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文学天地 >

卷 饼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新华 时间:2024-05-17

想吃卷饼啦。炒菜,和面,擀饼,烙饼。卷好饼,不由想起传授给我技法的祖母了……
  老人一生为全家人操持一日三餐。河南人都以面食为主,扁食、面条、菜盒和卷饼,她变着花样做给家人吃。
  自嫁到赵家后,每年的立春和农忙时节,她都要为一大家人做卷饼。这种死面饼耐饥饿又便于保存,最适合农忙时候。有时候招待亲戚也会做,祖母练就了一手擀饼、烙卷饼的好手艺。
  树荫下,三块砖头支棱起铁鏊子,用刨花或麦秸秆烧火,将擀好的薄饼放到烧热的鏊子上,看到饼面开始起泡就赶紧用竹批子挑起转圈,让饼均匀受热,看到气泡均匀了,竹批挑起迅速翻面,两面都起了面花,一分钟左右就烙好一张饼。祖母烙饼时娴熟专注的姿态,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想起我参加高考那年。考试第一天中午回到家,看到院子里支着铁鏊子,一张张烙熟的薄饼摆放在竹筐里,上面盖着笼布。小饭桌上放着一小锅熬好的小米粥,几盘炒好的酸辣土豆丝、鸡蛋炒韭菜、青椒绿豆芽、京酱肉丝,这是我家传统卷饼的高配了。
  我脸上早已乐开了花,一屁股就坐了下来。祖母拿起一张又薄又圆的烙饼,熟练地向里折起一寸左右宽的小边,将各样小菜夹上一些放到饼上,用一根筷子插进折起的小边里,另一根筷子压在菜上面,右手握筷轻转几下,就卷成了桶状。待她抽出筷子,再把端头的饼往上面一折,一张卷好的饼便送到了我面前。“快吃吧,你最爱的卷饼。”
  我平时贪玩又爱看闲书,功课学得不扎实,上午考得不是很好,不敢直视奶奶的眼睛。接过卷饼埋头便吃,不等我吃完,她又卷好一个饼等着我了。
  一旁的父亲开了腔:“妈,不敢给她吃太多,吃多了,下午会犯困。让她自己卷,吃多少卷多少吧。”
  我白了父亲一眼,不语。父亲在陇教书将近三十年,是去年才调回来的。他根本无暇过问我们姊妹的学习和生活。我心里常埋怨他是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祖母忙接过话说:“没事,吃了饭赶紧去睡一会儿,你爸会掐着时间叫醒你,不会误事。”又对我父亲说:“你当年是保送上兰大的,没有过压力。别说话,都好好吃饭吧。”
  祖母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暗暗地维护着我的父亲,同时安慰着我。
  若干年后,我的儿子高考时,我也做了一顿我家的传统卷饼。
  用电饼铛来做,自然没有铁鏊子明火烙出的那种独特的麦香气了。倒也简单方便。饼还是要擀圆,菜要夹满,只为图个“圆满”。
  总算没有白上过几次高级教师姥爷私教的化学课,没有枉费他的点拨,儿子理综卷分数考得还真不低!他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儿子拿到入学通知书那天,我们决定回老家给祖母上坟。儿子复印了他的入学通知书,央求我做些卷饼带回去做贡品,告慰曾给了他无尽爱恋的老奶的在天之灵。
  我鼓励儿子自己学着做,想让祖母手把手教给我的擀饼技法流传下去。我先做示范:把醒好的面,分成小剂子,用手掌压平,放在两头尖的小擀杖下,一手向前推,一手向后拉,两手同时动作,饼坯便转起了圈。面饼擀到巴掌大时撒上面粉,用擀杖卷起来,右手握着擀杖一端,左手往前擀,拉回时放开面饼,用反手向上的左手四指接上,稍微换个角度,接着用擀杖再卷上,继续推擀,这样反复几次,一张又圆又薄的饼就成形了。
  儿子试着上手,擀的圆饼呈不规则状。他用擀杖挑起来炫耀,自我调侃是心形的。
  对,我也宽慰地附和:是两个心形。
  如今,再次拿起卷饼,往事已模糊了双眼……

编辑:北月

上一篇:鹰老师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