练,畅达了书法的血脉;十二年学碑,又让我获得了书法的骨力,增强了精神向度和魂魄。没有这样的准备,我是不能真正懂得草书,也不可能驾驭好草书的。学习书法是以我神化他神的过程,而草书更是主体精神在发生作用,它要求书家精神更贯注,真气更弥漫,它要求能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它要求能像戴着镣铐在跳舞,于行云流水中自然天成,书家笔下的草书最后幻化出的其实是书家自己,显示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形态。
  草书不仅需要笔墨历练,更需要胸襟气度,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所谓惊蛇入草,飞鸟出林;所谓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所谓物我两忘,无中生有,有顿然化无,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循。草书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皑皑白雪;草书是草长莺飞,是高天流云,是山岳大地,是江河大海;草书是百花盛开,是百鸟争鸣;草书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人间温暖与苍凉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草书是血脉的流淌,是时空的转换,是精神的飞扬,是灵魂的毕现……
  遥想十二年草书时间钟声敲响的那一天,七十岁又会像一个节日在身边降临。人生到了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能不能得大自在那将是一种造化。书法说到底是人生的一种修行方式,我写我心,自化我神。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