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演艺 >

《再见汪先森》,西影的另一张脸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震 时间:2021-08-16

2021年7月9日,奇幻喜剧片《再见汪先森》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让人们感到惊异的是,这部影片明晃晃地刷新了西影的另一张脸。

西影,这个曾经开创了中国西部片的历史,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电影金字品牌,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定型为一张雄浑大气、沧桑厚重,雕刻着五千年文明史和苦难史的西部的脸。这张由《人生》《老井》《黄土地》《红高粱》等一大批西部片构成的沧桑的脸,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脸。

而正在热映的《再见汪先森》一改西影沧桑厚重、充满着悲剧和崇高的西部风格,以奇幻、时尚、劲爆、喜剧的风格,以“爱与守护”这一既充满动人的温情,又发人深省的主题,给人们展示了西影的另一张脸。

《再见汪先森》绝不仅仅是人们所说的一个宠物故事,也不仅仅是一部逗人一乐的喜剧片。这部影片所隐含的对现实、对人生、对爱、对生命的关切与反思,以及作为一部电影的观念、技术和奇幻的想象力,都使其成为一部不可等闲视之的作品。

影片充满时尚、动感、娱乐的叙事,在“人”与“狗”、“生””、“阴”与“阳”、“灵”与“”、“离”与“合”

的临界线上,组成了一个奇妙而完备的故事。整个故事从方一一与张博的离婚和江米条的死开始,到方一一与张博的复婚和作为江米条灵魂附体的兰天为爱牺牲,灵魂归天结束。其间经历了“狗”与“人”即使阴阳两隔依然不离不弃的忠实守护,并由此升华出人世间少有的真实而忠诚的爱。

影片绝大部分采用狗的视角来叙事,使“狗性”成为“人性”的一面镜子,使人性中固有的贪婪、凶残、追名逐利、贪财好色,在狗眼中暴露无遗。而狗则无论生死,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阴间还是阳间,无论遇到多大阻隔、危险、打击,甚至牺牲,都对自己的主人不离不弃、无微不至。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作为“主人”的“人”在自己的宠物面前相形见绌。由此,影片包含的批判性和对人的自我反思显而易见。

如此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不仅在影片奇幻的想象力中获得了合理性和感人至深的效果,而且是在从始到终的喜剧氛围中实现的。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娱乐,当然是电影的本性之一,而真正高级的娱乐则是一种思想的光芒和精神的律动。喜剧,是娱乐的高级形式,而喜剧的内核恰恰是悲剧。《再见汪先森》无疑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喜剧片,但其所揭示的更多的是人自身的悲哀和人生中形形色色的悲剧。方一一身患癌症,却瞒着忙于警务而无视自己的丈夫,并与之离婚;做着明星梦的叶子,经历的一系列滑稽的遭遇背后,却是人被名利奴役的悲哀,竟至自杀;五大三粗的摔跤爱好者,无视自己女儿的爱好与追求,用暴力改变女儿的命运;罪犯马晓军,不仅不认罪伏法,反而劫持人质,开枪射杀“兰天”和很多条“狗命”。这些在狗眼看来是多么的悲哀!

大量时尚元素的出现在西影以往的电影中是罕见的,而且这部影片绝大部分的拍摄场景就在西安。而西部的苍凉和西安的古老在影片中已经被高速度、快节奏、强冲击力的时尚生活所取代。这不仅在客观上反映出这块古老土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西影的影片在风格上的一次巨大变化,以至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西影的另一张脸。

此外,作为一部电影,《再见汪先森》在观念、技术、画面和音乐风格上,都较西影以往的影片有了大幅度的变化。《再见汪先森》走出了西部电影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而是动用了多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制作手段与影片奇幻的想象力相互匹配,相得益彰,辅之以一组动人的音乐,形成了一种故事内容与讲述方式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如此种种变化,让熟悉了西影影片的人们真切地看到了西影的另一张脸,及其背后预示的新的发展走向和潜力。虽然这张脸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话西游》中已经隐现,但《大话西游》以周星驰的港式风格戏说经典,不仅不属于原创,而且单纯追求娱乐效果。真正可以被认为刷新了西影风格的,就是《再见汪先森》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再见汪先森》才是西影的另一张脸。(作者:李震,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