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俗摄影协会创始人黄复老师在京病逝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吴汉兴 时间:2022-10-1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汉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离休干部、原陕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副编审(副教授),民俗摄影家、陕西民俗摄影协会创始人黄复老师,因病医治无效,2022年10月2日在北京家中不幸去世,享年91岁。 黄复,祖籍江苏宜兴,1932年生于天津,早年在天津、北京求学,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在共青团北京市委任职,1957年调至团中央《辅导员》杂志任编辑。1958年随团中央干部下放劳动锻炼队到陕北,一年后留团陕西省委《陕西青年报》《红色少年报》任编辑、记者。1964年下放临潼做中、小学教师等工作。1975年调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做工会工作。
1982年“归队”,在陕西教育学院从事摄影教学工作。自1983年开始从事民俗摄影实践与研究。曾编著摄影教材《摄影技术基础》,主编《黄土风情》《闯王故乡行》《米脂婆姨的风采》《史圣后裔追踪》等陕西民俗画册,出版民俗摄影随记《源缘》、民俗摄影理论专著《情感、理性、纪实——民俗摄影求索》及陕西民俗摄影协会内部教材《民俗摄影讲稿》等。 1990年他与马树槐、张居琏、钞希文、李生程等人在北京举办《黄土风情》五人摄影展,2002年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举办了《米脂婆姨的风采》摄影展,2004年在北京举办《我心中的黄土地》个人民俗摄影作品展,2009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黄土地古风遗俗》摄影展。2002年辞去陕西民俗摄影协会领导职务回到北京后,开设博客“民俗摄影 百姓生活”,继续耕耘传播民俗摄影理念。2012年其八十寿诞之际,完成出版封笔之作民俗摄影系统论著《贴近黄土地》。 黄复老师曾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并负责理论研究工作;是陕西民俗摄影协会的创始人,并担任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其任职期间,先后组织“黄土民俗”“黄河民俗”“陇州古风年俗”“黄土地过大年”“米脂婆姨专访”等创作活动,并举办“陕西面花”“关中社火”“米脂婆姨的风采”等十多次民俗摄影专题展览及多次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 黄复老师多年来以陕西民俗文化为课题,进行摄影创作和研究,多次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及理论文章,并经常在我国对外报刊上介绍陕西的民俗文化。对发展陕西的民俗摄影事业,挖掘、宣传古老的黄土民俗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多年来的辛勤劳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讴歌民族精神及发展民俗摄影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官网了解到,2013年11月27日到12月6日,该校举行“民俗摄影家黄复先生作品展”。展览结束后,全部展品将进入图书馆馆藏体系。 开幕式上,学院刘宏佺副院长发表讲话。图书馆馆长贺继康致辞。黄复老师受托人李娇萍教授、黄复老师代表梁朝阳部长、离退处李彤处长及师生代表等先后发言。与会代表热情赞扬和高度肯定了黄复老师的爱校精神与艺术成就。黄复老师是该校离休老同志,他长期从事摄影,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黄复老师心怀学校发展,情系教育事业,在2013年上半年把自己珍藏的作品捐赠学校图书馆收藏。 讣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离休干部,原陕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副编审(副教授)黄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2日在北京家中不幸去世,享年91岁。 黄复,男,汉族,籍贯江苏宜兴,1932年5月22日出生于天津。1939年9月至1949年6月,他先后在天津新亚小学、河北唐山开滦小学、天津耀华中学、北京大中中学和北京五中完成中小学教育,1949年2月在北京五中加入民主青年联盟。1949年6月30日,黄复同志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参加工作。1949年7月至1964年4月,他先后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青年报》和《红色少年报》从事干部、编辑和记者等工作;1964年4月至1975年4月,他先后在陕西临潼华清小学、临潼雨金中学从事教育工作;1975年5月至1982年5月,他在第十冶金建设公司机械化公司从事干部工作;1982年5月至1993年2月,他在陕西教育学院电教中心从事电化教育技术及相关教学工作,1988年12月获得副编审职称;1993年3月黄复同志在原陕西教育学院离休。 黄复同志建国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他一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和摄影、电教事业。他早年就从事青少年报刊编辑和摄影以及中小学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编辑摄影和教学实践经验。1982年5月调至我校电教中心后,他一直从事电教摄影、教学幻灯片编辑制作以及摄影课的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学院电教室的建设工作。在工作中,他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技术,编辑制作有关化学、生物学、幼儿教育学、职业教育等学科以及《摄影基础知识》等教学幻灯片约20套1500幅,较好的满足了各学科教学所需,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好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黄复同志还参加了大型画册《陕西》以及《陕西县情》的主要摄影编辑工作,并发表了大量的摄影作品。由于他独特的摄影风格和较高的摄影艺术水平,他的成就被收录在《陕西摄影人物传》中,他本人也入选《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学校获得了荣誉,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同志深感悲痛,并表示沉痛的哀悼!遵照黄复同志生前遗愿和家属意见,丧事从简。黄复同志已于2022年10月6日安葬。特此讣告! 黄复同志一路走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022年10月7日 本组图片提供/贾莉“痴文迷影”公众号 民俗摄影的自我觉醒 ——评黄复民俗摄影新作《贴近黄土地》 袁毅平 黄复先生是位孜孜不倦于民俗摄影理论研究的摄影人,近来出版了民俗摄影新著《贴近黄土地》,较完整、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民俗摄影的问题,包括民俗摄影的理论基础——民俗学、民俗摄影的特征和创作规律、民俗摄影的价值取向等等,同时,还以大量的民俗摄影作品为实例,结合对各类民俗摄影的创作活动,生动、具体地论述了有关民俗摄影的实践问题,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中国民俗摄影理论专著。 民俗摄影,既是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又是摄影中的一个门类,所以要研究民俗摄影的价值和地位,既要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也要从摄影的整体功能中来考察。作者正是从这两方面来研究民俗摄影问题的。 作者认为,民俗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摄影门类,其任务不仅仅是民俗事象的搜集与记录,还要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进而用图像的形式揭示民俗文化的内涵。他特别强调民俗摄影的学术性特征,因为这一特征关系到民俗学、摄影学以及其他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学问,因而要求摄影者必须具有清醒的民俗意识和相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创作作风,以及搜集资料、选择拍摄题材、制定拍摄计划等能力。他认为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也才有它的学术价值。 民俗摄影的真实性也是作者特别强调的特征之一。他认为民俗摄影属于纪实类摄影,拍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是真实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丝毫不能干预、导演、伪造乃至后期加工,否则“所拍摄的民俗照片就会给读者传递错误的信息”,并可能给有关学术研究造成误导,贻害后世。所以他认为“真实性是民俗摄影的生命”,这也是他把“真实性”作为民俗摄影重要特征的原因。当然,作者非常明确,“强调民俗摄影的真实性,绝不是将民俗摄影简单机械地当做对现实的记录,而是要将民俗蕴含的文化积淀与民族精神聚于瞬间形象中表现出来。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升华。作者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性的理论观点,如把民俗摄影的创作规律概括为:“生活是基础,情感是灵魂,深入是关键,理解是升华。”又说民俗摄影的核心是:“生活是源,百姓是缘,民族文化是根。”读罢本书,从字里行间发现作者十分强调从事民俗摄影应有强烈的“民俗意识”,这主要是为了强化民俗摄影的本体意识和独立地位。由于民俗摄影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人们往往容易把民俗摄影混淆于民族风情、社会生活等其他门类摄影,这就容易模糊了民俗摄影的真正涵义,淡化了民俗摄影的本体观念。 其实在我国,民俗摄影几乎是与我国摄影发展史同步而行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不乏民俗摄影的拍摄题材,同时也不乏反映这类题材的摄影作品,只是一直没有在理论上确立民俗摄影这个独立概念。这些年来,随着民俗学的普及,也随着民俗摄影自身的觉醒,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俗摄影的重要作用,但是理论与实践相比还是很薄弱。因而作者有关民俗摄影的理论,尤其是这本《贴近黄土地》的出版,对于民俗摄影的发展很有意义。(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06月11日。黄复编著《贴近黄土地》由三秦出版社2012年出版) 编辑:金苗 责编:高思佳 终审:赵梓希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