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我认识的杨小琪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郑宏义 时间:2019-10-14

魏碑楷书《沁园春·雪》

对联

临赵之谦《百禄是总》

临赵之谦《甄叔迦宝,光照大千。辟支佛鞾,不知其年》

临赵之谦《或骑麒麟翳凤凰,南极老人应寿昌》

临赵之谦《食玉英,饮澧泉》

山水画《深居图》

楷书《春游净业寺记》

我认识的杨小琪是个书法家。他言语温和,时常给人一张笑着的脸,是那种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笑,胡须刮得干干净净,肤色白净,身躯健壮,绝对的雄姿英发式人物。与他接触你心里不会沉重,也不会累,更不会背上包袱,他能给你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和力,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语讲,就是他能给你带来正能量,让你心里踏实充满快乐。遥想公瑾当年的感召力,无非也就这样了吧。

杨小琪是以公务立命的,是以书画养身的,诗书画印全能,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锦绣好文章,闲暇时养花养草颐养心性,心性养得与众不同,比如情人节到了,他不买玫瑰,写两段情诗照样能赢得芳心,我说,这真是高手,生活里的高手。他在送给老婆的现代情诗里这样写道:“还曾记得,与你相识的那所小学。还曾记得,送你回家的那轮明月。还曾记得,蜗居生活的那间陋室。还曾记得,携手漫步的那条长街。”我认为只要懂得生活,懂得温馨和浪漫的女人读到这儿,基本上心就开始热了。紧接着他在诗里又用了四个“难以忘怀”的长句,勾勒出了妻子操持家务的艰辛、孝敬父母的体贴、哺育儿子的喜悦、夫妻同行的相知。我想读到这儿,做为妻子,接收此情诗的第一人,自当是泪盈双眼了,这泪水是辛苦,是理解,是幸福。诗的高潮他是这样表现的,用前后呼应的手法,给妻子,也给读者了一个缠绵的回味,像电影里的蒙太奇,将镜头推得很远很远:“又是情人节,又是一个没有玫瑰花的日子,你我拥情私守,说起那所小学,那轮明月,那间陋室,还有那条长街。回味那股艰辛,那般体帖,那种相知,还有那份喜悦。直到白发如雪,直到那白发如雪。”小琪是个性情中人,时常打油或写些古体诗,我只读,不掺和,没有能力与之唱和。今年的五月,陕西关中道上的天气反常,忽冷忽热的,麦都开始熟了,雨水还沥沥拉拉地下着,小琪在长安城里住着,操心小麦的收成,担心小麦的收割。一日酒后得劲儿,说自己本是农家子,夏无晴天雨生愁,愁农,愁雨,愁夏收,虽带八分醉意,亦能打油一首《五月雨》:“忽阴忽晴五月雨,换来换去春夏衣。伤心何必垂青泪,麦黄田埂怎开机。”我是在微信的圈子里读到这首诗的,恰巧我于前日也特意去了郊外,看成熟的麦子,感恩大地赐予我们粮食,感谢种粮人的辛勤,每年都要去看的,与小琪有同感。所以在读了他的诗后,我回复说:“麦黄,麦黄,麦在大田恨雨长。小琪,小琪,虽有醉意想农忙。”小琪立马回复说:老兄厉害。还给我竖了三个大拇指,送了三朵小红花。得了表扬,我心里美滋滋的,直感谢小琪给人戴高帽子的手法。诗人多对生活感悟颇深,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胸腔里装着一颗澎湃的心,不起眼的一点小事,在诗人的眼里就波澜壮阔啦,他也不例外,他的诗就是他的生活。一日清晨,估计是个双休日吧,要不哪有这么清闲呢,他去灞河边散步,赏水中荷叶,看芦苇丛中的野鸭,闲适之情顿生,随即填词一首《浣溪沙·六月灞水》:六月晨风灞水边,时闻野鸟戏林间,河滨漫步自清闲。荷叶翩翩铺水面,波光闪闪柳如烟,浮云一抹在长天。我读后曾在心里说过一句话,没人知道,小琪也不知道,今天写在这里:诗人多情。

小琪是个书法家,他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上下过功夫,这一点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另一个关注。中国文化讲究“诗词歌赋好文章”,他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从他发表在《西安晚报》上的,洋洋洒洒一千八百零九字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赋》就可窥见一斑。在《世园赋》中他先以明快的笔法介绍了世园会的起因,续而以恢宏的气势描写了西安十三朝古都,南踞秦岭,北倚渭水,千年风雨帝王兴衰事,旧貌换新颜,着力渲染灞水之滨传奇的历史色彩和四季迷人的景致变化,接下来小琪又借来司马相如之笔,细腻而夸耀地描写了世园会建筑是集中华传统之美以融合三秦乡土风貌而成就的天仙之作,是揽胜世界各地风光的荟萃之园,以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笔法,字句押韵地,句式参差地,错落有致地,文辞华丽地,浓墨重笔地写园艺之百园,让一座道不尽人间之景,说不尽世间之奇的百变之园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篇《世园赋》后来被他用艺德轩墨汁,水纹宣纸,精致的小狼毫,写成了三米多长的小楷手卷,从卷首、卷中、卷尾、接纸、题签、跋文、用印、装裱都非常讲究,也非常精致,是他用心血完成的力作,当视为珍贵。我与小琪一同参加过多次书画公益或采风活动,镜头里留下了他在工厂、在农村、在军营、在学校、在老区的身影,对于这些活动他多会以优美的文字记之。如《蒙蒙细雨葛牌镇》《五月的西安》《游铜川药王山记》《叫一声乡党叔,你一路走好……深切怀念陈忠实老师》。因我有一篇同题的陈炉手记,所以就对小琪的《春日游陈炉镇王家瓷坊小记》有了偏爱,撰文里夸他,当面触景生情地夸他,双管齐下,直夸得小琪想在王家瓷坊住下来写瓷,我埋怨陈炉都让小琪和我的另一位朋友写完了,逼得我只好写手记。小琪的这篇陈炉王家瓷坊记,简而雅且有古意,颇得陶庵笔风,今天读之还是爱着。

小琪是书法家,是以书法而名的,书以画附之,刊石以增色。他循的是“书画同源”的源,讲究和追求的是“书品,画品即人品”,他那一肚子的“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是他学养和本性的具体表露,这些表露完全是为他的书画服务的,他让书画相互作用,书法中参着画法,画法上参着书法,而后又以书画的精神面貌刊石刻印,点线间留下的遗憾,用遗憾来磨炼,这些就是小琪成功的关键。他的书法,行楷篆隶皆能,尤其是在魏碑上用功最多,笔法非常娴熟独特,他给碑味儿加进了灵活,结字上左短右长,棱角分明又不失温和,用墨以画法入字,强调干湿浓淡墨分五色,有灯下皮影的明快,砖石佛塔的厚重,形成了自己端庄雅致,清新可人的作品面貌。我藏有一幅他书写的魏碑体,四尺对开横披,上书“善乃福源”,给人骨肉丰美,沉着厚重的感觉,应是他的当家门面。我认为小琪选择魏碑并书写得出色,是与他自己的性格相吻合的,我就常听到他承诺事情时浑厚的二字口头禅“能成”,听的让人踏实,如读了他的魏碑。他的书法最夺眼球的让我说,还应当是他含魏碑笔意的手札小行草,这东西招人,可谓是过目垂涎三尺,揽怀爱不释手,应该引起爱好书画朋友的重视。我前面就说过,小琪也画画,他画画纯属技痒难耐,是用他书法的老到线条在绘画里找快乐,他涉猎的是元四家,元四家擅长水墨山水兼工竹石,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这种风格很适合他的胃口,能让他舒展胸中逸气。同时小琪也偏爱石涛,亲近黄秋园,在他的山水里能看到他在绘画上是用了些功夫的。我喜欢他的两幅作品,一幅《倚仗寻春家何在》,另一幅《夏山高隐图》。小琪有一间不算小的工作室,名曰“抱朴堂”,字是自己题的,匾额也是自己操刀刻在一块老门板上的,他就是在这块匾前玩刀勒石搞篆刻的,玩着玩着将自己玩进了终南印社,这个不简单。终南印社是继西泠印社、东湖印社之后在国内成立的第三家印社,是陕西历史上第一个篆刻团体,印社人才济济,像刘自椟、陈少默、傅嘉仪、赵熊、魏杰等等都是在全国叫得响的人物。说来有些遗憾,直到今天我也没能见过小琪操刀时的风采,只是臆想着他刻印时咔咔的切刀声和冲刀留下的石花四溅,想象不出他鼓起嘴巴将石粉吹散是个啥样子。篆刻这门艺术是方寸上的风流,对于杨小琪的篆刻艺术之印象,完全来自于他的作品。我认为小琪在篆刻方面走得踏实,时有出新,得益于他精湛的行楷篆隶书体,他在古玺秦泥汉印里找刀法,在明清诸家碗里捞精华,师古而不泥古,他领悟了“印外求印”“印从书出”的真谛,所以他的印,字法、章法、刀法是得道自然的,如老农在自家地里种庄稼,什么好就种什么,种成什么样子,全由着自己。

生活里的小琪人情练达,常与道友雅集,小聚有茶有酒,也有诗词唱和。贤惠的妻子今年也开始跟他学书法了,儿子在西安交大附中读着高中。记得一次坐他的车去白鹿塬上,小琪热心地给我介绍樱桃红了的时候塬上是怎样的热闹,当车路过一个大冢时,他又给我讲那是汉薄太后陵,讲陵的主人薄姬与刘邦的故事。在车上,书法的事情交谈得多了,他给我打比方:啥叫书法家,书法家就好比开车,车需要加油,书法家临帖就是加油,油加得满,才能跑得远。这就是我认识的杨小琪,他是把生活和书法混在一起的。


杨小琪个人简介


杨小琪,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百优人才,陕西省青年书协副主席,陕西省书协理事,陕西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陕西省职工书协常务理事,西安市书协副秘书长,抱朴书社社长,终南印社社员,陕西省第十届青联委员。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行书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羲之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三晋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普洱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第二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协主办)

获“复圣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协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楷书创新名家邀请展(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主办)

入展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第六届成果展(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办)

入展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西泠印社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西泠印社主办)

入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作品展(西泠印社主办)

获《书法导报》2005年书法篆刻年展二等奖(《书法导报》社主办)

获《书法导报》2006年书法篆刻年展银奖(《书法导报》社主办)

自作诗书法作品入展当代中华诗词书画展(中华诗词学会主办)

入展陕西省自作诗文书法篆刻作品展(陕西省书协主办)

篆刻作品入选中国印大展(西泠印社主办)

入展陕西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展(陕西省书协主办)

入展陕西省第四届篆刻艺术展(陕西省书协主办)

论文《关于当代楷书创作与发展现状的思考》入选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主办)

《对中国榜书艺术面临困境和发展方向的思考》入选全国第三届榜书大论坛(上海榜书研究会主办)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