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13号‘钉子兵’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济朴 时间:2019-10-0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记者 李济朴)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领导指挥方队”备受瞩目。这个方队年龄最大59岁,最小的24岁,领导指挥方队有352人来自全军24个大单位共有将军、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和上尉等多个排面,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部队各呈5路纵队,方队中的13号“钉子兵”是来自武警陕西省总队干部马康超。10月1日,各方队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了祖国人民检阅,马康超热泪盈眶:为了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早在今年的4月1日,马康超接到通知,次日到北京参加阅兵选拔,听到这个消息,他既兴奋又紧张,能够在天安门接受检阅,那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但同时他也担心会落选,那就辜负了领导和战友的期望。次日参加阅兵选拔的有30人,测身高、量臂长、腿长还有队列动作,淘汰了一半。由于马康超军事训练成绩过硬,他轻松通过了这次的选拔。开训后他才知道:第一次的选拔是最轻松的选拔。前两个月是在营训练,训练主要以单兵队列动作为主,每天数千次的踢腿摆臂,几个小时的军姿训练,让他全身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让他手脚发麻。但最为致命的是他的颈椎弯曲,造成肩膀左高右低。

在方队组织的第一次单兵考核中,他的成绩位列105名少校里排名倒数第二。成绩出来的时候,他想到5月底还有一次淘汰考核,心理压力特别大,好几天睡不着。教练告诉他,孤僻动作经过上千次的训练可以纠正,但是身体的缺陷很难纠正。当时他想到了放弃,这么大的训练量,最后还要被淘汰,就算不被淘汰最后也可能到预备队,到不了天安门。

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给老部队领导打电话,准备告诉他自己想退出的想法,可是话还没出口,部队领导就问他:训练苦不苦?家里有没有困难?有困难就及时报告组织......马康超眼眶一红,想退出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来了。他下定决心:绝不能对不起组织关心!别人上千次纠正问题,自己就纠正上万次!一定要参加受阅!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出晚归,自己在正常的训练上自我加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的体重直线下降,瘦了20多斤,从85.2kg降到了73kg,最多的时候身上贴6块膏药,他终于在5月底组织的淘汰考核中取得了少校层面前10的成绩,顺利进入第二阶段训练。

第二阶段是集中训练,这又是一次激烈的竞争。大家都知道:这将直接影响以后是否能进方队,是否能走过天安门。

天气逐渐变热,领导指挥方队在27名将军的带领下,为了“世界一流、历史最佳”的目标拼搏着。由于领导指挥方队平均年龄偏大,要想达到阅兵标准,就要付出更多。“一天三身衣”“踢破几双鞋”“各种伤病痛”都是普遍现象。

由于马康超的队列动作过硬,被定为13号“钉子兵”,据了解,领导指挥方阵队中特殊排和列的队员组成了方队的框架,所处框架位置的队员往往被称作“框架兵”、“钉子兵”,要求对正和步幅准确无误,以维持方队框架稳定。他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部队领导。部队领导勉励他好好干,家里的事组织会照顾好。

在训练期间,马康超的妻子告诉他:儿子上乐高课,做了一个电动国旗杆,当孩子升起国旗的时候,他自豪地告诉老师“我的爸爸就在天安门升国旗”。听完,马康超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今年2月,马康超的女儿出生了。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一出生就送到了保温箱内,一住就是一个月。4月份离开的时候,马康超还没有抱过女儿。到了阅兵村,他更没机会抱女儿了。阅兵的前几天,妻子告诉他,他参加训练的时候,部队领导和战友多次到家中看望孩子,想各种办法给孩子治病。现在孩子已经17斤了,身体越来越好。

3次通宵彩排、上百次流程演练......10月1日,马康超终于站在了长安街上,把最完美的姿态展现给习主席、展现给祖国和人民、展现给全世界。回顾半年多的时间,他说:“感谢总队党委首长的关怀,感谢战友的关爱,感谢家人的支持。参加阅兵是一次寻找初心、诠释忠诚的旅程,这是我一生的光荣。”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