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阅读思考 >

长安人,长安情——张立散文集《能不忆长安》赏读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闫群 时间:2023-02-27

 

文/闫群


我是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但我对长安的了解要超过户县。因为我的老家就处在长安与户县的交界地段。掐指一算,我在长安工作生活已近三十年。可真正了解长安是加入长安作协的这几年。作协张军峰主席和王向辉老师、张立老师三位号称长安历史文化的“三驾马车”,通过阅读他们的书籍,聆听他们在大长安文化沙龙和“洞见”的讲座,我对这座古城的浩浩文脉逐渐有了初步感受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冲动。从张军峰主席的散文集《你从我的长安打马而过》到张立老师这本《能不忆长安》,让我开始深深关注脚下这片厚土、头顶的天空、身后的历史、灵魂的故乡。

 


张立老师待人诚恳热情,总是儒雅谦和的样子。初见时他是长安作协的秘书长,我把填好的入会表格交给他,并交了会费。他非常认真地当面给我开了收据,并说过几天颁发会员证。没想到几天后,他竟然冒着炎炎酷暑给我把会员证送上门来,包括后来作协办的刊物《长安文学》,只要他顺路,都亲自给我送来。这点让我甚为感动。后来在一些文友聚会中,也时常听到这样的事。他作为长安作协秘书长这么多年任劳任怨,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搞好服务,深受文友们尊敬与爱戴。随着交往渐深,我才知道他原来和我都是沣河岸边长大的,只是他是长安人。如此说来我俩也算是半个乡党了。他说我描写故乡的许多文章读来都很亲切,也勾起了他许多回忆,尤其是我写父亲的那些文字,让他也感同身受。

再来谈谈这本散文集。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读完这本《能不忆长安》,感受有三。

其一,佩服张立老师对文学的“工匠精神”。 

《诗经》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技法近乎神人;《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告诉世人把事情做精做专;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本身就是个工匠,他制造攻城器械的本领,比号称“工匠祖师”鲁班的水平还高。透过文字,我从张立老师身上读到的“工匠精神”有:持度守正、一念执着、本真素朴、薪火传承。如果说谦逊好学成就他丰富的历史沉积,那么,不迷信权威、善于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则成就了他这本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如著名作家朱鸿老师在本书推荐语中所言:“我欣赏张立这种态度。这部关于长安的散文集,实涉及海量史事和文献。张立能将偌大长安城史,按照地理、人物、 事件等线索,作纵横梳理,并融入自己独特的理解,织就斑斓长卷,极为难得。”是啊!在浩瀚的历史烟海中打捞出与这块土地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背后下的功夫和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其二,本色写文,谦逊为人。

南京夫子庙有一幅楹联:“文如秋水清空极,人比春山蕴藉多。”意思是:文章如秋水之美看似水波宁静,为人又如春季的山林,内蕴不外露。好的散文,必然是本色的。本色就是不搔首弄姿、不卖弄风骚,也不庄严肃穆、不故作深沉。简单说就是不端、不装、不作伪。作为写作者,要练就这本色无外乎三点:生命体验的底色,思想见识的超拔,辅以适度的表达。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写作者自身的修养程度,即为人和作文两方面的融会贯通。

通读《能不忆长安》能深切地感受到张立老师对长安文化的真切思考与深深热爱。他文笔细腻,情感炽热,这种心怀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对历史文化的探究精神,不仅打动了我,也让我自惭形秽。转眼在长安生活了近乎三十年,扪心自问:我究竟对脚下这片土地了解多少?付出了多少心血与热爱?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把兴趣“变现”,即付诸在行动上。张立老师曾在纪念杜甫活动中扮演过青年杜甫,亦曾在长安的“朗读者”盛会上朗诵描述长安风物的诗篇。他这些年身体力行讲述长安、宣传长安,为长安的文化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心血。阅读一个人的文章,犹如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的灵魂对话。透过文字,我亦看到了张立老师的为人,它们是高度合一的。

其三,知性、智性与抒情的完美融合。

文化散文不是一个大箩筐,不适合什么都往里边装。文化散文是在历史文化与散文之间找到了一块交界地带,用文学的形象和情感来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用历史文化的精神维度来丰富散文的深度。可以说,文化散文是散文从审美趣味过渡到审智趣味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十多年前,余秋雨让文化散文“红”遍全中国,“红”的原因是余秋雨用“余式风格”话语为国人补上了历史文化一课,让人们突然发现僵硬的历史文化原来也可以如此生动和感染人。文化散文以其知性和感性的美妙结合,成为人们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亲切方式。

张立老师这本《能不忆长安》用讲故事的方式,以亲切和善的笔触把发生在长安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事件、人文趣事、山川河流,如数家珍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他的语言朴素生动,感情真挚饱满,既有历史感,又有文学感。尤其他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过程引人思索,叙述视野开阔,对某些历史文化点有自己独到的分析,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长安这片厚土的眷恋与热爱。如《韦曲,一个家族的背影》《交友当如杜少陵》《沣河边的唐朝故事》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为一个长安人,我们都应当向张立老师学习。

2023年2月21日于长安


编辑:金苗           责编:付昭华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