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沉实见精神 ——浅评张纪平先生三本摄影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振峰 时间:2024-11-28
文/李振峰 甲辰立冬,汉中资深摄影家党涛先生介绍我认识了张纪平先生,张送我三本摄影集。我对秦蜀古道本有兴趣,加之原来工作故常在公路上行走,之后认真看了这三本影集,共有照片718张,其中《自行车轮下的汉中往事》127张,《汉中公路往事》116张,《汉中公路旧影录》(上下)475张照片。这些照片中,很有一些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时间最早的一张是1932年澳大利亚人亚瑟·穆尔拍摄的宝汉公路上的马帮队伍,还有90年前张佐周先生拍的褒谷照片等。这些照片使我眼界大开,感受颇多。《自行车轮下的汉中往事》第一张就勾起了我的回忆,好像山坡上那个扛自行车的男子就是40多年前的我。当年,我在镇巴县公安局工作,单位发给一辆自行车用于下乡工作。无奈翻山越岭太多,我经常要扛上自行车,时间一长,我不堪其苦,主动把自行车交回了局里,自己觉得依靠双脚翻越山岭还利索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中的经济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自行车成本较低适应面又大,曾是广大群众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40多年前,我结婚时就是几个年轻同事用自行车接的我妻子和陪嫁。相当一些年份里,汉中地区的自行车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好几十万辆自行车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时,自行车被盗也是多发案件,为减少损失,公安机关给每辆自行车打上号码挂牌管理,当时我曾具体负责此工作,也算得上自行车一份缘分中人了。 张先生这三本影集,除了奖状、会场、合影等照片外,大部分照片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平,充分显现了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拍摄技术,恰到好处的拍摄角度和光影运用,还有令人称道的意境构思,出人意料的匠心独运,深刻丰富的社会效果。 照片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一张照片就是一件往事,若干照片就可看到一个时代。《自行车轮下的往事》的百余张照片,清晰生动地反映了几十年间汉中人民的经济生活情况,正如王蓬老师序中所写:“一幅幅熟悉的自行车景象,顿时把人带入已经逝去的岁月。那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那时,自行车遍布城乡,公路上的自行车上载着木器、棕箱、竹器、沙发、农具、粮食、家畜等,到处都是川流不息。骑车的人们,大多是成年男子,也有少年儿童和老人、妇女。骑车人们的衣着随着时代发展也能看出变化,但总的状态还是朴素。相当多的人骑技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如一自行车上带了至少三十四个摞着的大竹筐,驾车人神态自然,面带笑容。一男人骑自行车后面坐一妇女,还拉着一辆两轮人力车,车上有几大口袋东西。一张注明“勉县,1993年”的生动照片,应该是在冬天的集市上,一位老爷子坐在停着的自行车后座上,戴着帽子和眼镜、吸着纸烟,身穿棉衣而架着的二郎腿是光脚穿着草鞋。众多照片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一张“南郑,1994年”的照片很是别致,一位骑车男子,着西服戴墨镜穿皮鞋,发型也较讲究,车上带了至少40多个竹编筛子等。有一张照片中骑车是西装领带皮鞋的年轻男子,后坐一妇女,在泥泞路上费力前行,我猜想,是不是带着媳妇回门的新郎官? 《自行车轮下的汉中往事》影集中,百余张照片所注明的时间是从1988年至2018年,骑行的自行车见证和反映了汉中城乡逐步发展的30年。 实践出真知,磨炼出技术。照片中有不少老练驾驭自行车的人们,高超技术就源于生活中的反复实践。 百余张照片拍得都很真实生动,骑自行车的主人公都有着清晰生动的表情,虽然能看到简朴和无奈,但更能看到许多满足快乐的笑容。由此可见,富裕,并不是人们幸福感的唯一条件。 照片无言,往事有痕。百余张照片记录了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汉中的农民群众凭借自己的勤劳改变生活的往事,反映了平凡人民曾经的生气勃勃的社会百态,还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悠久的竹编藤编等土特产品,以及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淳朴的民俗风情,等等。纪平先生的三本影集,当属很有意义的历史资料,值得欣赏和珍藏。 照片让我看到了秦蜀古道的沧桑巨变。地处秦岭巴山的汉中是连通中国南北的枢纽。30多年前,王蓬老师参与了为期一年的栈道拍摄,他撰写解说词并到央视面见赵忠祥请赵配了音。央视和数个省市电视台播出之后,全国都知道了汉中,知道了栈道,汉中被称为了栈道之乡,人们也关注到穿越秦岭巴山 的公路。几十年过去,汉中往日的艰险小路变为了闻名遐迩的美丽公路。这番巨大变化经过了什么样的艰苦奋斗,公路职工付出了什么样的顽强拼搏,等等,纪平先生的照片集就是答案之一。 《汉中公路往事》共有116张照片,分为山路、水路、筑路、抢险、民工五个部分,另外还有《汉中公路旧影录》的475张照片,无言的往日情景在告诉人们,今天平坦宽阔的公路是怎么来的。 旧时汉中到关中到巴蜀要翻越巍峨险峻的秦岭巴山,因李白写了“蜀道难”诗而叫作蜀道并闻名天下一千多年。 现在汉中的公路交通,和过往的蜀道早不能同日而语了,若干条国道、省道和县镇道路都已宽平硬化,汉中也成为国家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从摩天抚云的鸟道到今天的宽阔大路,历史走过了数千年,从1936年川陕公路修通,也过了近90个春秋。这本影集让我们看到了公路的沧桑巨变,纪平先生在“自序”中说:“作为一个汉中公路人,我的立足点一直是脚下这一条条弯弯曲曲、无限延展的秦巴路,我的出发点就是不停地聚焦那些一代一代、每时每刻在这些道路上生活、工作、奋斗的人们,因为我目睹了汉中公路发展重要历程,见证了那一条条弯曲的山路、颤悠的小桥、涉水的木船是如何变成通天大道的……”在公路部门工作40多年的纪平先生有这样说话的资格。在这本集子里,我看到了土石坡上人们奋力平衡抬着的花轿,土路上同骑一头水牛的两个小孩,抬着生猪、粮食、家具、柴禾、竹木行走的若干人们,一个少年肩扛木料惊恐地走在独木桥上,还有背着各种重物的人们涉水、过桥、搭乘船筏。一张注明留坝1993年的照片,一位男青年站在木框内吊在一根钢索上,双手攀绳过河的惊险情景使人难忘。一张同样让人心惊的照片是宁强1994年,一人背着偌大重物在晃荡的铁索桥上蹒跚而行。还有一张镇巴1985年的照片,几个女孩踩在高空铁索桥稀疏木板上过河,使人看得提心吊胆。 工人们艰苦施工的照片很多,着实让人顿生感动。我看到,一位工人穿着单衣背上扛着大石块,众人在泥泞中抬着石块,工人们冰雪中奋力抢险施工,工地上吃着简单饭食,在桥下和河滩大石上躺着歇息的民工…… 长期以来,国家为改善穿行秦岭巴山的公路交通条件投入了大量资金,几代公路职工和无数民工付出了汗水甚至鲜血、生命,才有了今天的多条通衢大道。还有,即使公路修好后,日常的保养维护也是繁琐辛劳、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特别是雨雪天气更是公路职工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辛劳之时。2021年正月初二,我开车拉着老伴走米仓道,路过喜神坝到了蜀门秦关,本意是赏雪游历,实际成了亲身感受公路职工辛劳的体验之旅。当时汉中盆地是田畴烟村、绿树新芽、满目青翠、美如画卷。随着汽车蜿蜒南行,过了红庙就是铺天盖地的漫山大雪。那些天,我们的公路职工日夜铲除冰雪、撒盐化雪、抛撒沙子防滑。海拔千米高山上公路两侧的雪堆高过数尺,公路车道上却干净无碍。到了“马自云中出,人从天上来”的省界山顶,积雪已超半尺,银山逶迤、北国风光,一些公路职工正在铲雪抛沙、头上出汗雾气升腾……返回时我在喜神坝道班停留,拜访了几位职工,当晚就写了篇纪实文章,后在省市媒体刊出,表达了对公路人的敬仰和感激! 修路不易,养护也难,否则就是有而不通,通而不畅。纪平先生的影集记录历史、反映发展,还有公路职工努力尽责、顽强拼搏的生动情景,看后使人感受深刻。照片无言,功劳如山! 纪平先生作品的主要特点。全部黑白,一清二楚。黑白照片色调陈暗,自带沧桑,形象立体,层次叠多,最适宜反映过往的历史和印象深刻的往事。黑白色调没有艳丽多彩的干扰,更能突出主体和反映真实情景。另外,能充分显示出被拍摄对象的自然状况,还表示出一种“时间之外”的恒久之感,非常具有艺术性和抽象性,从而对观赏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撞击。虽是黑白,主次却分清,主体是纤毫毕现,其他则实虚得当。从纪平先生照片集可看到,修路工人额头上的汗水和泥浆满身,工人们在尘土飞扬等艰难环境下的施工、吃饭,身背大石、同抬大石艰难挪步的场景,还有工人困乏之极在路边大石头上躺卧的真实写照,等等,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肉身凡胎,谁看了不为之感叹感动!我觉得,非黑白照片而不能达此效果。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深厚情感。我听党涛先生介绍,也从700多张照片看出纪平先生是勤奋一生的公路人,又是热爱摄影的艺术家,40余年身心、感情都在公路,正如王蓬先生序文中所写:“拍摄公路的变迁史和公路人的创业史就成为他永恒的创作主题。”照片可看到纪平先生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他付出的巨大努力,他的作品从纪实和艺术来看,都是成功的,作者情感深厚且不能割舍,努力当然是值得的。照片无言、情意绵绵。 达到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品反映历史瞬间和发展过程,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作者要充分表达这个根本属性,就要借助和发挥摄影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才能拍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能触动人们心灵的好作品。作者做到了这一点。 摄影艺术家张纪平 体现了作者高超而实用的摄影水平。摄影是运用光影创作的“造型艺术”,涉及构图布局、光线效果、主题表达等。作者的作品全部是自然环境下稍纵即逝的原始创作,完全可以想象,除了因陋就简、“客随主便”,再无别的技术手段(如设计、补光、摆拍、配景等)。这种拍摄,无言的作品是一面镜子,拍摄条件和作者水平素养也一目了然。我看到高坡峻岭上施工的人影、泥浆中奋战的公路职工、雪夜中撒盐化冰的场景,还有许多夜晚紧张抢险施工的照片,拍到这个程度是相当不容易的。同时,作者早已和照片中的人物同甘共苦融为一体、风霜雨雪昼夜难舍了。目睹照片心绪难平,我对公路交通做出奉献的人们,当然还有作者,由衷地心生敬意! 我想起了柳宗元的名作《牛赋》,其中两句适合纪平先生:“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作者在米仓山公路边留影 本文作者简介:李振峰,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学研究会顾问,汉台区作家协会顾问。 编辑:西亮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陕西渭南: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