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乡村启蒙教育的开拓者张兴业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永华 时间:2024-02-09

文/张永华

张兴业,西乡县柳树镇小龙村张氏家族后裔第六代之一,生于1875年,1945年逝世,享年70岁。其父张照功重视耕读为本的家风,育有张治业、张兴业、张昇业、张绪业、张儒业兄弟五人,他们或耕或读,个个勤勉笃实,为人厚道。

图片1.png

张兴业在耕读传家的熏陶下,自幼天资聪慧,志存高远,鉴于家道寒微,矢志奋发苦学,品学兼优,取得在国子监读书职格后,但不以此为进身之阶。

兴业在外求学时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就是要用文化知识武装头脑,用文化去创造文明,用知识自觉地发明和创造社会。因此,他鉴于家乡文化落后,放弃仕途升迁机会回到家乡,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己任,他凭自己之所学,设私塾于柳树镇小龙村张家院子,免费为当地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附近诸多儿童提供就近的求学机会,让他们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新文化,开当时兴学育人之先河。从此,张家院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清朝末期柳树镇乡村教育的发源地。

张家院,位于西乡县柳树镇小龙村二组,地势开阔平坦,南依中南山脚下,北临龙溪河畔。距县城约16公里。据现存于张氏宗祠民国九年“於万斯年”碑载:张氏祖籍本省泾阳县人,明朝万历年间,徙居邑之水东坝越百余年,历传六代至始祖汝旭公兄弟有三:一迁居白家坝,一仍居水东坝,而汝旭公於清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迁於丰渠(小龙村)置产安居。据1986版《陕西省西乡县地名志》载:“张家院,三十户,三百四十四人。因张姓居早,建房成院,故名。”

图片2.png

张兴业与妻子李氏在张家院共同抚育六男二女,继承祖业水田9亩,人口众多,生计困难,历经坎坷辛劳。特别是1929年遭受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家里经常断口绝粮,在那生死攸关的恶劣环境中,张兴业组织二、三、五子三人同心协力,深入西乡左溪、镇巴清水河等地贩运玉米等,又分别在苦竹坝、贯山等地,租田耕种;用劳务所得才使全家度过饥荒。

张兴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耕读传家的古训,供给长子张易鸿就读于汉中师范毕业,回到西乡县在子午、丰东、贯山等地从事乡村小学教育廿余载;新中国成立后,自学中医,服务人民,1963年被西乡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吸收为会员。供给四子张易明在西乡县城医学讲习所,学习医学理论。六子张易选就读于汉中联立中学,七七抗战爆发,他投笔从戎报效祖国;1950年后,供职于新疆军区,为建设边疆勤奋工作,曾被新疆军区司令部评为甲等一级模范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他身居边陲,情系桑梓,为家乡母校原丰东小学集资建校、修建原牧马河上渡大桥、飞凤奖学基金会等公益事业慷慨捐资献爱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学子从张家院受到启蒙教育,走向祖国的各条战线,服务社会。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山洪暴发,龙溪河河水泛滥,院子被洪水吞噬,房屋坍塌。院内居民陆续在老宅附近另修建新住所,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张家院老宅消失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小龙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张家院的遗址上修建了六角凉亭、安置了石桌、石凳等公共设施,对周围的古树进行挂牌保护,这里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场所;时过境迁,斗转星移,生长在张家院遗址东西端数百年的茂盛柘树、药树等在向后辈,讲述着无数学子当年在此的求学故事。

张兴业设立私塾于小龙村张家院,免费传道授业,桃李芬芳。他的这一义举,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精神文明,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作者简介:中学高级教师,汉中市作协会员。曾获陕西省优秀教研员,省地方教育志专家,教育部、人事部、全国教育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媒体发表作品多件。曾主笔编撰第二轮《西乡县志•教育篇》《西乡县教育志》等地方教材。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冬日雪景:寻找心灵的纯净与温暖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