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阳平关老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印明 时间:2024-07-10

每次到宁强县阳平关,必去老街打卡。
  一栋栋老屋旧楼,一扇扇厚重的门板,一方方斑驳的匾额,一个个精致的木窗,一条条温润的青石巷道,像一束古老的月光,穿过了历史的星空,向着幽深的时光里蔓延……当我们走进阳平关老街,青砖黛瓦的秦巴民居,让人仿佛回到从前的时光里,茶马古道哒哒的马蹄声,从老街穿过,久久地回响。
  阳平关位于陕西宁强县西的嘉陵江谷地,在陕甘川三省交接处,南靠鸡公山,北依银屏山,中有子龙山,嘉陵江由东北向西南穿越镇区,三道河与韩家河从东南岸、清河从江北岸汇入。这里素以“天下名关”著称,是古今秦蜀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要塞。早在三国蜀汉时,阳平关称阳安关,又名关头、关城,北宋始易名阳平关。西通阴平,东控汉沔,为蜀汉北方的重要门户。
  老街位于镇的南边,临江而建,古老淳朴。尤其是古建筑,栋梁柱础,用料考究,恢宏壮阔,布局规整,保存完好,展现了清末至民国初期秦巴民居的建筑风貌。老街面对嘉陵江,背靠鸡公山(又叫击鼓山,在不远处有一村叫擂鼓台),有山有水。子龙山巍然坐落在江边,据传是当年赵子龙练兵的地方。
  春秋代序,岁月更迭。老街那些脑子灵光者,逐渐与时俱进,把布匹店改为服装店,早餐店改成了蛋糕店,尽量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漫步老街,居民乡音未改,衣着打扮都保持着朴素的风格,让游人感到亲近。那黛青色的鱼鳞瓦、斑驳的木板门,似乎在述说着那些远去的前尘往事,见证着岁月的荣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老街,一层金黄的釉色明亮而温暖。居民便卸下一块块褐色的门板,然后静静地等待顾客的光顾。
  遥想早年间,老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大都是些杂货铺子,柴米油盐,针线布匹,一应俱全。钱庄、药铺、当铺、剃头店,菜市场,农具摊,依次排列。最热闹的当属茶馆,说书人眉开眼笑,听书人津津有味。喜欢清静者,躲在角落里,手捧一本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喝茶的,打牌的,各有乐趣,各有各的精彩。
  老街远离都市,自然就少了些浮躁。我们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买不买也没关系,往哪个摊位上一站,店主和颜悦色地问答说笑,令人心情愉悦。我们转了一圈,街道行人不多,根本没有城里街道上的嘈杂声。有的店主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有的店主在听音乐,有的店主在玩游戏,也有的聚在一起打扑克。这里的一切好像与世无争,一切又让人感到新鲜和快乐。
  想起小时候,我们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常常去镇上老街赶集。大都是随便逛逛,很少买东西,只是大饱了眼福。不过,遇到农历三月三逢集,老街就像变了样,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小孩子眼馋,看到别人买玩具,自己就想买,可时常兜里缺钱,只好花几分钱买个哇呜子,也算没有白赶集。
  这是我第二次到阳平关老街了。来到一家百货店,六岁的小孙女说,去年就在店里买过雨伞。她见里面有玩具,便想进去看看。可店主正在隔壁下棋,杀得不可开交。我不好意思打扰他,便拉着小孙女离开了。
  去年秋天,我和妻子带小孙女就到过阳平关。那天,满目灰色调,天空也一片灰白。远山云雾飘渺,绰约多姿,极富有层次感。本想拍几张照片,不巧的是,到了老街,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只好购买雨具,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未能看到老街的真面目。这次来老街,就早早地给李春生师傅打电话,请他给我们当向导。
  李春生是本地人,对老街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先带我们到老街的水旱码头。这是嘉陵江一个回水湾,江水悠悠。一个拴船石,依稀还可以看出它的模样。李师傅说,嘉陵江穿阳平关镇而过,把小镇老街与火车站分成两部分。不远处是雄伟壮观的嘉陵江大桥,用石礅砌起来的桥身依然坚固如初。这座桥有一百年的历史。在那个落后的年代,科技不发达,一个个石礅怎么屹立于河床之上?
  据说在秦汉时期,嘉陵江为秦蜀水路,船只能至略阳境内。历经唐、宋、元、明、清,到了民国时期,更是盛极一时。作为古渡口、秦蜀水路,阳平关曾经很繁忙,江上千帆竞过,川流不息。码头上最多时可停靠三四十艘船只,是陕川的水运交通大动脉。当时船只可逆行至陕西凤县,下行船只顺流而下可直达重庆,进入长江航道。1937年,川陕公路通车,阳平关的水运才萧条。
  我们从江边返回老街,遇到了老杨,他年近八十,精神抖擞,摆了个小摊点,面前放了一台旧缝纫机。闲聊时,才知道他曾当过服装厂厂长,退休后闲不住,就发挥余热,干点零活,也可打发时间。据老杨介绍,老街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宝成铁路,七十年代修阳安铁路,每逢星期天,集市便热闹起来,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八十年代初,临江楼被洪水淹没了,实在可惜。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住久了,生活哪里会有诗意。我喜欢老街朴素的样子,还有这不舍昼夜流淌的江水。这里远离了喧嚣和浮躁,那种散淡和质朴、自然和闲适,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不如来一趟阳平关吧,坐拥这一方纯净的天地!

编辑:北月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