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梦里有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亚凤 时间:2025-04-07


文/王亚凤

    

年轻时常做一个梦:宇宙璀璨,蓝丝绒般的夜空闪烁着粒粒钻石小星,轻盈如仙女的我遨游太空,翩跹于清泉鲜花丛中,然而,总在伸手触摸美景之际,忽地昂起一方蛇头,目光如炬,嘶嘶吐信,吓得我猝然惊醒……
  这样的梦做得多了,便寻求解梦,似乎也并不难解,从中式的“周公解梦”到西方的弗洛伊德,几乎一律认为,是不祥之梦,要么是身体发出信号,健康堪忧;要么是有小人,欲于你顺风顺水之时给你噩耗……
  提心吊胆过,对蛇,惧怕又觉神秘。这感觉,其实主要来自外界,看到的传说多,听到的奇闻多,其实在我家乡长安,以前也多蛇,却并不曾听闻真正伤害过谁。
  在长安,乡野常见一种蛇叫“土染条”,无毒,同土地浑然一色,不注意会看不到,于蛇是很好的保护色,想来它自己也是胆小的。然后是菜花蛇,红,绿,褐,间杂,我都见过;甚至有过一条小花蛇,不知怎么敢出现在我家土墙砌的老屋里,悄悄藏进了我的小闺房,等我睡得日暮黄昏,迷迷瞪瞪下炕,把脚丫子往鞋窠里伸时,小花蛇倏然窜出,一溜烟跑掉了。至今能想起来我愣怔至醒的样子,仍觉神奇,蛇也有小淘气吗?对人类幼崽好奇?
  父亲怕我受惊吓,安慰我的话从此牢牢记住了。父亲说,蛇是镇宅之宝,每家每户都有蛇保护着,才会冬暖夏凉,才不会有鼠患虫患。而且蛇,它一般不会出现,与人平日里各行其是各走各的,偶尔相遇也不必大惊小怪,淡然处之就好。
  其实这何尝不是与自然界相处之道?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相安无事,合得来了还能互利互惠,合不来了绕开就是,何必拔刀相向搞得两败俱伤。但偏有人争强好斗,爱欺世凌人,大则发动战争,小到拿蛇出风头,显示自己厉害。那蛇也是自远古走来的不凡精灵,能任人宰割吗?即使不想主动攻击也得自我防卫不是?于是乎人蛇大战,冤冤相报何时了。
  人自然是强者,蛇惹不起躲得起,遂步步后退,渐销声匿迹,也便越来越神秘。
  人类从农业时代逐步进入到工业时代,乡村逐渐城市化,蛇愈发没了踪影,似乎只有动物园、展览馆才能见到蛇了。不由得怀念与蛇的最后接触。
  1980年代,我们村从半坡上往下搬迁,有人舍不得老屋,守着住了多年的窑洞不走,直到有一天传来消息说土窑塌了,大家都往坡上赶,见果真半截子窑垮塌,好在无人员伤亡,赶紧冲进去抬人出来。但听跑在前头的人说,有蛇!后面的人错过了奇异景象,只听说不知有几条蛇盘在窑洞裂开的缝隙处,而窑洞顶原有的那棵老槐树,不知何时把根扎进了窑洞,正与蛇扭结成虬,人皆咋舌,不知是蛇、树毁了窑洞,还是保住了窑洞不至坍塌?抑或,这片黄土窑,终该归于蛇们,留做它们最后的地盘了?
  这事不知是真是假,但之后老屋所在的那片黄土坡上再无人居住,全部搬迁到了大马路边,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我们都很忙,偶尔抬头,看到那棵曾被村民视为神树的老槐死掉了,一次大雨后轰然倒塌,中空的树洞里面黢黑一片,人们嘁嘁喳喳议论着,说它曾经盘过蛇,遭过雷击,受过香火……
  现在我村早已变成花园式的新农村,再也没见过一条蛇的踪影。村里逞强斗狠会捉蛇的那帮人都已老去,再有人提起捉蛇、耍蛇这些事听起来极其遥远,新生的孩子们似信非信,眨眨眼睛就跑开了,唯有到动物园去才发出真切的惊呼。孩子们一个个被保护得非常好,绝不给机会靠近蛇这一类可能伤人的动物。换句话说,蛇也只成了一个虚化的形象、一个远古时代的图腾、一个画片上的符号,远远地去了。
  今年过年,我跟女儿照常画生肖图作为贺岁仪式。女儿画了一条红色的戴着毛茸茸白色帽子的小蛇,神情可爱,脸蛋还点着腮红,颇有些萌萌哒的喜庆感;我画的,则是一条长着方脑壳,眼神有点凶,体型有点大,但又适可而止的大蛇。大片的背景是虚化的,蓝天在上,绿树朦胧,露在地面的树根与大地近乎同色,延伸、虬结,与画面突显的大蛇几乎浑然一体。然而,洒满青草地的粉色落英,柔化了蛇的阴郁,整幅画面毫不因蛇的存在而恐怖,我反而似看到蛇在漫步,随着它逶迤而去,虚化的背景纷纷亮泽,天空、绿树、大地、路径、花朵缤纷……
  我从年轻时代的梦中走出来了,它再也不是梦魇中能吓到我的可怕大蛇了,它不再面目可憎,它与美好并不违和。是我变强大了,还是“蛇”变和平了,总之,我不再怕蛇,可以与之共存,也许还可以,共赢。


编辑:晓佳

上一篇:老屋里的那把三弦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