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阅读思考 >

路遥何以崇高和伟大——读尚飞鹏《复活的路遥》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炳银 时间:2024-01-19

文/李炳银


路遥逝世三十多年了。可是,路遥的人生和他的文学创作却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被人们一再地提起和研究讲述。在这些讲述中,因为有各种的角度和侧重,有各自的见识和发现,路遥在这样的讲述中获得新生,愈加地鲜活立体起来了。

尚飞鹏是路遥的陕北老乡,年龄相当,二人曾经有过不少的接触和交往。路遥创作小说,尚飞鹏写诗,在各自的领域都成果显著。路遥在世和病故之后,尚飞鹏写了不少感受研究路遥的文章,还应邀写了8集纪录片《路遥》的文学剧本,电视片解说词,该片在凤凰卫视、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多次播出,反响很好。最近,尚飞鹏将自己所写的,发表过和未发表的文章连同《路遥》电视片剧本一起,结集为《复活的路遥》,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这是有关路遥的又一种新鲜讲述,十分令人欣慰和高兴。

微信图片_20240119111340.jpg

路遥不幸在42岁时英年早逝,非常令人痛心。我也是路遥的朋友,完全没有想到路遥的人生会这样突然中断,甚至没有给人留下预备一切的时间。所以,当路遥突然故去之后,鉴于路遥的创作成就和艰辛的人生,这才渐渐地意识和发现路遥的珍贵价值和丰富内容,开始关注、阅读、研究、总结路遥。因为路遥和他的文学创作,中国的文学又有了一个新的视点和领域——路遥研究。

尚飞鹏的《复活的路遥》,在非常认真仔细的努力过程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路遥艰辛曲折和奋发作为的人生历程,这在他叙述兼感悟的纪录片《路遥》文学剧本、《永恒的记忆》纪录片解说词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在这里,作者既真实地追踪了路遥人生的印迹,也在不断深入地感受着路遥的精神成长。性格特点和文学表达风格内容。很好地描绘了路遥像他自己所说那样:“生活就是无休止的奋斗”“要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情形。从尚飞鹏的文字叙述中,我们看到,当年贫瘠的陕北高原,给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路遥许多的压迫,穷困、饥饿、苦闷、彷徨、辛劳、向往、理想、奋斗等等,都伴随着他的生活成长而展开。好在这里有不屈的民众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坚毅性格和精神,有将各种不同的命运融化进信天游民歌的许多丰富文化内容。所以,路遥在这样的环境生发和成长了起来。以至得到巨大的创造和升华,死而复活,精彩“再生”!

本书收集了多篇尚飞鹏多年来阅读感受路遥的单篇文章。这些文章有相当的时间写作跨度,也似乎不是系统的构思设计,而是有感而发的即时感悟。可这些文字,是尚飞鹏对路遥真实的感知记录,是爱的记忆,是个人化的思考认识,因此很有参考价值。在尚飞鹏的感受中,路遥“写作是始终站在最底层人的一边”,“背负着沉重的民族苦难史”,“苦苦挣扎在生命的边缘”,以血泪乃至牺牲的代价,去追寻和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及生命的理想。所以,他认为《平凡的世界》是“悲剧小说”,路遥是以“英雄”般的气质和担当,为处于不幸环境命运中的人们,开辟着生活与伸向理想的通道。路遥的精神,就是绝不向困难命运屈服,要满怀理想地追求自由,正确承担自身应负社会义务的顽强努力行动。在尚飞鹏看来,路遥是现实的,但他却不盲目和被制式化。“复活”路遥,就是要像路遥那样,“最反对虚伪,最反感夸夸其谈”,坚守“朴实、真诚、善良、坚强、忍耐的本色”。在路遥看来:“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认识路遥,也不是只看见他的成功和绚烂,而要从他成功伟大的作品中寻找和感受路遥高尚、善良、纯洁、坚毅、深刻、理想的精神。

该书中有一组题为《我给路遥说》的文章。这些文字一共69段,是尚飞鹏围绕路遥和他的作品及其影响发生的感触思考。突然的意识,无意的发现,猛然的醒悟,顿然的理解,忽然的记忆,等等,就像繁星满天的夜晚,构成了灿烂的夜空,十分的迷人和深邃。在这些点点滴滴的表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路遥的为人,性格,创作,心思,困惑、奋发,坚强等等情形。例如早年在由壶口瀑布返回的路上,路遥就突然唱起陕北民歌:“青天蓝天老蓝天,杀人的老天不眨眼——”悲伤凄凉的调子和路遥伤感忧伤的表现情景令作者永难忘记。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尚飞鹏渐渐不断的了解、感受、理解、崇敬路遥的进程。他说:路遥走了一条“向死而生的路”“路遥是我的精神的榜样”。

路遥研究,如今已经不是一个个体作家研究的课题,而是一种特殊典型的作家创作人生和艺术内容表现的文化项目了。因此,这部《复活的路遥》的出版,看似一部并非系统专题路遥研究,但却是很具备研究性质的作品。这里大量原生状态的资料信息和个性真诚的感悟,是从大量不同的点位、角度认识研究路遥的很好成果和参照。所以,这部作品的出版面世,无疑对丰富有益于路遥研究的推进发生积极的作用。相信会引起文学研究和路遥研究者的重视。 

编辑:金苗           责编:张宇佳(实习)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行善者》的三重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