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临渭区:巧用“小板凳”撬动“大治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3-05-1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广泛推行“小板凳工作法”,主要采取宣讲、服务、议事等方式,广泛听民需、问民计、解民忧,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板凳“宣讲”进万家 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依托小区党支部,以“小板凳+宣讲”的形式,将特色课堂搬到居民身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党员群众补足精神之钙。 红色课堂铸魂。寻找身边老军人、老党员等银发榜样,以讲红色回忆、听革命故事、办微型党课等方式向居民宣讲“四史”,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凝聚社会正能量。 精英课堂赋能。挖掘辖区医生、律师、教师、警察及热心居民等精英群体,为居民讲解卫生防疫、法律常识、文明创城、营养健康等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文艺课堂添彩。联合文化馆、电影公司等文化团体社会组织,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气等,为居民提供戏曲、歌唱、书法、舞蹈等文艺活动,让小区院落里的群众生活有意思更有意义。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活动1200余场次。 小板凳“议事”促和谐 将“板凳会”开到百姓家门口,第一时间收集群众所想所需,想方设法为居民解忧解难解困。 大走访听民需。利用小区网格长(员)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常态化组织“双报到”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群体走进小区,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倾听民声,通过收集意见建议,建立健全问题台账,纳入待办事项清单,逐一处理解决,将居民“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微议事问民计。社区(小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党建联席会成员、党员、居民、网格员、物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商解决业委会组建、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管理、生活环境卫生改善、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群众关切的大小难题,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人民街道东风社区将小板凳议事会升级为“晚间聊吧”,解决了6个小区脏乱差问题,修建了居民议事角和小花园,让“三无小区”彻底变身。 快处置解民忧。各社区(小区)接到各类群众投诉反馈后,第一时间会同相关责任人,上门入户与居民商讨化解办法,5年来累计解决各类物居矛盾、邻里矛盾、商居矛盾等1.8万余件,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临渭区在2022年度平安创建居民满意度测评中获得99.27%,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小板凳“服务”暖民心 按照小区类型和居民需求,各社区通过提供形式多样、高效便捷的品质服务,把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 办公桌设在家门口。各社区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和伤残退役军人等群体出行不便,便将高龄年审、军人优待证办理等业务搬进小区里,在小区设点的同时上门为居民办理业务,5500余名居民受益,“小板凳”成为了移动“办公桌”。疫情防控转段期间,部分群众缺乏药品,各社区小区一同发起“邻里援手、余药共享”倡议,在小区设立共享药箱,为万名老人发放“健康爱心包”,守护百姓安康。 暖心事办到心坎上。针对部分小区里的老年人、残障人士、事实孤儿、困难群众等群体,各社区广泛发动组织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党建联席会成员开展暖心慰问、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全区通过“小板凳”累计解决问题2300余项,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解放街道陕西路社区网格员走访发现部分老人存在午饭难问题,便对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们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解决儿女后顾之忧。 微服务活跃在邻里。通过发动小区达人和引入个体经营户、社会组织等,为老百姓提供修理家电、缝补衣服、修鞋磨刀、理发按摩等小微服务项目,让“邻家巧匠”弥补小区便民服务缺项。在小区里开办“红色集市”,组织群众在传统节日开展美食分享、插花茶艺、文艺课堂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邻里文化活动,站南街道四号社区、人民街道东风社区等常年定期为高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走出“党建+养老”的新路子。 编辑:大风 责编:姜琼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渭南:聚力文明实践 共创文明城市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