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深情 一路歌——读戈帆《三槐集》有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仙娥 时间:2021-02-03
收到《三槐集》很长时间了,应戈帆先生之邀:“看完写点评论”。我知道他也是想听听我的反馈意见而已,毕竟互动是我们写作者之间促进提高的一种重要方式。最近认认真真读完全书,作者文字中传递的一种强烈的鼓舞人心的热流簇拥着我。 戈帆先生平常看起来很内敛,实际上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以他的《三槐集》为证。正像作家商子秦在序言中评价的那样:“这些作品展示着他对故土家乡的深情思念,在人生道路上的进取追求,于事业拓展中的文化自觉,对七彩生活的诗意讴歌。” 诗文集共分四个部分:“三槐丝雨”、“拥抱时代”、“秦金礼赞”、“诗歌田园”。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历时多年写的对故乡豳旬大地、亲人、乡亲的思念和赞美的文章,款款情深,非常感人,浓烈的感情,读了让人心生感动甚至嫉妒。因为处处可以看得出他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故土对他也给予了深厚的宠爱。这是一个一路优秀、事业成功的人士在故乡必然要享受到的待遇,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在那块质朴的大地上。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知道这是作者一种真实感觉,情绪是骗不了人的,你再内敛,心中的情绪会通过文字汩汩涌出,无法阻挡。《遥远的乡愁》,作者把情感的链条伸向历史的深处,以亲历者的感觉,写出了对“古公亶父”的赞美和敬仰,从故乡豳旬大地出发,他带领族人迁徙至岐,辛勤耕耘,有序开发,后来不断强大,取国号“周”,开启了中国大周王朝的辉煌时代。《先生四哥》写了对故乡一位可敬可亲、“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的赤脚医生四哥的深情怀念,那种父子般的敬慕、兄弟般的亲厚、回乡总要去看望的不由自主,把作者对故乡人的深厚感情表达的细腻、到位,真实感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记录了作者1985年考上大学后,自己的激动心情,家人的喜悦和自豪,乡人的贺喜与热闹,处处都是浓浓的乡情和温馨的祝福。最重要的是,这种感情是双向互动的,故乡对他无比宠爱,他对故乡也一往情深。特别是离别家乡,乡人亲人相送时,年轻的作者感恩的那一“跪”,深深震撼到了我,使我一下子理解了那遥远的习俗。确实只有这一跪,才能表达当时强烈的感恩之情和眷恋之情,这是游子的人生宣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故乡文化的挖掘。《怀豳望岐》是对古公亶父离豳驻岐、建国立业那段历史的再挖掘,怀豳门、望岐门,表达了豳旬大地与岐山下周王朝的深情链接。《旬邑,那些与尉迟恭有关的地名》,记录了唐代李世民初定天下,派尉迟敬德去旬邑屯兵耕田的故事。后来大唐需要西征伊犁,大臣徐茂公力推尉迟敬德带兵西征,唐太宗李世民亲临豳旬大地迎请。在沟边三棵槐树下休息时,发现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三棵槐树的影子正好照到了沟那边的村庄,影影绰绰,甚是壮观,唐太宗问徐茂公那是什么村?徐茂公急中生智请太宗赐名,太宗高兴地说:“天随人愿,人随自然,就叫三槐照庄吧”,这就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好美的传说。《旬人话栒》是作者对旬邑名字来历的探讨和挖掘,也非常见功力,看后受益匪浅。 书的第二部分“拥抱时代”,主要写了作者一路走来,对工作环境的赞美,对同事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感动瞬间的记录,笔之落处,情深意浓,一个意气风发的多情少年跃然纸上。特别感人有两处,一是作者每年开年写的那些短小精悍、感情贲张的自我总结,使我似乎听到了战鼓的声响,《一年之计在于春》,《乘上发展的翅膀》,《追求,奋力有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拥抱新时代》,《拥抱黎明的新曙光》……,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岗位的点滴成长。一个事业能达到一定高度的人,精气神都是被充沛的热情浇灌而成,绝不是准备啊、机遇啊说的那么简单。作者很少流露私人情感,除了对爱人的赞美,但从《浅浅的》一文,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书的第三部分《秦金礼赞》,是作者对自己一手创建的秦金事业的赞美,饱含感情,激昂奋进,使我见识了一个善于思考、善于经营、视野开阔的企业管理者。三部曲《秦金赋》、《秦金礼赞》、《秦金行》,情绪浓烈,纵横古今,充分彰显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秦金赋》精炼、唯美,读完叹为观止。《秦金礼赞》是一首现代诗歌,是对秦金事业浓厚感情的集中爆发。《秦金行》是歌行体,读来脍炙人口。 书的第四部分是“诗歌田园”,收集了作者多年创作的诗歌,有现代诗,有古体诗,不乏名言警句,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他感情之细腻、观察之细致、文字之精巧。 总之,戈帆先生的古体诗平仄韵律合矩,意境优美,现代诗虽有些散文化倾向,但情浓意切,触动心灵,时有警句。散文写的也非常好,气息贯通,娓娓道来,感情真挚。有些散文已经踩到小说的边缘,散文小说化也算是一种创新。 著名作家商子秦说:“槐树虽然低调寻常,但内秀其中,木质坚硬,色彩金黄,树身高直,堪为大才。这和我相识的作者本人,好像有着太多相像之处”,我非常赞同商子秦老师的评价。预祝戈帆先生在文学创作上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写出更多的精品华章。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