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演艺 >

“柳青是谁?”

专访电影《柳青》导演田波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魏韬 时间:2021-05-28

电影《柳青》剧照
电影《柳青》导演田波
电影《柳青》海报
柳青墓园前的雕塑

“柳青是谁?”电影《柳青》的首场点映会上,记者随手发的一个朋友圈,底下一个小学生如是问道。
  5月19日,电影《柳青》首映礼的当天晚上,记者对《柳青》导演田波的采访伊始,这一问题就抛给了导演。这个略显突兀的问题,让田波似乎措手不及,他顿了顿,回答道:“柳青,这个爷爷,他用他的钢笔真情地描绘了他所生活的村庄里的那条小河,门前的那座大山,天空中飞过的白鹭,稻田里青蛙的叫声,还有农民伯伯一年收割下来的喜悦。他和他们整天呆在一起,交成了朋友,所以他写这些农民伯伯,写得可真实了。谁看了都想到他写的那个地方去看看,他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很了不起。”这是一个“80”后的导演讲给一个“10”后的孩子,一个已经逝去43年的作家为何依然如此伟大,依然具有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当面对“为何要拍电影《柳青》”这样的问题时,田波的记忆在时光之河中溯流而上,总会想起多年前拍摄纪录片《路遥》的那些日渐渺远而日益清晰的时光。2008年,他拍摄的纪录片《路遥》在央视播放。把自己的偶像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搬上央视,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把一个被人们遗忘了的作家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当时,还不到30岁的田波踌躇满志,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和路遥心理上没有距离了。他的心中却不时升起一团迷雾,路遥总是在他的随笔里提到一个人——柳青。路遥称柳青为自己的文学教父、人生导师。
  “谁是柳青?”这时的柳青,对田波而言只是一个没有具体概念的模糊形象。继续深入下去,才醍醐灌顶:柳青给了路遥一本创作上的“圣经”,而路遥继承得那么完美。田波发现了灯塔背后的灯塔,这个巨大的灯塔,叫柳青,这让他亢奋不已。电影《柳青》中,柳青身体虚弱,在病床上录音时,面对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路遥,接着来!”一语双关背后,隐含着导演对于两位文学大师致敬的寓意。
  “很多80,90,00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柳青,不知道这样一位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伟大作家。当我们埋头追求物质的时候,很少有人再去关注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关注我们这个民族曾经走过的那些曲折的道路,柳青就这样被时代滚滚的潮流湮没了。”面对这位文学陕军教父日渐被人们遗忘的尴尬窘境,田波摇了摇头,显得有些遗憾,或者说是愤慨。
  这个微博粉丝还不到一千人的青年导演,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深感自身语言分量的微薄,让他将表达的介质聚焦于柳青的精神内核:“一部电影,可以在整个中国掀起一阵浪潮,离开人们43年的柳青,在未来不久,被遗忘这么久的这位民族的脊梁,他的故事通过电影将给整个时代有梦想、有抱负的广大青年,给他们精神深处以强劲的动力——我想做这样一件事情。”田波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要挖掘一些和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焦灼和迷茫,告诉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如何抉择我们的人生。就像鲁迅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那般,给当下青年下一剂猛药,给年轻人补补钙,增强骨质,让这个国家的青年看到这种宏大的英雄主义气质。
  3年的走访调研,他竭力进入柳青的世界。“谁是柳青?”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柳青最好的作品,是他成就了自己的人格,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人形象。在柳青和路遥身上,他发现有着共通的文人风骨——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肩上有责任,心中有人民。
  历史有时候总是惊人地巧合,柳青用六年时间写作《创业史》,导演田波用六年时间拍摄了电影《柳青》,柳青把陕西农民的语言提升到了一种美学的高度,不同地域的读者都能读出乡土方言的亲切感。“《创业史》中很多语言对话,直接可以用作电影台词。电影还原了《创业史》,让观众进入到乡村,进入到人物的世界,可以和小说《创业史》结合起来,这是剧本的一大创作,我不仅拍了《柳青》还拍了《创业史》。”
  电影中,从柳青35岁风华正茂,人生正处在灿烂处开始。导演意欲展现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试图参与到整个中国的变革中这样宏大的命题。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主旋律电影如何摆脱说教的窠臼?是把柳青拍成一个蹲点干部的形象,还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形象?电影创作阶段的这些困惑,后来一一迎刃而解。因为在柳青身上,这两种身份天然地融合,心中有人民,这是他的底色。
  让主旋律电影更显生动,更能吸引人,田波在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新主旋律”。在他看来,这是对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的一次颠覆性改良。不违背历史、不篡改历史、不异化历史。电影《柳青》被众多影评人认为大胆而有突破,其中涉及到一些敏感历史时期,镜头均艺术化地予以表现。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在他的坚持下才最终保留下来的。“电影创作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区,柳青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那样的背景,能够塑造出他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把这个人物结结实实地放在他生存的土地上,人物是立不住的。历史的真实加上艺术地处理,才能最终呈现出艺术的真实。”这些片段在田波眼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精准地还原了那段历史的气质和质感,“去掉一段东西很简单,一个按键就删除了;加上一个东西,必须得深思熟虑,那是对历史和人物的思考。你塑造英雄,得先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如果没有这一点勇气的话,是无法面对这样的大师的。”
  田波对以往的某些“主旋律电影”嗤之以鼻,脱离了生活,人物符号化——不能犯错误,不能怀疑,也不能痛苦,甚至不能犹豫。政策指令下达之后,主人公即刻如机器人一般立马投入行动。这一次,田波要创作一个和以往不同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艺术家的形象,他不愿意去说教。“柳青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很有典型性的党员干部。他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底色是红彤彤的。14岁加入共青团,他从小受到心灵的洗礼,就是新文化革命,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柳青既是一个干部,又是一个写作者。写作,就是为了广大人民,因此无论是作为干部的身份,还是作为作家的身份,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相融的,信仰和写作是融为一炉的。”
  电影没有单纯地表现柳青吃了多少苦,干了多少事,表象地去表现一部《创业史》。而更关注的是,幕后的人性光辉。“在我眼里,他就是一颗金子,从沙堆里面捡出来擦亮,用现代人的审美,雕刻呈现到大荧幕上,然后在每个观众的心里种下一颗参天大树的种子,没有比这更荣耀的事情了。”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农民说:“柳书记,你在我们这儿图个啥呢?”柳青回答道:“我就想和大伙黏在一起嘛。”老百姓的潜台词是,你是官家人,老百姓觉得有隔阂和身份的差别。于是,柳青瞬间做了决定,三七分的发型剃了,西装革履换成了农民装扮。在充满宗教感、神圣感的氛围下,他宣誓似的说道:“我要和以前的写作告别了。”这一经典的画面,导演阐释为,从凡尘中回到了他心灵的归宿,从此以后,他把这本人民的“经”念得最响、念得最亮、念得最彻底、念得最真情。
  美术设计出身的导演田波,注重用镜头语言营造心灵之美,通过画面来表达出画面的美感,在电影中将抠细节几乎做到了极致。从美学角度来讲,在主旋律电影中,这部电影的突破堪称惊艳。电影中放在桌子上托尔斯泰的照片出现频率很高,柳青捐献稿费时踟蹰思忖,电影镜头给了照片特写,柳青正是以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这样的大师作为人生的参照坐标,这样的念头一升起,便让人心生敬意;妻子马葳给柳青端来洗脚水,镜头掠过柳青沾满泥点的裤腿,深入生活的寓意不言自明;当大雨夜掰玉米时,车轮陷进泥泞里,这是对于时代的一个隐喻,时代在前进的过程中陷进了泥潭,而柳青背上起了脓包,依然咬牙用力推动车轮走出泥潭。
  村口的老槐树下,大人小孩齐聚于此,拍出了乡村、乡土之美。这是田波把自己童年时期在陕北高原上感受到的乡土气息,在关中大地上重新展现并升级。“我家门口有棵老槐树,就是傍晚村里人聚会的地方,村里所有的信息都在这里交换传播,这是乡愁的印记。”那棵老树见证了这个村里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那是导演个人的记忆。电影中呈现出的每一个画面,也就是导演对乡村的一种敬意、缅怀,或者一种乡愁。
  电影中很多画面中背景都横亘着秦岭,这一形象对于导演来说有着另外一重意义。“大秦岭的美,是这部电影的气质,隐喻民族的脊梁。6年时间的打磨,这部电影像卷轴式的山水画一般徐徐展开,有着隽永的美感,我想让观众看到屏幕以外的空间,就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农民群像。”
  对于追求极致完美的导演田波来说,事实上,最终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并非百分之百完美。那些被删减掉的镜头包含着导演的诸多遗憾。在最初的版本中,柳青晚年从牛棚出来之后,《创业史》还没写完,彼时陕北大旱,灾民到关中来讨饭,这段长达6分钟的戏份被删掉了。在田波看来,这恰恰是电影的高潮:家乡的父老乡亲找到柳青,希望他能够给相关领导反映灾情。柳青作为一个作家,这时候将一生为之付出心血的《创业史》搁置一旁,用两年时间去写那份《建议改变陕北土地经营方针》的建议书,建议退耕还林,种植果树。
  在电影的结尾处,人民作家的真正内涵,在他人生困境的时候顿时拔地而起,这一“超越”的过程遗憾地被删掉了。“那时他已经生命垂危,知道自己的《创业史》写不完了,而能够惠泽陕北人民的,就是那份建议书了。他的生命饱含着对人民温暖的爱。”
  而柳青的崇高正在于此。他认为,自己的小说来自于左邻右舍群众的生活中,小说所换的稿费就应该回馈于他们。人民成就了他,他回馈于人民。柳青在皇甫村的破庙里活生生地把自己雕刻成了一尊菩萨,电影里农民们说:“柳书记坐在这庙里,咱就有了神位了。”
  5月24日,猫眼电影上,《柳青》的票房只有31万,与同期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9亿多的票房相比,显得不堪一击。即便是倾力6年打造,陕西本土投资,本土题材、本土拍摄、本土主创的电影,电影院排片依然很低。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缺钙的民族。”采访结束,田波以剧组特制的文化衫相赠,衬衫正面写着“深入生活”,背面写着“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他弯下高大的身子,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像是在签一份承诺书,或者说是一份宣言书。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编辑:小树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