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永远闪烁的明灯(纪事抒情长诗)

写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先驱、中国医学病理学奠基人 徐诵明诞辰130周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伍宏贤 时间:2020-10-16



这是一个世纪前的中国

茫茫夜空,如一座黑沉沉的大山

压抑着,隔膜着,封锁着

亿万万望向星空的、渴望光亮的眼神

在黑暗中前行是迷茫的

在黑暗中摸索是徬徨的

在黑暗中生活是痛苦的

 

中国需要一条出路,需要探索出一条光明的路径

1890年,浙江绍兴新昌的上空

咔嚓一声,一道炸雷撕开黑暗的天幕

一个声音,向着风雨怒吼:我来了,我将拯救这个世界!

我要用心里的火焰擦亮星空,驱散中国上空压顶的乌云

让中国的夜空放射出光明——我,就是徐诵明!

带着上苍的旨意,捧来神的火种

我将为遍体鳞伤的祖国疗治心灵的创伤

让她走出漫漫长夜,活出

泱泱大国高耸挺拔的精气神!

 

聪慧,是一个人天生的禀赋

有的人,用这禀赋打打杀杀,成为凶神恶煞

有的人,鸡肠小肚为利是图,成为势力“小人”

而他,只将聪慧用于苦读

十三岁考中秀才,名甲一方

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

敲开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的森森大门

一颗学术立身的种子,开始

在英俊少年心的沃野深深扎根

 

不是每一个青年心中都充满希望的阳光

不是每一个青年都心怀赴难救国的梦想

而徐诵明,他放弃日本国留校任教的挽留(1908年赴日本求学,1918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毅然决然奔回了养育自己的故土

他要以其所学奉献于祖国造福于人民

 

当一个人面对荆棘丛生的前路

他敢于披肝沥胆以试锋芒

他以执着坚毅开拓进取之精神

开辟出旧中国医学界无数个第一

蹚出了一条条为民健康换来幸福的先河

——中国第一个病理学教研室,在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成立

——翻译了上下两卷浩如烟海的《病理学》教材,是为中国病理学开山鼻祖

——启用中文讲授医学,是为中国用中文讲授西方医学第一人

——开办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为中国人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西医医院

——全力支持学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法医学教研室

……

这太多的第一,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开拓和首创

徐诵明成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将医学科学理念在中国大地播撒

从此,中国有了土生土长的医学人

中国人也有了知根知底的救命恩人

这是一盏灯,这是一道光

这是让中国走出黑暗的一缕光明

 

依靠单纯的学术,能否救国救难

在那黑暗的旧中国,一把把手枪竟然能拍在他的办公桌上

电告 恐吓 威逼,甚至撤职查办

国民党使出所有卑劣的手段

妄图使一个青年的意志屈服

可徐诵明偏偏不信这个邪

他的内心是一个“全靠骨气撑”的世界

同盟会的曙光是他青春的韶华

他不耻于高官厚禄的利诱

坚持“思想独立”和“学术自由”的理念

要在中国大地上,矗立起属于自己的医学精神

他敢于与教育部长直怼,敢于与蒋介石抗争

他挺身而出保护医学教授和进步青年(1937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密电徐诵明,要求解聘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五名红色教授,徐诵明不从;后与陈立夫在电话中争吵,愤而辞职;与蒋介石当面抗争,才将同济大学之根留在上海)

以自己坦荡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治学风范

为百年风云之中国,留下了传世的丰富遗产

他是大学校长的典范,也是铮铮铁骨的一条硬汉

在黑暗的旧中国,徐诵明

恰似一盏不灭的灯火,照耀着未来中国的光明前程!

 

天生我材必有用,徐诵明这天降之材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把病理学科

植根于中国医学教育的殿堂

他是再世之华佗,风尘中遍尝草药之孙思邈

他的魂魄里有着通神之妙道

他每一次对亡故者的痛心哀悼

总是在想如何擒获那夺取生命的罪魁祸首

病理学,便成为医学之根本

成为人类生命蓬勃向上的“活水”源头

 

1919年,29岁的他,被聘“国立北平医学院专门学校”病理学教授

从此,徐诵明的一生便于医学紧密相连

便与中国医学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情缘”

这是二十世纪之初一个中国青年的命运

也是上苍赋予他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

当他握住锃亮的手术刀 小心翼翼剖开死者肌肤的那一刻

走进他内心的不是肮脏的死尸,而是为人类如何活的光鲜

启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与通道

从此,他注定要成为中国医学病理学的奠基之人

正是这个厚实有力的肩膀 搭起了通向医学领域的阶梯

让无数后继者由此拾阶而上

建立起中华医学的一座座丰碑!

 

徐诵明先生,你的一生从不平庸

你生命之光华与中国近代史紧紧相连

你的每一步前行,总是与我的国休戚与共

你坚持同盟会老盟员的最初梦想

把目光看得更高望得更远

你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

你在抗日的烽火里,以先遣“大队长”的身份率众翻越巍巍秦岭

把西安临时大学全体师生带到了汉中城固

建立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西北大学教育“长征”

你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度与风骨

在荒山野岭的城固古路坝

坚持“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

为国家培养拯救中国于水火的“实用”人材


他从不贪生怕死他无党派得失,他视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

宁愿去职“赋闲”,也敢于向国民政府险恶的“除奸”之策说“不!”

正是他的博大胸怀和铮铮铁骨,才赢得至高无上的生前身后名

回顾中国近代史,还有哪个学人

曾担任五所大学校长之重任

而徐诵明因此被誉为“大学校长的典范”,是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驱!

 

天降斯人于大任,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

徐诵明所经历的 正是苦难中国之苦

也正是这“苦”笃定了他的意志 磨炼了他的品格

使他昂首走向了新的国度

 

新中国一切要从废墟上站立起来

花甲之年的徐诵明临危受命

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 总编《中华医学》杂志

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徐诵明先生为新中国医学科学把脉

他主持编制了医学院校发展规划及其教学计划、原则与标准

使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医学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他把自已一生所悟用于教学实践,

成为新中国开辟新天地的医学研究领军人物

就是这样一位忠于国家的医学精英

也遭受到了“漏网右派”的革职、冷遇

其才华被淹没了20年之久,但他

爱国的信念从未动摇,报国的意志也不曾湮灭

1990年,在他一百岁华诞的时候,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中共党史上年龄最大的新生力量

这是一位忠诚而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校园里
       矗立起一座徐诵明老校长的半身铜像

这是丰碑,这是灯塔!这是一盏照耀中国医学教育的明灯
       这不熄之光将永远闪烁在一代代医学学人和从医者的心中!!!

徐诵明教授后人徐冬冬来汉中城固县考察

编辑:唐伟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