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隐秘而富饶的世界,这是读完《千水万壑走洛河》的最大感受。柏峰沿洛河行走,在记录现状的基础上,引经据典,考据、引索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人文、考古、地理、生态等方面的洛河文明,展开对这条河流的描写,从古到今,上天入地,视野开阔,边读边直呼太长见识。
在《远古走来的洛河》首章里,作者从古籍《山海经》里对洛河的介绍开始,涉及洛河源头白玉山至“水到吴起成大河”,把沿途的48条支流以及10多条主要小河收揽起来,甚至还考察了洛河流域的众多丹霞地貌,作出了洛河水流与丹霞地貌的形成的必然关系结论。把沿洛河各地有关的故事、历史、文化、地理、考古、文物、人物、风土风尚等进行了综述,引人入胜。接着,作者介绍了洛河流域的历史传说和考古发现。接下来,重点描述了消失的古芮国、铁边城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夏古国与文化。在写到洛河流域的文化特征的时候,作者着重介绍了洛河沿岸的佛教文化及石窟,指出其“三教合一”的特点。还有,洛河在历史上也是战争频发的地方,魏国和秦国都沿着洛河修建了长城,一直到明代。
洛河孕育了我国古代哲学、社会科学和伟大的诗人。作者详细介绍了洛河流域几位关学大家,例如韩邦奇、韩邦靖、王建常与李元春等人,详细交代了他们的师承关系以及学术成就,尤其是重点描绘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洛河流域的岁月与诗歌创作,指出这是杜甫诗歌风格转变的分水岭,至此以后,其诗歌转向沉郁与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洛河流域也产生了本土大诗人,这就是明末清初的屈复,他的诗歌在当时独树一帜,深有影响。
柏峰还在书里叙述了现代“水圣”李仪祉先生,通过“求学与立志”“水利教育与八惠”及“殊功早入河渠志”等章节,全面而立体地刻画出治水功勋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人不能忘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专门设立一章,介绍了洛河流域的红色文化,例如,“长征的落脚点与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吴起”“永远凝固着诗意的永宁山”“埃德加·斯诺与《西行漫记》”“丁玲在洛河流域的文学活动”等篇章,有史有论,史论结合,首尾完整。
洛河岸边,除过有上述的内容之外,作者还辟出一章,专门叙写了气象万千的“唐五陵”,分别是泰陵与唐玄宗、景陵与唐宪宗、光陵与唐穆宗、惠陵与唐让帝、桥陵与唐睿宗等,并从这“唐五陵”揭示出唐代社会从“盛世”再到“中兴”的历史现象。而全书的最后一章,是洛河流域的现代生态。洛河的主要生态问题是缺少树木和绿色,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干旱与洪涝。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洛河流域的植被与特色,既与历史相连,也与国策息息相关,与新时代紧密相关。那满目翻卷于洛河岸的“绿云”、“遍天涯”的苹果、“香雪海”一样的酥梨之乡——紫荆塬、洛河面上“漂浮着的枣花清香”——大荔的冬枣,带着它们源远流长的史书记载,从《诗经》走来,从古典中走来,绽放盛开在洛河流域,成为本书最明亮、最接近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把读者从远古、历史拉回现实。
我还想说的是,这部书的“附录”,并不是“多余”的“衍生物”,而是与整个书稿遥相呼应的“豹尾”。
其“附录”,名之曰《黄土高原与河流》,叙写了黄土高原——董志原与泾河幽深的历史文化,从周代的先帝不窋写起,一直写到迁移到豳州的历史过程,面对周祖遗迹及其生息之地之迹,作家联想到了西周文化和曾经在陕西关中北部城市邂逅的西周文化的代表——周代的青铜文化及其在“科技文明和工艺文明里体现出来的浓郁的人文文明,体现出来的制度之美、礼仪之美、文化之美、思想之美和哲学之美”,其中也糅合着的“自然之美和天体之美和和谐之美”。面对这些周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作者找到了黄土和黄土高原之魂,“这种异于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并立而起的伟大文明所在”,这种“人类文明的奇迹之肇始所在”——泾河流域,肇始于黄土地、黄土高原的周代文化。他说,来到这里,是对东方文明和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虔诚朝拜。这其实是为本书的写作先制定的“蓝图”或者“小样”(模型)。仔细体味,全书的结构与这篇“附录”几乎是一致的,只不过放大了要写的各个“细微”之处而已。
还有,《千水万壑走洛河》的文化立论,在“附录”里明显提出来了,这就是秉持钱穆先生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基本观点,中国文化的发源在于黄河的支流。再具体点实际上发源于黄河支流的支流,比如黄河的支流渭河,渭河的支流洛河和泾河。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摇篮,要考察中国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离不开对黄河支流渭河的考察,也离不开对洛河和泾河的考察。
整体来看,柏峰的《千水万壑走洛河》不是单纯地割裂开来叙写洛河方方面面,而是“史”中有“人”、有“文化”,“人”中有“史”,并由“史”与“文化”统领全书。在结构上,则按时间线性顺序,对描写对象或物事进行艺术地呈现。从部分到整体,分总结合、虚实结合,使得整个文字摇曳生姿,一路风光再现,呈现出洛河隐秘而富饶的完整世界。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