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西汉封泥665枚的张闫遗址或为汉惠帝安陵邑下辖乡级建制聚落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梁飞燕 时间:2025-02-17
张闫遗址出土的部分封泥 来源:考古陕西公众号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度考古发现中,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张闫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引发关注,该遗址出土665枚封泥,印文内容可分为安陵邑属官、专门机构、县以下基层组织、私印、其他等五类,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发现。作为汉惠帝安陵邑的组成部分,张闫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西汉帝陵考古,特别是西汉陵邑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西汉陵邑规模、分区、内涵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闫遗址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张闫村,东南约1千米为汉安陵邑北界。遗址周边2千米范围内曾发掘有多处两汉时期遗址、墓地。2023—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该遗址展开工作,清理房址、灰坑、水井、道路、壕沟、墓葬等丰富遗存,厘清了该遗址自西汉时期聚落址——东汉、晋十六国、北朝、唐宋时期平民墓地——清代建筑址及平民墓地的演变沿革脉络。 据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工作最重要发现为西汉时期聚落址及出土封泥。聚落由道路与水利系统、居址、手工业遗存、儿童葬等要素构成,时代自西汉早期延续至西汉晚期。聚落内部以道路或壕沟分区,其中一条宽41米的东西向道路横贯遗址。居址有半地穴及地面式房址两类共80座,地面式房址成排规整布局,最大一处院落式房址面积达960平方米。密集的灰坑、水井围绕居址分布。手工业生产种类见有制陶、铸币等。儿童陶棺葬集中分布于道路两侧。 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出土封泥665枚,集中发现于18座灰坑中。封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保密措施,通常用于简牍文书的封发。具体做法是在绳结处加上检木,并在上面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此来防止文件在传输过程中被私自打开或泄露。此次发现的封泥多与汉阳陵邑出土C式封泥相同,少量背部见有竹、木检痕或封压囊类软物痕迹。其中以安陵邑属官、县以下基层组织最多。所见安陵属官有“安陵令印”“安陵丞印”“安陵右尉”“安陵置尉”等;专门机构均为仓储职能相关,如“少内”“库印”“仓印”“厩印”等;下辖乡名见有“西乡”“中乡”“北乡”“都乡”等,以“西乡”发现最多。 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部馆员张杨力铮表示,根据发掘资料推测,张闫遗址应为安陵邑下辖的乡一级建制聚落,这一等级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目前是极为罕见的,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对研究秦汉时期基层社会机构的设置、管理及经济、文化等奠定了基础。结合遗址内发现的东西向大道,用其串联周边其他汉代遗址或墓地,有助于构建安陵邑周边遗存的格局脉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关中地区汉代乡邑制度的研究走向深入。 此外,大量封泥的出土,是继汉景帝阳陵陵邑封泥发现之后,陕西乃至北方地区汉代封泥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出土封泥的时代明确、数量较多、种类丰富,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发现的新见实物,为进一步研究西汉陵邑管理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编辑:林夕上一篇:陕西西咸新区西郭村发现汉惠帝安陵陵邑居民公共墓地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