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演艺 >

一次来自汪星族的充满“混杂性”的情感拯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裴亚莉 时间:2021-08-16

一个名叫江米条的狗狗,在陪伴了主人12年之后,因为要做出一个假摔的动作来让感情有了隔膜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和解,由于动作的难度太大而且它的年龄也太大,所以摔死了。江米条来到了天堂,遇到了另一条已经在狗天堂里获得了管理岗位的名叫侠客的狗。两条狗因为惦记自己人间的主人,想要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境,于是相约离开天堂三天,将它们的灵魂附体在两个不同的人物身上,到人间去探望自己的主人,并试图将他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这就是不久前上映的电影新作《再见汪先森》的剧情的开始。

江米条的女主人叫方一一,是一名钢琴教师。男主人叫张博,是一名刑侦警察。方一一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结为当代中国人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意义的忽视,这个问题很重要,可以说是影片主创想要借助剧情探讨的涉及到了当代价值观的问题,但相对于剧中人的命运而言,这不是致命的;方一一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她患病了,但是丈夫并不知道她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能够和妻子共度的时光,两人已经走到了要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地步。方一一对于她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归结在:“他太忙了,都把我忙丢了。于是他不问,我也不说。”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影片的主题事实上涉及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危机和困境。这个危机并不具体表现为出轨、家暴、家庭贫困或者其他方式的可见的冲突,而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世界的“互不关心”及其所带来的冷漠感。在这种冷漠感已经造成人的肉身的脆弱和濒临毁灭的前夜(因为我们可以将方一一所罹患的病痛,看作是她的精神世界的困境的外化),已经死去的狗狗因为对主人的爱和忠诚,将其灵魂附着在一个遇到车祸的外卖小哥兰天的身上,重新复活,开始担当拯救城市人精神情感危机的重任。从此,死去的江米条和复活的兰天,就成为了一个实现了身心重组的新人,开始出现在了方一一的生活中。

方一一在游乐场与闺蜜的男伴发生争执,兰天去教训男伴,最后方一一、闺蜜、兰天、王大凡都被带去派出所;方一一因为病痛痛苦入睡后,兰天悄悄潜入她的房间守候在她身边;兰天去方一一爱去的面包店,顺手牵羊拿走方一一爱吃的面包;兰天和方一一吵架后,去方一一常去的面包店,抢着吃她最爱吃的面包,被老板毒打一顿;方一一告诉兰天,自己死后骨灰要装在钢琴里,兰天不忍方消极的态度,一气之下摔碎了方的骨灰盒;学生家长与方一一起了争执,兰天出现并与家长扭打在一起,被身为武术教练的家长暴打了一顿;兰天偷走方一一的药给方的丈夫看,试图让丈夫关心她,化解夫妻俩的矛盾;直到最后,方一一被坏人劫持,兰天为了救她而被坏人枪杀。

和江米条一起从狗天堂来到人间的狗狗侠客的灵魂,则附着在一个以卖狗为生的瘾君子王一凡的身上。王一凡本来是一个屡屡被警察带走的人,让母亲操碎了心,但是自从狗狗侠客的灵魂附体,他完全变成了一个爱和忠诚的化身。侠客生前的主人叶子是一个一心想要成为演员的追梦者,是一个交不起房租、买不起日常生活用品的城市小青年,但是新生的王大凡,进入了她的生活:叶子在便利店想偷东西,王大凡劝她别偷,做个好人;叶子在游乐园当玩偶,被小孩踹倒在地,王大凡就回踹了那个小男孩,并且抢走了他的鸡腿;王大凡想起自己是侠客的时候与叶子在公园叼飞盘的场景,顺手就接住了旁边飞来的飞盘逗叶子开心;叶子参与拍摄微电影《没事找事》,需要路人说出“你在没事找事”才算完成任务,于是王大凡就出现在叶子的每一个拍摄场景中,并且说出这句话;王大凡想让自己母亲开心,想多陪伴叶子,请叶子看戏,希望叶子答应和自己假结婚……而叶子的命运,也因为王大凡的出现,发生了改变:她终于获得导演邀约的那一天,正是她和王大凡约定的结婚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她选择了放弃表演机会,而去和王大凡结婚。

将主要人物所关涉的情节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有一定的必要。因为自从《再见汪先森》于2021年7月9日上映,观众对于影片的评价,反差很大。喜欢这一部影片的观众,认为这是一个讲述爱与陪伴的童话故事,认为影片诙谐、温情且富有生活质感;认为导演在片中设置了许多细节和巧思,演员们的对于角色的塑造能力强,故事结构的整体性强,情节处理深入;认为影片以狗说人,是一种新颖的视角。但不喜欢的观众,则认为:影片风格元素太多,既有奇幻,又有爱情,还有友情和亲情,没有明确的风格意识;认为剪辑混乱不流畅导致影片杂乱无章;认为导演将太多国内外爱情片的桥段堆叠在作品中,过于煽情;认为导演在把控情感时模糊不清,托生后的宠物跟主人间情感暧昧,分不清是狗对人的忠诚,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恋情。我们梳理影片的基本剧情,试图说明影片的剧情是清晰的,是可以梳理的。但同时我们看到,即便是在同一种评价的角度上,不同观众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相反的。

我们推测,导致评价分歧的原因,正在于影片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既有话题的复杂性,也有艺术手段的复杂性。

话题的复杂性,我们上面已经讨论过。而在这些复杂性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影片借助多个人物的处境,展现了当代城市人的精神困境,这个困境事实上就是人与人之间难以理解和沟通、甚至是不愿意沟通、忘记了世界上还存在着“沟通”这一种事物,这就是现代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层面上的严重的隔膜。这种隔膜,既表现在主人公方一一和张博这一对夫妻那里,也表现在方一一的闺蜜的历次爱情经验那里,也表现在叶子试戏场面中所展现出的导演、演员群体以及叶子本人和她的环境间的关系中,也表现在王大凡的生存方式上,因为以猎杀贩卖流浪狗为生的瘾君子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与社会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的断裂,他与正常的人群之间的精神交往,必然是有隔膜的。这个隔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现在所有的剧中人的生活中。这就是影片对当代城市生活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让一部带着明显的喜剧风格的影片,笼罩了同样明显的多思的气质,因而也有悲剧的意味。

影片艺术形式的复杂性,包括了上面引述过的观众评价中所不能认可的元素的混杂,同时也包括了观众所能够认可并且赞赏的巧思。奇幻、拼贴、剪辑不流畅、向世界电影名作的种种致敬、剧情开放、留白太多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上的复杂性,尽管对某些观众而言,可能缺少足够的明晰、易懂、因剧情圆满而来的观影的快感,但毕竟叙事艺术的潮流在最近几十年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后现代艺术的叙事方式已经培养了不止一代读者和观众,而生于1977年的导演王大治,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这种显现着明显的后现代形式风格的影片,它并不是独创,而是时代精神在艺术创作上的表征。也就是说:混杂性,它本身就是风格。另外,在人物设置方面,除了主人公以外,各种次要角色常常以一场戏、或者少量的几场戏的方式,折射出一个行业、一种人群的生存处境和存在状态,像房地产中介、叶子所住的出租屋的房东、想要在微电影拍摄中走向成功的当代文艺青年、街头卖胡辣汤的老板、狗肉铺的老板、武术教练、卖花的而且能唱歌剧的夫妻……对这些人物的塑造,都可以见出编导对其长期的生活积累的全面调动之功,这当然也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获得典型性的艺术创造的能力。

《再见汪先森》的导演王大治在此之前一直是一名演员。作为一个出生并且成长在西安文艺路的秦腔艺术家庭的子弟,他对表演、编剧和导演艺术都有着长期自觉的学习和追求。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再见汪先森》的监制是在中国西部电影鼎盛时期走向事业成功的周友朝导演,周导对影片《再见汪先森》的关心和帮助,从剧本创作到影片的拍摄和修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种发生在两代艺术家之间的工作上的互助和创造上的激发,向观众传递着一种宝贵的历史传承之“诚意”。(裴亚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